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4)
- 2023(13801)
- 2022(12121)
- 2021(11566)
- 2020(9733)
- 2019(21962)
- 2018(22053)
- 2017(41604)
- 2016(22898)
- 2015(25991)
- 2014(25504)
- 2013(24876)
- 2012(22997)
- 2011(20414)
- 2010(20518)
- 2009(18711)
- 2008(18499)
- 2007(16340)
- 2006(14130)
- 2005(12202)
- 学科
- 济(82474)
- 经济(82380)
- 管理(68753)
- 业(65431)
- 企(56721)
- 企业(56721)
- 方法(38978)
- 数学(32119)
- 数学方法(31577)
- 农(24329)
- 中国(22529)
- 财(20615)
- 业经(20274)
- 学(19993)
- 技术(19873)
- 理论(18001)
- 地方(17393)
- 贸(16383)
- 贸易(16372)
- 易(15892)
- 制(15272)
- 农业(14820)
- 和(14798)
- 务(13424)
- 财务(13356)
- 财务管理(13330)
- 教育(13244)
- 技术管理(13223)
- 银(12930)
- 银行(12883)
- 机构
- 学院(315634)
- 大学(315224)
- 管理(125432)
- 济(115471)
- 经济(112634)
- 理学(108676)
- 理学院(107442)
- 管理学(105301)
- 管理学院(104726)
- 研究(101945)
- 中国(75424)
- 京(67875)
- 科学(66364)
- 财(52557)
- 农(51791)
- 所(51332)
- 业大(49044)
- 中心(47058)
- 江(46991)
- 研究所(46855)
- 范(42994)
- 北京(42890)
- 师范(42547)
- 财经(42005)
- 州(41130)
- 农业(40785)
- 经(38029)
- 院(37371)
- 技术(36508)
- 师范大学(33970)
- 基金
- 项目(217120)
- 科学(169064)
- 研究(158738)
- 基金(154106)
- 家(134504)
- 国家(133325)
- 科学基金(114351)
- 社会(96523)
- 社会科(91298)
- 社会科学(91273)
- 省(87598)
- 基金项目(82166)
- 自然(75672)
- 自然科(73970)
- 自然科学(73950)
- 教育(73621)
- 划(72634)
- 自然科学基金(72607)
- 编号(65349)
- 资助(63492)
- 成果(53275)
- 创(48621)
- 重点(48024)
- 部(46326)
- 课题(45627)
- 发(45532)
- 创新(44589)
- 科研(41223)
- 大学(40765)
- 项目编号(40756)
- 期刊
- 济(127739)
- 经济(127739)
- 研究(90231)
- 中国(63412)
- 学报(52925)
- 管理(48996)
- 农(47475)
- 科学(47261)
- 教育(42664)
- 财(40042)
- 大学(39716)
- 学学(36999)
- 农业(33544)
- 技术(30686)
- 融(24073)
- 金融(24073)
- 业经(21907)
- 图书(20051)
- 财经(19743)
- 经济研究(19411)
- 业(18230)
- 科技(18203)
- 经(16774)
- 问题(16118)
- 技术经济(15835)
- 版(15632)
- 理论(15367)
- 实践(14283)
- 践(14283)
- 现代(14025)
共检索到46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灿灿 李均
常州梳篦作为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图案、造型和色彩等艺术不仅是地方独特艺术文化的展现,也是常州人民创造力的主要呈现,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之一。文章从造型、色彩、装饰图案等方面阐述了常州梳篦的艺术特色,重点分析了常州梳篦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创新应用的意义、原则,通过实践希望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进行传承和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晨 黄海波
常州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其中,奔牛段是大运河常州段的源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对奔牛段现有公共艺术及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奔牛运河文化与公共艺术更好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
奔牛运河 公共艺术 文化传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德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受到的影响较大,非遗消失的速度远远快于被社会知晓与传播的速度。在当今社会,如何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走进人们生活,实现其活态传承,有效推动和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从而赋予非遗文化发展的新活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社区教育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其优势,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鉴于此,基于对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笔者从政策支持体系、实践活动形式、实践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吴琼 付蓉 孙晓冬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陆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日渐凸显。结合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及其产业化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吴琼 付蓉 孙晓冬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陆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日渐凸显。结合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及其产业化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昊天 邓三鸿 张逸勤 张琪 孔嘉 王东波
文本自动分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步骤,是深度发掘非遗内在信息的前提。文章构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自动分词模型。探究了融入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模型CRF、深度学习模型Bi-LSTM-CRF和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RoBERTa、ALBERT在非遗文本上的分词性能,并对比了通用分词工具HanLP、Jieba、NLPIR的效果。在全部14种模型中,RoBERTa模型效果最佳,F值达到了97.28%,预训练模型中ALBERT在同等条件下训练速度最快。调用分词模型,构建了非遗文本领域词表和全文分词语料库,对非遗文本词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挖掘。开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自动分词系统(CITS),为非遗文本自动分词及分词结果的多维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工具。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思捷
文章介绍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梳理了城市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期使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以在活态城市文化特色上构成统一整体,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活态传承非遗文化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融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婷
以江苏镇江非遗文化"镇江三怪"为例,通过对镇江非遗文化及文创市场的调研,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认为应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希望给新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冬永 焦良欣
大运河枣庄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鲁南,具有天然的血脉关系。运河沿线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性催生了枣庄共通的艺术呈现形式。鲁南地区人们相似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构成了枣庄非遗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为大运河枣庄段非遗的协同创新保护奠定了基础,但大运河枣庄段非遗的协同创新保护体系的建立需解决三大问题:非遗家底不清;保护模式单一,协同保护机制不健全;代表性项目传承不均衡,小众非遗协同保护力度不够。协同创新保护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非遗传承人、社会公众,金融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等非遗协同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通力协作。只有在协同创新保护理念下,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人才培养、传承驱动,创新平台、科技支撑,聚集资源、品牌效应,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等路径,整合非遗相关资源,才能增强大运河枣庄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大运河非遗的活化利用,为枣庄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明彦
文章针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常州市非遗保护的对策和建议,认为常州非遗保护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建制非遗专门性保护机构;加强非遗立法保护,强化法律保障体系;创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运行机制;加强非遗专兼职队伍建设等。从而使常州市非遗项目焕发生机,得到良性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传承 常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卫军 王靖云
当前作为一项新型旅游资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被广泛关注并逐渐受到重视,旅游产品的消费水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的旅游业收入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塑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是对其开发与保护的有效途径。文章正是以此为契机,通过产品色彩设计的独特视觉表现和文化语义,研究分析色彩与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的紧密联系,并由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品牌形象塑造中的色彩设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蒙 许鑫
[目的 /意义]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组织以网站为载体,多采用传统树状或星状链接进行导航,且以地域分割,无法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弱化了其价值。采用新技术合理组织非物质文献遗产信息资源对非物质文献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主题图理论和方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模型,并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昆曲为例,辅以Ontopia主题图开发工具,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的生成及组织效果。[结果 /结论]主题图不仅能够合理、全面地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还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流派发展等特殊属性,具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向红
国内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专题数据库的分类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应结合大众标注,从多层面向公众展示、传播非遗资源及增强用户体验。大众标注在非遗数据库中应用的设计方案包括4个方面:构建分类体系基本框架、基本标签库、自由用户标签库等;设置浏览、检索、管理等功能模块;选择Drupa7进行数据库的开发;实现标签管理、标签浏览及标签云的形成等关键技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承忠 贾世奇
物质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历史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粹。然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形态开发给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的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文创产业价值形成价值评估体系,将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划分等级,探索相对应的保护利用模式和具体有效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沈阳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