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1)
- 2023(17917)
- 2022(15400)
- 2021(14565)
- 2020(12018)
- 2019(27556)
- 2018(27395)
- 2017(51741)
- 2016(28552)
- 2015(32496)
- 2014(32641)
- 2013(31684)
- 2012(29034)
- 2011(25911)
- 2010(25941)
- 2009(23538)
- 2008(22829)
- 2007(20117)
- 2006(17484)
- 2005(15198)
- 学科
- 济(107329)
- 经济(107196)
- 管理(83997)
- 业(75376)
- 企(64230)
- 企业(64230)
- 方法(51177)
- 数学(43115)
- 数学方法(42384)
- 农(29939)
- 中国(29055)
- 财(28613)
- 学(26193)
- 业经(25945)
- 理论(22465)
- 地方(21632)
- 制(21303)
- 农业(19982)
- 和(19199)
- 务(18449)
- 财务(18354)
- 财务管理(18308)
- 企业财务(17368)
- 技术(17260)
- 贸(17237)
- 贸易(17225)
- 环境(16951)
- 易(16693)
- 银(16636)
- 银行(16579)
- 机构
- 大学(397477)
- 学院(397192)
- 管理(155297)
- 济(145840)
- 经济(142275)
- 理学(133799)
- 理学院(132308)
- 管理学(129596)
- 管理学院(128856)
- 研究(128426)
- 中国(95778)
- 京(84893)
- 科学(83067)
- 财(69376)
- 农(66469)
- 所(64307)
- 业大(61565)
- 中心(60513)
- 江(60367)
- 研究所(58702)
- 财经(55444)
- 范(54443)
- 师范(53818)
- 北京(53112)
- 农业(52187)
- 经(50295)
- 州(49146)
- 院(47401)
- 技术(46016)
- 师范大学(42943)
- 基金
- 项目(275497)
- 科学(214804)
- 研究(200730)
- 基金(196721)
- 家(172114)
- 国家(170640)
- 科学基金(146246)
- 社会(123127)
- 社会科(116401)
- 社会科学(116372)
- 省(109647)
- 基金项目(103765)
- 自然(96464)
- 教育(94464)
- 自然科(94168)
- 自然科学(94141)
- 自然科学基金(92408)
- 划(91890)
- 编号(83828)
- 资助(81666)
- 成果(68424)
- 重点(61487)
- 部(59522)
- 课题(58068)
- 发(57575)
- 创(56789)
- 创新(52870)
- 科研(52742)
- 项目编号(51954)
- 大学(51530)
- 期刊
- 济(158755)
- 经济(158755)
- 研究(111593)
- 中国(79946)
- 学报(68584)
- 农(60171)
- 科学(58968)
- 管理(57463)
- 财(53924)
- 教育(52916)
- 大学(51157)
- 学学(47402)
- 农业(41217)
- 技术(37815)
- 融(30944)
- 金融(30944)
- 图书(27987)
- 业经(27480)
- 财经(26259)
- 经济研究(24223)
- 经(22432)
- 业(20849)
- 问题(20583)
- 版(20117)
- 书馆(19527)
- 图书馆(19527)
- 科技(19288)
- 理论(19070)
- 统计(18532)
- 技术经济(18199)
共检索到581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周耀林 赵跃 孙晶琼
[目的/意义]探索解决多源异构非遗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难题的研究路径,为大数据、"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非遗信息资源的深度组织、利用与传播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对基于本体的非遗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借鉴本体及相关理论技术,构建了基于本体的非遗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研究框架。[结果/结论]基于本体的非遗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研究需要从非遗信息资源本体表示与语义组织、面向用户的多源异构非遗信息资源语义检索两个层面展开设计,这对文化遗产大数据资源的深度组织与开发以及面向"一带一路"的非遗信息传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滕春娥 王萍
【目的/意义】非遗资源蕴含着民族群体智慧和数辈人留存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财富,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过程/方法】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已开展的知识组织本体构建案例,分析本体理论在非遗知组织构建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以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为例,基于本体理论构建非遗知识组织体系。【结果/结论】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构建建立起赫哲族非遗资源体系,便于更好地保护赫哲族文化和传承民族记忆。
关键词:
本体构建 知识组织 赫哲族 非遗资源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谈国新 侯西龙 庄文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的语义组织能够将分散、异构的数字化文化资源语义互联,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组织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参考相关本体模型并结合我国非遗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非遗多媒体资源本体模型及资源语义描述层级。最后以"度戒"为例,对其多媒体资源进行语义组织及关联数据发布,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组织,揭示了"度戒"知识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非遗多媒体资源的组织与整合提供了解决思路,为我国非遗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传播等提供了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雨蒙 苏日娜
针对非遗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特性,论文对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建构方案展开探讨。引入了领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提出3个步骤来实现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建构,在挖掘符合非遗领域信息资源特性的建构策略基础之上,完善分类组织的建构流程。研究认为,融合组配技术的体系分类法适宜呈现非遗信息资源组织架构;建构方法上应采用自底向上结合自顶向下的逻辑,实现以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材料,结合领域专家共同审视,进而反复验证分类组织的设计思路。论文具体阐述了逐步搭建分类组织方案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内容揭示提供了科学的建置依据,并为行业内相关学科分类组织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雨蒙
