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8)
2023(4889)
2022(4137)
2021(3842)
2020(3160)
2019(7710)
2018(7753)
2017(15154)
2016(7985)
2015(9048)
2014(8884)
2013(8499)
2012(7453)
2011(6661)
2010(6839)
2009(6309)
2008(5963)
2007(5220)
2006(4510)
2005(3996)
作者
(23229)
(19339)
(19197)
(18223)
(12210)
(9181)
(8774)
(7539)
(7264)
(6822)
(6514)
(6404)
(6170)
(6077)
(5950)
(5839)
(5732)
(5668)
(5546)
(5448)
(4784)
(4719)
(4614)
(4418)
(4309)
(4247)
(4228)
(4228)
(3896)
(3757)
学科
(34015)
经济(33992)
管理(24560)
(21279)
方法(19511)
(18776)
企业(18776)
数学(17775)
数学方法(17280)
环境(8356)
中国(7311)
(7296)
理论(7146)
业经(6988)
(6727)
(6391)
(5934)
贸易(5930)
(5795)
技术(5780)
(5526)
地方(5406)
(5330)
教学(5199)
农业(4551)
(4332)
资源(4325)
(4221)
(4048)
银行(4045)
机构
学院(113268)
大学(111634)
管理(47295)
(43170)
经济(42249)
理学(41680)
理学院(41257)
管理学(40014)
管理学院(39830)
研究(33409)
中国(24163)
(22929)
科学(22357)
业大(17867)
(17599)
(17549)
(16444)
中心(16115)
(16106)
研究所(15228)
财经(14650)
北京(14182)
(14014)
农业(13875)
师范(13848)
技术(13476)
(13320)
(13201)
经济学(12547)
经济管理(12219)
基金
项目(81161)
科学(64919)
基金(59465)
研究(56353)
(52216)
国家(51890)
科学基金(45975)
社会(35551)
社会科(33785)
社会科学(33772)
(33463)
自然(31890)
自然科(31272)
自然科学(31265)
基金项目(31011)
自然科学基金(30671)
(27558)
教育(27254)
资助(25513)
编号(22506)
重点(18269)
(17719)
(16952)
(16921)
成果(16851)
创新(16480)
科研(15765)
计划(15627)
课题(15612)
大学(14920)
期刊
(42316)
经济(42316)
研究(27031)
中国(20952)
管理(17815)
学报(17486)
科学(16370)
(15420)
教育(13467)
大学(13274)
技术(12793)
学学(12530)
(12382)
农业(10861)
统计(8912)
(8383)
业经(7602)
决策(7452)
(7316)
金融(7316)
经济研究(7198)
技术经济(6545)
财经(6466)
(6310)
科技(6069)
图书(5999)
(5515)
商业(5362)
(5116)
资源(5057)
共检索到154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家科  李亚娇  李怀恩  徐晓辉  
【目的】建立一种对资料要求较少、精确度较高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多变量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有限资料条件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预测提供支持。【方法】针对GM(1,N)模型在原始数据变化幅度较大且趋势不明显时预测效果较差的不足,提出并建立用人工神经网络对GM(1,N)模型的残差系列进行修正的改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华县站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预测。【结果】在华县站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中,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拟合预测效果较好,建模阶段和检验阶段的确定性系数(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分别为1.00和0.93,优于单独灰色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结论】研究建立的多变量灰色神经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BP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预测方法。针对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高效预测大规模网络的复杂攻击行为,利用基于灰色理论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建立模型、分析和检测识别,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入侵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确度和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明希  严广乐  
为了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精度,对于呈近似S形的CPI时间序列,利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其预测。构造基于时间序列的人工神经网络输入输出模式,利用BP神经网络对原始数据与灰色Verhulst预测值的残差进行训练。仿真实例表明,该组合算法预测结果比单纯使用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文献[1]的总体误差要小,将神经网络引入到灰色Verhulst模型中能较好地提高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景明,肖冬荣,卓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辉  杨勇  杨洪伟  
为了提高降水量预测的精度,采用BP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相结合干旱预测的理论方法,研究数据的灰色建模与预测,再对模拟值与真值残差进行BP网络建模,利用残差模拟值修正总体降水量预测值,并对朝阳地区降水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预测相结合降水量平均预测误差为0.0799,比单纯用灰色模型预测误差降低0.1311,说明BP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适合朝阳地区降水量的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飞  吕一清  石琳娜  
文章针对神经网络存在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以及大样本等缺点,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改进粒子群优化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IPSO-GMNN)。并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IPSO-GMNN预测模型能够克服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不足,更好地识别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和突变性特征。在对我国专利授权数量的预测应用中,新模型对非线性时间数据预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  王晓光  
文章根据组合预测的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灰色幂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的中国火灾组合预测模型。此模型综合了各单一模型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优势,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火灾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火灾预测提供合理的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张瑞  张清  孙东昊  
洪涝是对人类及社会危害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涝灾预测已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该方法是将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实际值作为输出而构成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GNN)。以辽阳地区50年的年降水量作为历史数据,建立GNN涝灾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灰色预测方法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这种新的信息处理和预测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吉刚  梁娜  韩艳敏  
本文结合文献中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实际调查资料,基于灰关联分析方法,解析了各影响因子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影响程度。以反映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各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变量,以网上购物意向的专家评价作为输出数据,采用27-55-1层结构,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俞达  綦方中  
以浙江省公路货运量历史数据为例,考虑到影响货运量主要因素,采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1,N)进行预测,并与灰色模型GM(1,N)和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相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预测公路物流需求量具有有效性;在灰色模型GM(1,N)预测时,通过比较紧邻均值生成序列的生成系数α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选取了最优值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了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忠伟  邵雷  李春颖  
本文将灰色关联和神经网络结合,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此模型在股指预测中做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利  王泽江  
文章针对传统物流需求单一预测方法的缺陷,选择并改进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构建煤炭物流需求预测系统,结合2000~2012年间的相关统计信息,进行改进后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检验,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满足煤炭物流需求预测要求,对于应用于复杂非线性系统具有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飞  吕一清  石琳娜  
文章针对神经网络存在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以及大样本等缺点,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改进粒子群优化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IPSO-GMNN)。并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IPSO-GMNN预测模型能够克服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不足,更好地识别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和突变性特征。在对我国专利授权数量的预测应用中,新模型对非线性时间数据预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保贤  刘毅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预测等基本概念出发,创新地构建了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确定电力公司的关键分析指标,并以灰色预测模型的指标预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优良的仿真效果;同时,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惠凤  何有世  张兵  
本文研究了用逐步回归、岭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最后得到三个回归模型。单一预测方法的结果时好时坏,需要通过组合预测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将神经网络技术与回归模型相结合,将预测值作为输入,实际用电量值作为输出,确定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最后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预测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结果显示,组合预测的精度明显高于单个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