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2)
- 2023(10844)
- 2022(9446)
- 2021(8950)
- 2020(7511)
- 2019(17394)
- 2018(17198)
- 2017(34271)
- 2016(18612)
- 2015(21094)
- 2014(21040)
- 2013(20762)
- 2012(19315)
- 2011(17560)
- 2010(17707)
- 2009(16949)
- 2008(17009)
- 2007(15603)
- 2006(13667)
- 2005(12554)
- 学科
- 济(75000)
- 经济(74937)
- 管理(51329)
- 业(50455)
- 企(42652)
- 企业(42652)
- 方法(34259)
- 数学(30390)
- 数学方法(30052)
- 农(22019)
- 制(21632)
- 银(21304)
- 银行(21159)
- 财(20537)
- 行(19814)
- 中国(19252)
- 业经(17746)
- 贸(17090)
- 贸易(17078)
- 易(16518)
- 融(15194)
- 金融(15192)
- 地方(14267)
- 农业(14014)
- 学(13675)
- 度(12884)
- 制度(12878)
- 务(12732)
- 财务(12698)
- 财务管理(12669)
- 机构
- 学院(264371)
- 大学(261410)
- 济(111588)
- 经济(109126)
- 管理(100717)
- 研究(88257)
- 理学(85009)
- 理学院(84135)
- 管理学(82727)
- 管理学院(82228)
- 中国(74845)
- 财(55169)
- 京(54153)
- 科学(51903)
- 农(45525)
- 所(45178)
- 财经(42766)
- 中心(42641)
- 江(41802)
- 研究所(40500)
- 经(38590)
- 业大(37294)
- 农业(36077)
- 经济学(34499)
- 北京(34253)
- 州(33814)
- 范(33224)
- 师范(32908)
- 财经大学(31573)
- 经济学院(31180)
- 基金
- 项目(165406)
- 科学(129062)
- 研究(123409)
- 基金(118335)
- 家(101473)
- 国家(100609)
- 科学基金(85823)
- 社会(76764)
- 社会科(72746)
- 社会科学(72723)
- 省(65386)
- 基金项目(61491)
- 教育(57672)
- 划(54765)
- 自然(54522)
- 自然科(53229)
- 自然科学(53211)
- 编号(52507)
- 自然科学基金(52271)
- 资助(50209)
- 成果(43580)
- 重点(37445)
- 部(37160)
- 课题(36076)
- 发(35939)
- 创(34336)
- 性(32360)
- 创新(32081)
- 科研(31996)
- 教育部(31989)
- 期刊
- 济(125604)
- 经济(125604)
- 研究(82462)
- 中国(50590)
- 财(43417)
- 融(42411)
- 金融(42411)
- 农(41630)
- 学报(37542)
- 管理(35906)
- 科学(34946)
- 大学(28245)
- 教育(27123)
- 学学(26703)
- 农业(26334)
- 技术(22338)
- 业经(21788)
- 财经(21455)
- 经济研究(20733)
- 经(18338)
- 问题(16310)
- 贸(15062)
- 理论(14240)
- 业(13717)
- 国际(13400)
- 商业(13271)
- 技术经济(13096)
- 实践(12841)
- 践(12841)
- 统计(12529)
共检索到407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艳林
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是中央银行。但货币政策要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并最终改变企业和消费者行为得以实现。在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它的反应。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学家基本竞争模型包括具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和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在竞争性的市场上的相互作用。换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选择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前提所在。在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组成的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上,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货币政策才能产生最大效果。然而,在我国经济条件下,非理性选择行为的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试图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背离理性选择假设的原因、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坤
本文采用Battese and Coelli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3~2012年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结论指出: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减少行政指令性工具的使用频率,加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开市场业务等操作;商业银行也要转变金融的服务方式,实现业务的多元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银行效率 信贷规模控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小勇 吴地宝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极大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稳定和金融稳定,文章阐述了如何在货币政策和银行流动性关系中找到解决流动性问题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银行稳定 货币政策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时波
流动性创造是商业银行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有效调节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探讨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效果。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差异,对中小商业银行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数量型,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因此,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方式,增强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发调节流动性创造的能力,形成货币政策调节的期限差异,对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创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顺红 邵德标 蒋先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强 李远航 廖宜彬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模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及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的一些结构特征,如行业集中度较高、组织行政化明显、盈利模式较单一等,导致货币政策信号漏损,传导效果下降。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发展民营银行,优化市场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和治理结构;推进综合化经营,优化盈利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商业银行对于货币政策信号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促使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贷政策,从整体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信号的匹配程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传导效果 优化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浩
审慎使用货币政策,以实现"外堵热钱,内防通胀,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货币内生性的视角,对对冲型货币政策的由来和运行特点及正负效应进行理论疏导,准确界定了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制约和影响,并提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增强商业银行绩效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启通
本文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于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背景下,表外业务扩张迅速,其业务扩张会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扩张性货币政策背景下,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不明显。为此,本文对实施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鹏 王雪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与之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素梅
商业银行财政专户资金是财政性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在进行存款准备金管理过程中,将其归属于财政存款还是归属于一般存款,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将产生重大影响。人民银行应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紧密结合,以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本文构建了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主要取决于存款扩张乘数、国库现金抵押需求、公众贷款需求和国库现金存款形成的贷款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等因素。存款扩张乘数越大,国库现金对商业银行信贷水平的影响就越强。国库现金存款的抵押债券需求比例对信贷供给造成了反向影响,抵押比例越高,商业银行必须留出越多的储备购买债券,从而政府国库现金存款的增加可能导致信贷增量的下降。在平滑国库现金影响的政策选择上,中央银行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通过制定国库现金存款的区别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控国库现金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治文 刘建平
影子银行正逐渐成为金融体系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现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冲击。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现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在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环境下高效发挥作用,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应尽快引入社会融资规模这一货币政策新指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健
本文基于山东省城商行季度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的出台对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宏观审慎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构建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发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职能,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夏频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求行为模型 ,运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中央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后 ,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意愿降低、存款需求增加、存贷款差额扩大 ,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内在形成机制 ;考察了形成这一机制的信贷风险硬约束、存款成本软约束及货币市场非充分竞争等方面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燕 万解秋
本文利用2003-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年度面板数据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信贷行为在货币政策调整时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货币政策调控对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强,而外资银行的信贷增量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第二,对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来说,货币政策调整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影响大于对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在不区分货币政策松紧状态和区分货币政策松紧状态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回归系数对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都大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的研究支持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