-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4684)
- 2022(12451)
- 2021(11339)
- 2020(9897)
- 2019(22740)
- 2018(22308)
- 2017(43522)
- 2016(23177)
- 2015(26292)
- 2014(26071)
- 2013(25792)
- 2012(23990)
- 2011(21512)
- 2010(21616)
- 2009(20086)
- 2008(19527)
- 2007(17384)
- 2006(15260)
- 2005(13667)
- 学科
- 济(118394)
- 经济(118281)
- 管理(66975)
- 业(65554)
- 方法(52791)
- 企(52253)
- 企业(52253)
- 数学(47428)
- 数学方法(46934)
- 农(27730)
- 中国(26746)
- 财(26738)
- 地方(23547)
- 业经(22161)
- 学(20879)
- 农业(19092)
- 贸(18633)
- 贸易(18624)
- 易(18036)
- 制(17641)
- 务(16667)
- 财务(16622)
- 财务管理(16578)
- 企业财务(15740)
- 和(15259)
- 融(15139)
- 金融(15136)
- 环境(14753)
- 地方经济(14641)
- 银(14510)
- 机构
- 大学(337709)
- 学院(335655)
- 济(152390)
- 经济(149677)
- 管理(132642)
- 理学(114705)
- 理学院(113543)
- 研究(112858)
- 管理学(111645)
- 管理学院(111021)
- 中国(85492)
- 京(69602)
- 财(67797)
- 科学(66044)
- 所(55959)
- 财经(54626)
- 农(53027)
- 中心(52863)
- 研究所(50634)
- 江(49713)
- 经(49713)
- 经济学(48596)
- 业大(47886)
- 经济学院(43714)
- 北京(43419)
- 农业(41332)
- 范(41235)
- 师范(40822)
- 财经大学(40624)
- 院(40005)
- 基金
- 项目(224258)
- 科学(178073)
- 基金(166345)
- 研究(161925)
- 家(145251)
- 国家(143842)
- 科学基金(124295)
- 社会(106240)
- 社会科(100939)
- 社会科学(100911)
- 基金项目(87098)
- 省(85833)
- 自然(79895)
- 自然科(78128)
- 自然科学(78107)
- 自然科学基金(76753)
- 教育(74346)
- 划(72193)
- 资助(69310)
- 编号(64171)
- 成果(51584)
- 部(50616)
- 重点(50240)
- 发(48020)
- 创(46264)
- 国家社会(45253)
- 教育部(44121)
- 科研(43475)
- 创新(43327)
- 课题(43078)
- 期刊
- 济(164874)
- 经济(164874)
- 研究(97964)
- 中国(61897)
- 财(54077)
- 学报(50182)
- 管理(49110)
- 农(46758)
- 科学(46612)
- 大学(38771)
- 学学(36724)
- 农业(31420)
- 技术(30759)
- 融(29951)
- 金融(29951)
- 财经(28024)
- 经济研究(27847)
- 教育(27467)
- 业经(24269)
- 经(24146)
- 问题(21536)
- 统计(19892)
- 技术经济(18910)
- 业(17470)
- 贸(17374)
- 策(17352)
- 世界(16136)
- 理论(16045)
- 决策(15925)
- 商业(15214)
共检索到498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姬旭辉 邱海平 冯志轩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非生产劳动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生产劳动持续显著增加,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认为,非生产劳动的扩张将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世界上39个主要国家1995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推论并补充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非生产劳动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盾
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Bhaduri-Marglin模型和内生性技术进步理论,利用我国197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提高平均真实工资率对我国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潜在影响。通过引入真实工资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分别核算东部与内陆地区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区制、使用更加全面稳健的估计方法等,对现有相关研究做出改进,并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工资拉动增长"的区制。提高真实工资增长率,不仅会通过"马克思-希克斯"效应驱使厂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通过"卡尔多-凡登"效应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这种效应在内陆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加明显。多措并举地提高真实工资增速,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有利于实现内生需求创造与供给效率提升的协同,助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为破解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本文聚焦人力资本,突破就中国而中国的研究视角,选取65个国家1995-2013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且分地区、分类型测算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确未来中国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次序,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结果表明,对于现阶段中国,首要投资的是健康人力资本,在满足人力资本健康需求之后,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米 佟安琪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重点考察了工会组建率、工会会员人数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单位数等工会化程度指标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经济增长等变量的条件下,工会化程度与劳动争议案件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工会化程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绅峰 潘爽 吴文洋
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推手,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2011—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经济集聚水平、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加剧银行业竞争以及推动市场化进程等渠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这种作用具有异质性,表现在失信环境越好、教育水平越高及城市规模越小的地区作用越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的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数字经济的应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生产率 赋能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课题组 孙怡 肖霞
引入征信活动以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许多国家建立并完善征信体系的初衷之一。然而,征信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信贷供给、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表现,是研究的出发点。基于全球100个国家(地区)2004—2018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表现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增速下这种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征信活动在促进信贷规模的同时,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与公共征信机构相比,私营征信机构在促进信贷规模、控制信贷风险方面效果更显著;经济增速的加快会削弱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征信活动 经济增长 信贷规模 信贷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炳珍 黄漓江
笔者在Barro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经济波动以反映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利用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都产生了负效应,且经济波动比政府支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更大。因此,政府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关键词:
政府支出规模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瑾 傅德印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作用路径上,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在2015年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强;在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下,数字经济均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力度更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琳子 肖卫
在考察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劳动力有效流动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二元经济均衡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模型,研究发现二元经济中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流向现代产业部门的前提条件,并构成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动力。基于1992-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现代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劳动力有效流动、投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决定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亚斌 刘靓君
本文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与工业、其他服务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龙翠红 吴福象 洪银兴
本文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提出了初始收入不平等与后续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关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使用中国2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进行了结构分解,测度了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比城市不平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城乡之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结构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单新萍 卢洪友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彩梅 韦福雷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消费以一次性能源为主,在节能降耗的同时能否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将能源消费纳入生产函数,基于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北方和南方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较小的差异。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双赢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节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本文利用多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对于发达国家,腐败不利于经济增长;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一开始腐败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腐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三是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体制的完善,政府管制的减少,腐败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正面影响,目前处于倒U型的右半部分,即腐败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治理我国腐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腐败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倒U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卓 王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有助于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能源消费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劳动力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结构变迁、工资差异与经济增长——基于75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结构主义框架下的经济增长核算——来自95个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县域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的测度及决定——基于中国1820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27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