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5)
- 2023(12509)
- 2022(11024)
- 2021(10312)
- 2020(8534)
- 2019(19623)
- 2018(19547)
- 2017(37630)
- 2016(20416)
- 2015(22832)
- 2014(22416)
- 2013(22022)
- 2012(19636)
- 2011(17419)
- 2010(17614)
- 2009(16569)
- 2008(15389)
- 2007(13327)
- 2006(11384)
- 2005(9909)
- 学科
- 济(76100)
- 经济(76016)
- 管理(58793)
- 业(55124)
- 企(47424)
- 企业(47424)
- 方法(37099)
- 数学(31373)
- 数学方法(31014)
- 财(20374)
- 中国(19931)
- 农(19574)
- 业经(17328)
- 学(16900)
- 地方(14502)
- 贸(14292)
- 贸易(14277)
- 务(14098)
- 财务(14030)
- 理论(13983)
- 财务管理(13961)
- 易(13825)
- 制(13775)
- 企业财务(13248)
- 和(12748)
- 农业(12682)
- 技术(12430)
- 审计(12150)
- 环境(12016)
- 融(11423)
- 机构
- 学院(279351)
- 大学(279183)
- 管理(113744)
- 济(106654)
- 经济(104182)
- 理学(99114)
- 理学院(98098)
- 管理学(96408)
- 管理学院(95923)
- 研究(87569)
- 中国(66220)
- 京(59536)
- 科学(54497)
- 财(50187)
- 所(43133)
- 财经(41023)
- 农(40663)
- 业大(40567)
- 中心(40125)
- 江(39534)
- 研究所(38867)
- 经(37276)
- 北京(36961)
- 范(36423)
- 师范(36117)
- 州(32759)
- 院(32065)
- 农业(31804)
- 经济学(31067)
- 财经大学(30649)
- 基金
- 项目(193387)
- 科学(151872)
- 研究(143556)
- 基金(139800)
- 家(120709)
- 国家(119677)
- 科学基金(103635)
- 社会(89004)
- 社会科(84249)
- 社会科学(84224)
- 省(75732)
- 基金项目(74742)
- 自然(68115)
- 自然科(66470)
- 自然科学(66457)
- 教育(66225)
- 自然科学基金(65245)
- 划(63340)
- 编号(60369)
- 资助(57479)
- 成果(48158)
- 重点(42729)
- 部(42339)
- 创(40482)
- 课题(40482)
- 发(40181)
- 项目编号(38053)
- 创新(37568)
- 科研(37102)
- 教育部(36707)
- 期刊
- 济(115860)
- 经济(115860)
- 研究(82439)
- 中国(52931)
- 学报(41955)
- 管理(40643)
- 财(39355)
- 科学(38831)
- 农(36244)
- 教育(31777)
- 大学(31718)
- 学学(29820)
- 农业(25645)
- 技术(23261)
- 融(22914)
- 金融(22914)
- 业经(20293)
- 财经(19460)
- 经济研究(19244)
- 经(16467)
- 图书(15331)
- 理论(14643)
- 问题(14481)
- 实践(13595)
- 践(13595)
- 科技(13213)
- 商业(13006)
- 技术经济(12902)
- 业(12821)
- 财会(12580)
共检索到401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吴双双 张盼盼
目前会计与审计准则对非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与审计仅作出原则性规定,没有提供可操作性指导。本文系统研究了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管理层如何估计公允价值以及审计师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审计程序。在非活跃市场的条件下公允价值审计,应先对管理层公允价值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识别重大误报风险,再根据管理层在估计公允价值过程中所采用方法 (模型估计、通过第三方定价机构、利用估值专家),审计师分别采取不同审计策略,最后管理层在估计公允价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自信和动机性偏见,审计师应更多地采取独立估值来降低公允价值审计风险。
关键词:
非活跃市场 公允价值 审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庭清 谢诗芬
公允价值并非只运用于活跃市场,非活跃市场是公允价值运用不可或缺的主要环境,活跃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公允价值运用的特殊环境。美国FAS157《公允价值计量》没有系统考虑非活跃市场环境下诸多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深入研究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并与基于活跃市场环境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进行对比和对接,有利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体系,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加速实现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目前会计准则对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仅作出原则性规定,没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依据FAS157 和 IFRS13 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原则和理念,本文试图将内部风险计量和评价技术与公允价值计量协调起来,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整体框架,并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保障机制,以期为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具体指导。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非活跃市场 可靠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娜
一、我国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困境第一,我国新兴经济体市场环境的特殊难题。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征决定了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常常缺少可观察输入值或其他重要信息,使我国非活跃市场上应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难题更加突显。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市场活跃度偏低。虽然很多商品都有交易市场,但多数商品的市场交易数据难以获得,且市场欠缺深度,使产品流动性相对较差,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秀丽
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价值的确定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市场价格,从而产生了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计量的一些特殊问题。中国许多金融机构持有不具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方面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我国现行规范对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的计量缺少必要的操作指南,而金融机构自身缺少必要的估值管理制度、估值能力也相对有限。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完善相关规范制度、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南、推动财务报告目的资产评估业务的发展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非活跃市场 金融工具 计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和观望行为,金融市场上交易量迅速萎缩,市场交易活跃程度大大降低。在此环境下,各金融机构会计期末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能否真实、客观、公允地反应特定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受到广泛关注。那么,在不活跃市场环境下如何获取真实、客观的公允价值?笔者在此做简要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婉瑈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的取得一般有外购存货、加工取得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取得的存货等。存货初始计量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贾平 陈关亭
本文旨在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下审计质量的作用。基于2006—200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审计质量的交叉项与年报披露日的收盘价正相关,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误差负相关。说明审计质量能加强公允价值计量下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能降低其不对称程度。该实证结果有助于为公允价值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并促使投资者和监管层更加关注审计质量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松 徐浩峰 王爽
公允价值的采用使得审计师必须依靠增加审计工作来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并承担不可避免的审计风险,因此,审计师会相应地收取较高的审计报酬。基于Simunic模型并依据审计收费水平和变动情况,对中国上市公司2001年—2007年审计收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导致了难以避免的审计风险,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减值表征的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与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度更高,而声誉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相应要求更高的声誉补偿溢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昊
次贷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文章在解析公允价值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成为社会各界争论对象的原因,提出了公允价值治理的必要性;进而文章通过分析内部审计与公允价值治理的内在联系,指出内部审计对公允价值估值与披露的审计和服务职能;最后,文章认为构建公允价值治理委员会对公允价值治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允价值 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杏芬
随着新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逐步推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陡然增大,进而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注册会计师应在充分了解客户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关注其可能存在种种偏见的基础上,克服其自身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偏见,有效降低相关审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婧 吴将君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和呈报等方面均出现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实施公允价值审计。但是,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依然存在很多争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耿建新 朱友干
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新会计准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必将对审计业务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着眼于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业务,侧重于政府审计机构,从审计证据的角度对如何实施与此相关的审计业务进行了探讨。本文结合公允价值业务对由此形成的特殊原始凭证及其与政府审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与公允价值确认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了分类分析,对相关审计证据的规范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审计证据 政府审计 规范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世驰 陈炳辉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 ,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 ,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 ,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 :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 ,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 ;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 ,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 ,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