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5)
- 2023(4080)
- 2022(3245)
- 2021(3013)
- 2020(2519)
- 2019(5661)
- 2018(5100)
- 2017(10704)
- 2016(5231)
- 2015(5923)
- 2014(5949)
- 2013(5963)
- 2012(5479)
- 2011(4933)
- 2010(5111)
- 2009(5221)
- 2008(4312)
- 2007(3949)
- 2006(3716)
- 2005(3723)
- 学科
- 银(32429)
- 银行(32284)
- 行(30744)
- 融(28729)
- 金融(28729)
- 济(18628)
- 经济(18612)
- 制(15511)
- 业(14871)
- 中国(14340)
- 管理(13099)
- 企(13082)
- 企业(13082)
- 中国金融(11686)
- 业务(11011)
- 度(9978)
- 制度(9977)
- 银行制(9702)
- 方法(8210)
- 财(7802)
- 数学(7653)
- 数学方法(7633)
- 务(6160)
- 财务(6147)
- 财务管理(6139)
- 体(5973)
- 企业财务(5936)
- 地方(5924)
- 体制(5587)
- 业经(5019)
- 机构
- 学院(66535)
- 大学(66273)
- 济(32346)
- 中国(32212)
- 经济(31607)
- 银(27011)
- 银行(25999)
- 管理(24550)
- 行(24163)
- 研究(20960)
- 理学(19733)
- 理学院(19583)
- 管理学(19406)
- 管理学院(19293)
- 融(18957)
- 财(18650)
- 金融(18638)
- 人民(14597)
- 财经(14545)
- 中心(13849)
- 京(13249)
- 国人(13227)
- 经(13223)
- 中国人(13188)
- 中国人民(13104)
- 经济学(12038)
- 财经大学(11255)
- 人民银行(11247)
- 经济学院(11078)
- 江(10738)
- 基金
- 项目(39384)
- 科学(30934)
- 研究(30353)
- 基金(29346)
- 家(24062)
- 国家(23839)
- 科学基金(21132)
- 社会(20370)
- 社会科(19623)
- 社会科学(19620)
- 省(15092)
- 基金项目(15068)
- 教育(13370)
- 资助(12874)
- 自然(12186)
- 编号(11998)
- 划(11975)
- 自然科(11946)
- 自然科学(11946)
- 自然科学基金(11741)
- 融(11367)
- 成果(10055)
- 性(9006)
- 部(8999)
- 创(8840)
- 重点(8838)
- 国家社会(8784)
- 发(8771)
- 金融(8405)
- 教育部(8341)
共检索到122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毅
金融泡沫是由金融资产的投机需求所引起的,以金融资产价格短时期的暴涨暴跌为表象,脱离市场运行规律的非均衡经济现象。探讨银行业在金融泡沫的产生、破灭及金融风险的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保证中国银行业的理性繁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泡沫 预期 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董震
近期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大增,市场似乎一片繁荣。但表面的繁荣依然无法掩盖市场流动性不足这一市场发展的隐忧。本文将由浅入深分析繁荣背后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陶长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业危机爆发越显频繁。然而,通过对银行业危机内部形成机理分析可以发现,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其实是伴随着金融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这一过程的。在金融泡沫的形成过程中,银行往往会给一些高风险行业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经营风险;而在金融泡沫破灭之后,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从而使银行业危机最终爆发。因此,我国应尽快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完善银行微观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关键词:
金融泡沫 银行业危机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忠海
本文从宏观金融的角度介绍了理性与非理性金融泡沫理论的最新理论动态,探讨了导致和诱发金融泡沫形成的各种因素。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市场上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并不认为市场中会出现金融泡沫。然而,最新的理论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充满着不确定性,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市场交易者并不具有完全的理性,而是非理性的。此外,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金融泡沫理论的新视角。
关键词:
金融泡沫 理性泡沫 非理性泡沫 信贷扩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菁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家具的需求多样化,传统一家一户请木匠做家具的办法,既费时费力,款式还不一定称心如意。到家具店去买家具,这一省时省事的消费方式已被许多人接受,家具市场因此日渐火爆起来。在大市场,标价在数万元以上的家具比比皆是。一套卧室家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奕奎 安宜 胡运权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揭示资产泡沫的生成机理,为泡沫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利空和利多两个方面考查投资者行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构造出非理性投资泡沫模型,并利用我国股市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投机泡沫模型 行为金融 非理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珊珊
