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0)
- 2023(13821)
- 2022(11113)
- 2021(10457)
- 2020(8717)
- 2019(19491)
- 2018(19372)
- 2017(37628)
- 2016(20370)
- 2015(22948)
- 2014(22799)
- 2013(21743)
- 2012(19896)
- 2011(17485)
- 2010(17233)
- 2009(15550)
- 2008(14975)
- 2007(13286)
- 2006(11515)
- 2005(9963)
- 学科
- 济(77245)
- 经济(77170)
- 管理(59292)
- 业(55044)
- 企(45319)
- 企业(45319)
- 方法(34250)
- 数学(29382)
- 数学方法(28933)
- 农(24363)
- 中国(23896)
- 财(22219)
- 业经(19693)
- 地方(17001)
- 农业(15914)
- 制(14296)
- 务(14078)
- 学(14045)
- 财务(14009)
- 财务管理(13981)
- 理论(13942)
- 贸(13900)
- 贸易(13893)
- 易(13540)
- 企业财务(13357)
- 策(13172)
- 和(12620)
- 技术(12148)
- 银(11922)
- 银行(11904)
- 机构
- 学院(273828)
- 大学(271663)
- 济(109597)
- 管理(108427)
- 经济(107251)
- 理学(92916)
- 理学院(91982)
- 管理学(90300)
- 管理学院(89763)
- 研究(88908)
- 中国(67344)
- 京(56202)
- 科学(53199)
- 财(52146)
- 农(43774)
- 中心(43077)
- 所(42748)
- 江(42107)
- 财经(40976)
- 业大(39342)
- 研究所(38770)
- 经(37384)
- 范(36695)
- 师范(36333)
- 北京(34433)
- 农业(34124)
- 州(33356)
- 经济学(33237)
- 院(32877)
- 财经大学(30388)
- 基金
- 项目(188760)
- 科学(149397)
- 研究(142152)
- 基金(136029)
- 家(117781)
- 国家(116774)
- 科学基金(101315)
- 社会(89834)
- 社会科(85128)
- 社会科学(85110)
- 省(74711)
- 基金项目(71320)
- 教育(66123)
- 自然(64420)
- 自然科(62961)
- 自然科学(62946)
- 划(62335)
- 自然科学基金(61831)
- 编号(59660)
- 资助(54804)
- 成果(49026)
- 重点(42269)
- 部(41632)
- 发(41180)
- 课题(40598)
- 创(39614)
- 国家社会(37213)
- 项目编号(37112)
- 创新(36885)
- 教育部(36063)
- 期刊
- 济(118583)
- 经济(118583)
- 研究(78027)
- 中国(54134)
- 财(40836)
- 学报(40814)
- 农(40468)
- 管理(40079)
- 科学(36750)
- 教育(34096)
- 大学(31507)
- 学学(29135)
- 农业(27747)
- 技术(26150)
- 融(25922)
- 金融(25922)
- 业经(20702)
- 财经(19788)
- 图书(18941)
- 经济研究(18702)
- 经(17069)
- 问题(15876)
- 业(14640)
- 理论(13255)
- 书馆(13190)
- 图书馆(13190)
- 版(12879)
- 技术经济(12334)
- 坛(12270)
- 论坛(12270)
共检索到406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莉
通过对昆曲信息化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进行调研,得出昆曲信息化建设虽具有面向知识的资源管理、面向知识管理的资源服务体系、完善政策资金保障等经验,但仍存在标准、合作机制和人才滞后等不足。为此,提出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健全技术标准保障、培养综合信息化人才等建议,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化建设 昆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旸 周耀林
非遗档案信息化是近年来文化事业机构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从原则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规范。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将其概括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本真’,适当优先"、"慎用技术,确保通用"、"重视效益,保障安全"四个方面。其次,作者从面向公众需求的非遗档案网站建设、面向长期保存的非遗档案数据库的整合两个方面论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最后,作者从机制、标准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信息化建设 原则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立毅
信息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的主要发展趋势。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领域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能够较好的促进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架构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建设、项目数据库体系和平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化 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蒙 许鑫
[目的 /意义]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组织以网站为载体,多采用传统树状或星状链接进行导航,且以地域分割,无法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弱化了其价值。采用新技术合理组织非物质文献遗产信息资源对非物质文献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主题图理论和方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模型,并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昆曲为例,辅以Ontopia主题图开发工具,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的生成及组织效果。[结果 /结论]主题图不仅能够合理、全面地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还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流派发展等特殊属性,具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巴桑吉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又是一种新兴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保护问题现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不应开发、开发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的提出。为此,本文以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为实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 保护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昌雪 汪德根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为例,在国际主流CSI模型基础上,构建测评旅游者对昆曲满意度的CSI模型,并基于SEM分析方法,得出昆曲的"内在价值性"、"外在观赏性",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昆曲的内在价值性和外在观赏性对旅游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并通过旅游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者的满意度继而会影响忠诚度。由此,应深度提炼挖掘昆曲的内在价值,重视对昆曲及其附属产品的外在包装,提高旅游者欣赏昆曲时的感知质量,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关键词:
SEM 满意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昆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思锋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也逐渐凸现。基于相关立法缺失的现实情况,文章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重点立足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艺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丽华 李万社 董涛
数字化保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流方向。如何将数字化保护提高到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是政府部门以及文化职能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站的基础之上,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平台的建设策略及模型。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集合 数据库 元数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鑫 赵嘉伦
聚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国内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然后对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进行梳理,并重点关注公共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情况,最后基于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以及部分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对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以探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资源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建设方法、组织策略、管理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视角下我国非遗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几年非遗信息学研究框架将愈发清晰,非遗数据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焦点,非遗信息跨文化传播将受到关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怀诗 胡文静 张华
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使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契机。文章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应用5S模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图书馆 5S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立堂
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统计、梳理、编目和保存,建立科学、完整的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多年从事国家非物质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意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立档库和实物藏品数据立档库为例,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数据库的筹建过程及非物质遗产资料的分类、编码方法和著录、保存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提出数据库平台建设工作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据库 建设 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亚 许鑫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数字人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兴帜 周灵颖
以名录制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工作初步构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体系,对非遗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非遗名录制保护实践中也出现了遗产保护碎片化,遗产持有者弱化,遗产生活性式微等系列问题。文章从村落场所、原生主体、日常生活生产等阐述非遗与村落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村落既是非遗存续的空间也是非遗实践的外化形态,村民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也是非遗的使用者,日常生活既是非遗的表达内容也是非遗本体,村落空间、村民共同体、日常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村落有机体的不同向度,以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单位,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存续形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制 保护 村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