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9)
- 2023(7702)
- 2022(6727)
- 2021(6142)
- 2020(5488)
- 2019(12822)
- 2018(12713)
- 2017(25458)
- 2016(13628)
- 2015(15762)
- 2014(16044)
- 2013(16143)
- 2012(15345)
- 2011(13986)
- 2010(14140)
- 2009(13376)
- 2008(13518)
- 2007(12241)
- 2006(10353)
- 2005(9333)
- 学科
- 济(66908)
- 经济(66825)
- 管理(42524)
- 业(41656)
- 方法(37974)
- 企(34267)
- 企业(34267)
- 数学(33642)
- 数学方法(33426)
- 财(17946)
- 农(16297)
- 中国(14402)
- 学(12992)
- 贸(12671)
- 贸易(12670)
- 业经(12466)
- 易(12229)
- 务(11519)
- 财务(11504)
- 财务管理(11473)
- 农业(11031)
- 企业财务(10981)
- 制(10890)
- 地方(10666)
- 理论(10484)
- 和(9711)
- 融(9566)
- 金融(9564)
- 银(9480)
- 银行(9460)
- 机构
- 大学(215311)
- 学院(212004)
- 济(92838)
- 经济(91112)
- 管理(85702)
- 理学(75154)
- 理学院(74411)
- 管理学(73371)
- 管理学院(72981)
- 研究(65622)
- 中国(50054)
- 财(43236)
- 京(43234)
- 科学(38439)
- 财经(35534)
- 农(33627)
- 所(32656)
- 经(32331)
- 中心(31103)
- 江(30451)
- 业大(30152)
- 经济学(29997)
- 研究所(29618)
- 经济学院(27383)
- 北京(26881)
- 农业(26740)
- 范(26644)
- 财经大学(26540)
- 师范(26394)
- 州(24112)
- 基金
- 项目(138932)
- 科学(110703)
- 基金(103981)
- 研究(100393)
- 家(89340)
- 国家(88607)
- 科学基金(76997)
- 社会(66057)
- 社会科(62683)
- 社会科学(62664)
- 基金项目(55191)
- 省(52724)
- 自然(49735)
- 自然科(48658)
- 自然科学(48643)
- 自然科学基金(47857)
- 教育(47688)
- 划(44585)
- 资助(43366)
- 编号(40561)
- 部(32869)
- 成果(32744)
- 重点(30848)
- 教育部(28866)
- 发(28611)
- 创(28581)
- 人文(27880)
- 国家社会(27445)
- 科研(27097)
- 大学(27041)
共检索到29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佳刚 刘乐山
本文分析了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谨慎型消费行为由旧消费习惯、实用消费观念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消费不足的问题;枯竭型消费行为由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产生物价过快上涨的问题;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由偏好刚性、物质欲极强等因素所导致,可以引起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对中国非理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非理性消费行为符合上述理论解释。
关键词:
谨慎型消费 枯竭型消费 畸形结构型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远 崔玲玉
在电商营销场域下,主播特征对消费行为存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兼顾的方法,探究了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显著正相关,即电商主播特征愈明显,愈能干扰消费者购买决策,使得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其中,感知价值在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文章为厘清电商主播特征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亦对良性电商直播场域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提供一定理论参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守坤
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理性行为之上的,而实际中的非理性消费非常普遍,因此,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的界定、成因、分类、表现规律、后果及防止,是对传统经济学与消费现实结合的补充。
关键词:
非理性消费 效用 偏好 生态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蓬勃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实证分析了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与其影响因素,即金钱态度、心理账户、消费价值观、商家和银行的促销行为、银行的约束行为和认知偏差之间的作用路径关系,从而建立了持卡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结构方程建模 信用卡 非理性消费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玲
运用协整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因子 ,分析了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在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同时 ,通过因子分析技术 ,研究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及差异 ,为研究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建伟
本文利用内蒙古牧区 2 40个牧户消费的截面数据 ,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ELES)模型 ,得出牧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在此基础上 ,推出内蒙古牧户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和估计消费支出 ,并与实际消费支出进行比较研究 ,据此阐明牧户消费的特点和趋势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行为 需求弹性 牧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克听
我国经济的不均衡状态正向买方市场转变,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构成总需求的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方面短期内作用有限,刺激消费成为必需。制约消费的因素有收入、偏好、成本、环境、预期等,其中主要是收入和预期。居民收入增速趋缓,未来支出预期增强,导致其消费意愿下降,制度因素作为消费环境,对消费也有影响。扩大内需,实现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应选择合理的政策组合,包括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改变财政政策的方向,整治消费环境,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以及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调整生产结构等。
关键词:
总需求 消费 理性 预期 政策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春玲
新消费时代的到来,使消费市场逐渐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女性与男性消费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本文以男性消费行为为例,归纳出男性自我分化的五个维度:事业自我、家庭自我、情感自我、交际自我、权力自我,并结合该维度制定相应的调查报告,采用取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男性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新消费时代的环境下,影响城市男性消费购物行为的因素有家庭、事业、情感、交际等。其中,城市男性消费者为营造温馨家庭氛围的动机所占比重较大,为提高事业成功及社交消费产生的消费动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关键词:
新消费时代 男性消费行为 实证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佳刚 刘乐山
过度节俭消费观念使消费者轻视消费注重储蓄,攀比虚荣消费观念导致消费者重视消费轻视储蓄,非理性预期偏差对消费影响具有双重性,"官僚收入"存在会引起消费水平急剧攀升。非理性消费行为对中国消费市场存在较大影响。
关键词:
不适当消费观念 非理性预期偏差 官僚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湖英
近几年,旅游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对旅游者消费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阶段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广化。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随着旅游活动的频繁开展而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特征、危害、成因和防范措施进行探索,以完善旅游消费研究内容,并用于指导旅游市场开发实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亮 顾乃康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中两大著名消费函数,即Keynes消费函数与生命周期消费函数进行简单拓展,试图引入体现消费者非理性行为因素——货币错觉与过度反应的实证代理变量,重新构建基于居民非理性视角的Keynes消费函数与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应用该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非理性因素,且二者在非理性行为的具体表现方面并不相同,城镇居民表现为受到货币错觉困扰,而农村居民则表现出对物价波动的过度反应。最后,对这一宏观异象行为分别从二元经济结构、二元教育模式、二元保障体系以及二元金融框架等四个方面给予解释。
关键词:
货币错觉 过度反应 非理性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大安
本文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提出一个新的可供研究的观点:人的非理性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性选择转化而来的。文章首先简要评说了早期行为经济学的动物实验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选择行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继而,通过解析丹尼尔·卡尼曼等人创立的前景理论所蕴涵的理性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思想,构建了这种转化的抽象模型;最后,作为对本文分析观点的一种联系实际的论证,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选择以说明这种转化现象的客观存在。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行为经济学非理性选择理论之深邃见解的一种挖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甘小芳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净产出增加导致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预期净刚性支出增加造成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倾斜消费对经常项目作用效果超过平滑消费,形成实际经常项目顺差;短期内净产出暂时性冲击中的77.9%被经常项目吸收,长期内几乎全部被经常项目吸收;源于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将被经常项目完全吸收;源于产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27.8%被经常项目吸收。
关键词:
跨期均衡 经常项目 平滑消费 倾斜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娟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明 李颖灏
本文对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的研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测度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的总体状况;测度不同的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即人口统计特征对生态消费行为是否存在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