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4)
2023(8610)
2022(6690)
2021(6083)
2020(4965)
2019(10926)
2018(11028)
2017(20689)
2016(11859)
2015(13655)
2014(14189)
2013(13508)
2012(12471)
2011(11182)
2010(11346)
2009(10285)
2008(10590)
2007(9843)
2006(8772)
2005(8093)
作者
(35895)
(29800)
(29606)
(28326)
(18974)
(14088)
(13597)
(11478)
(11387)
(11167)
(10321)
(10055)
(9887)
(9578)
(9560)
(9221)
(9050)
(8811)
(8686)
(8592)
(7756)
(7499)
(7392)
(6933)
(6849)
(6837)
(6718)
(6586)
(6152)
(6101)
学科
(48534)
经济(48477)
管理(30492)
(30377)
(25274)
企业(25274)
方法(16089)
业经(15407)
(15383)
中国(15284)
地方(12491)
产业(11672)
数学(11643)
(11574)
数学方法(11440)
理论(10630)
农业(10499)
(10046)
(9608)
(8415)
技术(8398)
(8140)
(7863)
银行(7835)
(7451)
教育(7360)
(7198)
贸易(7194)
(7098)
(7005)
机构
学院(173887)
大学(170806)
(64853)
经济(63310)
研究(60521)
管理(59334)
理学(49637)
理学院(48962)
管理学(47847)
管理学院(47525)
中国(45198)
科学(39140)
(37431)
(32514)
(32131)
(30507)
(30105)
研究所(29058)
中心(27033)
业大(26433)
(25786)
师范(25500)
农业(25422)
(23903)
财经(23786)
北京(23494)
(21845)
(21283)
技术(20875)
(20466)
基金
项目(110412)
科学(85273)
研究(82644)
基金(76177)
(67004)
国家(66363)
科学基金(55243)
社会(50657)
社会科(47900)
社会科学(47885)
(45891)
基金项目(39787)
教育(37885)
(37484)
编号(35301)
自然(34240)
自然科(33280)
自然科学(33267)
自然科学基金(32687)
资助(30145)
成果(29889)
(25977)
重点(25644)
课题(25366)
(22954)
(22916)
创新(21318)
(21207)
发展(20952)
项目编号(20874)
期刊
(81913)
经济(81913)
研究(51971)
中国(38680)
(31655)
学报(30600)
科学(27163)
教育(24906)
(24326)
管理(23471)
大学(22493)
农业(21092)
学学(20801)
技术(15658)
(15603)
金融(15603)
业经(15552)
经济研究(11930)
财经(11861)
图书(11493)
问题(11470)
(11203)
(10494)
(10073)
书馆(8768)
图书馆(8768)
现代(8734)
(8573)
论坛(8573)
商业(8377)
共检索到27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琦  
本文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式,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作出了遗产产业化的预测,并针对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婷婷  
2010年8月,重庆剪纸和其他地方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介绍重庆剪纸的概况,通过对其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提出了推进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吴琼  付蓉  孙晓冬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陆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日渐凸显。结合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及其产业化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吴琼  付蓉  孙晓冬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陆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日渐凸显。结合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及其产业化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修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也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遗产发掘、资源创新、产业开发和合理保护四个部分,其中遗产发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命的延续,资源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活力的本源,产业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契机,合理保护则是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的重要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驱动与政策驱动的开发推动力,市场驱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的关键,而政策驱动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的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阚如良  汪胜华  梅雪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包括文化实体的保护,也应包括文化空间的保护。文化空间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延续的文化"土壤",强调对文化空间的保护,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完整性。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提出了相应的分级保护策略,以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并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驰  
对我国丰厚多元的民族文化积淀下大量的传统食品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及产业发展,对于食品来源地区的文化传承发扬以及我国面向世界的文化形象树立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然而,目前国内不健全的保护机制、不正当的商业竞争等原因,使得传统食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累积形成的良好商誉颇受侵扰。本文在考察国内传统食品行业发展及其商誉保护现状基础上,结合其与食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共性方面,提出了我国传统食品资源产业商誉保护的对策,探讨以优质人文资源带动产业经济发展之理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巴桑吉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又是一种新兴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保护问题现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不应开发、开发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的提出。为此,本文以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为实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兴帜   周灵颖  
以名录制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工作初步构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体系,对非遗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非遗名录制保护实践中也出现了遗产保护碎片化,遗产持有者弱化,遗产生活性式微等系列问题。文章从村落场所、原生主体、日常生活生产等阐述非遗与村落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村落既是非遗存续的空间也是非遗实践的外化形态,村民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也是非遗的使用者,日常生活既是非遗的表达内容也是非遗本体,村落空间、村民共同体、日常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村落有机体的不同向度,以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单位,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存续形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生存境况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冲击。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可以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留存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集合了作者苑利与顾军多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向读者阐述了什么是非遗以及如何保护非遗。该书包括5编、48篇文章,内容主要有:"非遗"保护的逻辑起点:"非遗"存在的问题;传承人:中华文明的"二传手";政府在"非遗"中的定位;遗产活用:见人、见物、见生活。该书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同时明确了在现代互联网时代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高科技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VR技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仿真技术十分适合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