在非遗信息资源揭示和使用的过程中,未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且现行分类法无法满足非遗信息资源类分需要的困境之下,探索非遗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建构,之于理论知识系统化以及非遗的管理与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引入领域分析法探索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建构方案,并以传统美术类非遗作为案例,依据构建流程论述搭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主表、附表及标记系统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挖掘了非遗信息资源的特殊属性,提供了一种以非遗知识为核心,对非遗领域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和专深分类,以揭示非遗信息资源多重脉络的组织构建思路。所提出的构建方案、具体实施路径对相关学科建置分类组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蒙 许鑫
[目的 /意义]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组织以网站为载体,多采用传统树状或星状链接进行导航,且以地域分割,无法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弱化了其价值。采用新技术合理组织非物质文献遗产信息资源对非物质文献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主题图理论和方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模型,并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昆曲为例,辅以Ontopia主题图开发工具,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的生成及组织效果。[结果 /结论]主题图不仅能够合理、全面地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还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流派发展等特殊属性,具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雨蒙
文章探究如何分类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达到活态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一方面借鉴学界对非遗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分类法研究中相关类目的划分思路,从学科属性划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的二、三级类目;另一方面兼顾非遗数字采集规范,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国家级项目的信息描述进行分析与综合,构建类目复分表揭示该类非遗资源内容属性中所涉及的共性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期能够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的研究步骤和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旸 周耀林
非遗档案信息化是近年来文化事业机构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从原则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规范。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将其概括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本真’,适当优先"、"慎用技术,确保通用"、"重视效益,保障安全"四个方面。其次,作者从面向公众需求的非遗档案网站建设、面向长期保存的非遗档案数据库的整合两个方面论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最后,作者从机制、标准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信息化建设 原则方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艳平
在保护的前提下并受制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的概念。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认识路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出与常规旅游资源的较大差异。对于舶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我们需要用"认识路径"这样的关键词来固化保护意识。
关键词:
认识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 旅游本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青 谈国新 孙传明
视频是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的语义信息并构建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该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非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抽取相关知识,设计基于语义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本体、属性及其关联关系,最后以视频知识组织可视化展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智能化应用.该文构建的视频资源描述与知识组织能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有效支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勇 蔡璐 李月明
文章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元数据试著录、平台模拟实现等方式,阐述了元数据标准与本地资源、应用平台、用户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推广应用非遗元数据标准提供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资源 元数据标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熊拥军 陈湘 彭维
文章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相关资源常用元数据标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各元数据标准的元素特点。采用对象关系模型的分析方法,对非遗资源进行分析,并对非遗相关资源的八种元数据标准进行介绍、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非遗相关资源涉及到项目、人物、机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五类资源对象,各类资源对象常用元数据标准在结构特点、功能需求、元素组成、核心元数据和编码等方面表现各异。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资源 元数据标准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建设方法、组织策略、管理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视角下我国非遗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几年非遗信息学研究框架将愈发清晰,非遗数据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焦点,非遗信息跨文化传播将受到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