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7)
2023(9655)
2022(8719)
2021(8333)
2020(6959)
2019(16176)
2018(16239)
2017(31394)
2016(17221)
2015(19427)
2014(19535)
2013(19409)
2012(17676)
2011(15840)
2010(15436)
2009(13920)
2008(13522)
2007(11476)
2006(9733)
2005(8359)
作者
(49365)
(40617)
(40564)
(38438)
(25988)
(19654)
(18396)
(16174)
(15597)
(14516)
(14086)
(13572)
(12808)
(12619)
(12543)
(12478)
(12365)
(12186)
(11499)
(11469)
(10255)
(9789)
(9729)
(9291)
(9232)
(9080)
(9079)
(8836)
(8153)
(8101)
学科
(64523)
经济(64444)
管理(47233)
(44658)
(38599)
企业(38599)
方法(32252)
数学(26847)
数学方法(26512)
中国(18132)
(16402)
(16060)
(15506)
业经(14919)
地方(13573)
理论(13011)
(12058)
农业(11125)
(11029)
贸易(11024)
教育(10710)
(10674)
(10324)
环境(10235)
技术(10223)
(10213)
财务(10155)
财务管理(10139)
企业财务(9640)
研究(9090)
机构
大学(241193)
学院(238063)
管理(97340)
(88683)
经济(86593)
理学(85240)
理学院(84283)
管理学(82788)
管理学院(82370)
研究(78921)
中国(55942)
(51702)
科学(51066)
(39945)
(39249)
(37556)
业大(36811)
研究所(36726)
中心(34915)
(33019)
(32978)
北京(32782)
师范(32745)
财经(32322)
农业(29523)
(29446)
(28555)
(27468)
师范大学(26658)
经济学(25382)
基金
项目(169670)
科学(132459)
研究(124046)
基金(122077)
(106293)
国家(105365)
科学基金(90258)
社会(76065)
社会科(71910)
社会科学(71891)
(66505)
基金项目(65863)
自然(59954)
自然科(58528)
自然科学(58516)
自然科学基金(57444)
教育(56713)
(56274)
编号(51497)
资助(50080)
成果(41816)
重点(37334)
(36961)
(35355)
(35166)
课题(34874)
创新(32589)
科研(32374)
项目编号(32170)
大学(31586)
期刊
(94380)
经济(94380)
研究(70138)
中国(42164)
学报(39906)
科学(36785)
管理(34428)
(33864)
大学(29610)
教育(29292)
(27762)
学学(27601)
农业(24063)
技术(19857)
(15947)
金融(15947)
图书(15565)
业经(15407)
财经(14670)
经济研究(14230)
(12343)
理论(12336)
科技(12270)
问题(12066)
(12053)
实践(11501)
(11501)
(11244)
技术经济(10841)
现代(10734)
共检索到335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卓千晓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黄体杨  
在现代化冲击之下,非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笔者调查发现众多的白族非遗项目正在丧失其数百上千年奠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份额,并直接导致了传承人收益和社会地位的下降,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相继谢世,传承人面临着断代乃至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传承人档案能够原真地记录传承人所承载的非遗信息与文化,将活态的非遗"物化"留存下来,为后世提供无穷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管理和保护传承人档案的建档保护方式,与延续传承人传承生命、培养新的传承人的动态保护方式同等重要。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为传承人建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级非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文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特点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效果。但是具体怎样影响、影响多大,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本文以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江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章简述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目前面临的危急状况;并分析职业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及各自具有的优势,预见共赢的表现,深入阐述双方结合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通过职业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总结和展望。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彭鑫  王云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传承人个人存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原真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传承人个人存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应对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提出推广传承人个人数字存档、完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传承人的档案意识培养和建档业务的指导等具体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澜  杨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教育的文化环境,民族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途径,民族教育立法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在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不足,必须树立科学的民族教育立法指导思想,既注重少数民族接受主流文化的权利的保护,又重视民族教育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同时还必须明确民族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为民族教育立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超  
生产科技化、信息数据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伴随移动网络科技的持续发展,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物质生活条件在持续改变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之时,同样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是全球化发展越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以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为核心内容,探讨社区教育在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优势及现实意义,为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秀萍  
中国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够良好,出现了萎缩现象,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迫在眉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根茂  柏智勇  谭益民  张双全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全省、全国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第一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和保护。结合实地调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试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社会因素、市场价值、技术创新、传承因素、实用价值、文化价值等六大公共因子;(2)在提取的六个公因子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因素、市场价值、技术创新、传承因素、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试点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社区教育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其优势,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鉴于此,基于对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笔者从政策支持体系、实践活动形式、实践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普丽春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表现,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财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其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价值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