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0)
2023(4301)
2022(3339)
2021(3058)
2020(2599)
2019(5784)
2018(5318)
2017(11141)
2016(5140)
2015(5689)
2014(5432)
2013(5290)
2012(4856)
2011(4267)
2010(4627)
2009(4868)
2008(3818)
2007(3418)
2006(3086)
2005(2990)
作者
(12970)
(10494)
(10445)
(9958)
(6747)
(5126)
(4867)
(4161)
(3827)
(3806)
(3622)
(3554)
(3368)
(3318)
(3278)
(3271)
(3213)
(3105)
(2977)
(2783)
(2647)
(2558)
(2506)
(2460)
(2458)
(2395)
(2251)
(2206)
(2184)
(2154)
学科
(24838)
金融(24838)
(21328)
银行(21328)
(21066)
(20992)
经济(20970)
(20776)
(19153)
企业(19153)
管理(17060)
中国(13112)
(11489)
中国金融(10861)
(10006)
财务(9992)
财务管理(9987)
(9901)
方法(9777)
企业财务(9732)
数学(9156)
数学方法(9129)
(6481)
体制(5977)
业经(5961)
地方(5713)
(5176)
事业(4325)
业务(3839)
制度(3766)
机构
学院(70717)
大学(68195)
(32900)
经济(32256)
管理(27149)
中国(24444)
理学(22977)
理学院(22835)
管理学(22602)
管理学院(22481)
(19442)
研究(19279)
(16421)
金融(16121)
(15592)
财经(15483)
银行(15073)
(14152)
(14062)
(12779)
中心(11991)
财经大学(11893)
人民(11872)
经济学(11471)
国人(10849)
中国人(10805)
中国人民(10732)
经济学院(10517)
(9535)
商学(9350)
基金
项目(42081)
科学(33795)
研究(32892)
基金(31720)
(25799)
国家(25553)
科学基金(23257)
社会(22615)
社会科(21758)
社会科学(21751)
基金项目(16661)
(16432)
教育(14321)
自然(13582)
编号(13524)
资助(13413)
自然科(13328)
自然科学(13326)
自然科学基金(13135)
(12811)
(11296)
成果(10708)
(9677)
(9604)
国家社会(9543)
(9536)
(9466)
重点(9127)
人文(9108)
创新(9050)
期刊
(35140)
经济(35140)
(28551)
金融(28551)
研究(24411)
(16991)
中国(12464)
管理(10052)
财经(8485)
经济研究(7499)
(7411)
业经(7304)
(7051)
学报(6898)
科学(6469)
大学(6036)
学学(5958)
商业(5358)
财会(5169)
理论(4995)
中国金融(4829)
实践(4489)
(4489)
技术(4098)
问题(3970)
会计(3954)
农业(3652)
商业经济(3590)
国际(3420)
农村(3380)
共检索到11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祖玄  周晔  李达  赵涛  
本文考虑中国已上市公司受到特有股权结构影响下的再次融资行为。中国股市中 ,流通股的价格取决于公司未来不确定现金流期望值的折现 ;非流通股的价格则依据每股净资产来制定。流通股股东关注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 ,非流通股股东关注的是每股净资产值。通常非流通股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 ,因此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体现了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非流通股的定价制度有违资本市场对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 ,所以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也偏离了公司财务理论所确定的净现值标准 ,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股权融资问题。证监会对股权融资实行的限制性政策虽然可以缓解过度股权融资的危害 ,但并不能有效地校正这种偏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小明  
非流通股的价格如何确定是有效解决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问题的关键。由于两类股权分置,DDM及EVA法无法适用,净资产法偏离真实价值也很多。通过设计全市场流通的权证及竞价申购配售方案,使得配售价格和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都可以实现合理保障。竞价中购中的合理出价是一个复杂的事前无法确知的全体博弈问题,竞价结果及权证价值的形成遵循合理预期机制和套利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锁奎  段正梁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流通股流通方案。这种方案首先依据非流通的投入成本与对应流通股的市场价格计算出非流通股价值,然后据此进行非流通股的流通转换。作者同时分析了此方案的优点与局限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正洪  李飞  
本文结合有关各国(地区)公司立法例关于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了类别股份的区分标准和建立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合理性,从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流通股份和非流通股份是否构成类别股份、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是否构成对《公司法》上股份平等原则的违背等方面,探讨建立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份类别表决制度的合法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英利  
在股权分置改革实践中,存在着“股改后非流通股份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的政策限制。本文认为这一设置不符合新的《证券法》、《公司法》的有关要求,还有可能影响部分上市公司股改进程,并导致部分上市公司错失提升自身质量的机会,对“禁转期”应予解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康涛  
现有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文献表明,公司的控股股东一般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从中获取种种隐性收益。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股股份与非控股股份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水平约为流通股市价的4%,相当于非控股股东的非流通股转让价格的28%。研究还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越强,则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便越高;而公司流通股规模越大,则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便越低。同时,公司负债并不能成为约束大股东掠夺行为的有效工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春丽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中小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债务融资与投资过度之间的关系。并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股权关系对债务融资与投资过度的调节效应,从股权关系视角研究债务融资怎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关系与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债务融资水平越高,企业的投资过度越多;股权关系与债务融资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昊  
本文旨在研究预算软约束环境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DM动态模型,构建了企业股权再融资决策模型;进而以2008~2009年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将会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而且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倾向比民营企业更为强烈;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过度投资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春丽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中小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债务融资与投资过度之间的关系。并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股权关系对债务融资与投资过度的调节效应,从股权关系视角研究债务融资怎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关系与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债务融资水平越高,企业的投资过度越多;股权关系与债务融资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利民  冯玉明  何旭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军  陈雪  孙舒仪  
本文以2001~2010年期间实施过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后,过度股权再融资是导致企业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企业过度再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长期业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魏军锋  
本文构造了一个股票市场均衡模型来分析非流通股的存在对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我们发现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扭曲,一方面使得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使得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与流通股比例密切相关。而且从我们的实证分析证实,非流通股比例越高,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就越大,股票价格中含有的非流通股的放大作用越大,非流通股的存在也会影响经理人员的激励和报酬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霆  李敬民  
1999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市场化实践 ,实际上已涉及到非流通股流通问题 ,2 0 0 2年 1月 2 7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 ,更是将国有股减持扩展到实现非流通股的流通这一关系股票市场全局的问题上。在开放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下 ,上市公司股份分割缺陷是目前中国股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归纳已有的非流通股流通问题研究思路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出售与缩股思路的出发点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尊重历史、兼顾发起人对股份公司贡献的指导思想 ,引入发起人资本公积贡献杠杆作为调节系数 ,通过对非流通股的历史追溯调整来解决其流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