在吸取了次贷危机中的教训后,流动性指标被作为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加入到《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框架中。《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框架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良好原则(sound principle),流动性覆盖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LCR和NSFR两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时间期限(30天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志慧
目前我国股市表现出浓烈的投机氛围,"泡沫"现象日益严重,使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这非理性繁荣状况用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知识难以解释。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股市与投资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力图揭示造成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股市非理性繁荣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因此治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措施是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非理性繁荣 行为金融 资产定价偏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余洁
"非理性繁荣",来源于格林斯潘1996年的一次原本很沉闷的讲话,这个用来形容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词汇,当时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全球股市应声而落,第二天日经指数下跌3.2%,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9%,德国DAX指数下跌4%,伦敦FT-SE100指数一天内下跌4%,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开盘就下跌了2.3%,从此这个词广为流传。但是,真正使得这个词汇成为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向辉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场规模不断膨胀,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和不透明,参与者关系越发相互关联,已经模糊了原有的传统业务认识,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潜在系统性影响受到更多监管关注,包括交易冲击影响,合成结构下的互换交易对手方风险及抵押品风险,融券交易的累加风险,杠杆风险,以及透支原有产品认识等。对境内ETF市场来说,目前还不存在滋生隐患的土壤,主要任务还是适度借鉴创新,不断提高风控水平,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雷 强成文 张艳萍
"互联网+"时代催发的知识付费大潮正在重构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模式。研究对大学生知识付费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持续跟踪访谈61名大学生知识付费个体,研究发现:大学生知识付费内容"底层化"、"碎片化"倾向严重,行为缓解主体"焦虑"胜于获取知识本身,由此衍生的"网络社群"知识传输模式正在逐步蚕食传统课程知识传授的主渠道地位。研究认为,构成大学生"知识付费"现象及其背后问题的生成机理是市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在充分认清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发展的视角从基于网络学习的大学生主体性思维彰显、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和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趋势的研判等维度对知识付费未来的价值反思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识付费 移动互联网 学习行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良桥
一、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银行业的冲击 80年代后期,日本股市一路攀升,到1989年底,东京股市市值高达511万亿日元(536亿美元),比当时全美上市公司市值还高出30%;同时,地价飞涨,1990年底仅东京帝国大厦的土地价值就比加利福尼亚整个州还高。金融资产如此膨胀,使日本经济的增长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基础,形成了“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支撑金融资产继续膨胀的力暴渐趋弱化,以股价暴跌为导火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洪才
证券流动是以证券“泡沫”的存在为前提的。综观投资银行的全部业务领域,不难发现其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创造证券泡沫、获取最大泡沫收益展开的。从创造有效泡沫的角度看,我国投资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确实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侯尧文 胡怀邦
近期国内证券市场资产价格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从资产价格泡沫及其引致的传统商业银行脆弱性问题入手,分析了业务转型在克服传统商业银行脆弱性和抵御资产价格泡沫冲击中的作用,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渐进式转型的历史背景,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业务转型的必要性与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拥军 尹开国
在当前股市持续低迷、新基金发行难度不断加大和老基金发生大规模赎回的背景下,带有杠杆性质的分级基金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新基金的支数不断增加,老基金的份额持续增长,特别是以银华鑫利为代表的高杠杆基金甚至出现了非理性繁荣。"非理性"表现在其交易价格相对于净值出现大幅溢价;"繁荣"不仅表现在其份额持续高速增长,还表现在其成交量和成交额屡创新高。然而,银华鑫利非理性繁荣之后的不定期折算却给众多投资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股市持续下跌过程中,投资者受到了锚定效应、沉没成本效应和赌徒谬误等非理性行为的影
关键词:
分级基金 杠杆基金 非理性繁荣 基金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