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
2023(1626)
2022(1357)
2021(1250)
2020(1209)
2019(2583)
2018(2555)
2017(4326)
2016(2933)
2015(3516)
2014(3367)
2013(3414)
2012(3463)
2011(3025)
2010(2995)
2009(2559)
2008(2610)
2007(2380)
2006(2057)
2005(1916)
作者
(10876)
(9432)
(9263)
(8843)
(5949)
(4588)
(4278)
(3731)
(3521)
(3384)
(3280)
(3237)
(3129)
(3124)
(3100)
(3094)
(3011)
(2769)
(2728)
(2639)
(2602)
(2229)
(2219)
(2215)
(2207)
(2132)
(2102)
(2097)
(2071)
(2009)
学科
(6051)
经济(6042)
(4898)
管理(4569)
(4350)
(3369)
企业(3369)
(2814)
中国(2603)
(2196)
贸易(2192)
方法(2174)
(2143)
水产(2103)
(2042)
农业(1887)
动物(1842)
地方(1741)
动物学(1697)
数学(1686)
(1636)
数学方法(1622)
业经(1532)
教育(1433)
(1410)
银行(1395)
(1379)
(1372)
财务(1369)
财务管理(1364)
机构
大学(40161)
学院(39894)
研究(19425)
科学(15567)
(15372)
中国(13363)
农业(12702)
(12601)
研究所(11809)
(10461)
经济(10055)
管理(10044)
业大(10039)
(9711)
(8430)
中心(8381)
理学(8261)
理学院(8046)
实验(7846)
(7794)
(7733)
管理学(7693)
管理学院(7635)
实验室(7602)
农业大学(7541)
技术(7221)
重点(7205)
(7190)
科学院(6924)
(6674)
基金
项目(28679)
科学(20858)
(19403)
基金(19322)
国家(19214)
研究(17082)
科学基金(14367)
(12438)
(11382)
自然(11331)
自然科(11033)
自然科学(11028)
自然科学基金(10834)
基金项目(9949)
计划(8202)
资助(8173)
社会(8066)
科技(7941)
教育(7896)
社会科(7487)
社会科学(7486)
重点(7199)
(6968)
编号(6667)
(6545)
专项(6488)
(6272)
成果(6146)
科研(6111)
(5965)
期刊
学报(14525)
(14448)
(12861)
经济(12861)
中国(11201)
科学(10381)
研究(9959)
农业(9926)
大学(9082)
学学(8643)
(5618)
教育(5412)
业大(4510)
(4254)
农业大学(3814)
(3493)
管理(3477)
(3375)
金融(3375)
中国农业(3176)
图书(3029)
林业(2798)
国际(2591)
技术(2535)
自然(2494)
科技(2432)
(2335)
书馆(2219)
图书馆(2219)
自然科(2218)
共检索到65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娜1  陈希1  蒋甲福1  陈俊律2  管志勇1  史玉娇1  房伟民1*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洲菊 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 12 个非洲菊品种配成 12 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 7 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娜  陈希  蒋甲福  陈俊律  管志勇  史玉娇  房伟民  
[目的]通过对非洲菊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非洲菊品种配成12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7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的。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芳  牛立新  原雅玲  张延龙  
【目的】研究朱顶红花径、花梗高度等6个观赏性状在杂交一代(F1)的遗传表现,为朱顶红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外院1号、苹果、红狮子等10个朱顶红品种为亲本,配成12个杂交组合,观测其F1代花径、花梗高度、花梗直径、花色、花型以及花朵开张角度等遗传性状,并与其亲本的相应性状进行比较,计算狭义遗传力。【结果】朱顶红F1代的花径、花梗高度、花梗直径与其双亲比较,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杂种总平均花径、花梗高度和花梗直径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89.8%,81.0%和88.1%,但仍有超高亲个体存在;在花色遗传上,红色较红白间色、粉色、白色的遗传能力强;在花型遗传上,重瓣对单瓣表现为显性遗传;在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娟娟  陈洪伟  王红利  刘克锋  石爱平  
对影响一串红品质的几个性状F1中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一串红杂交选育提供指导。以4个自育品种红粉佳人、橙香公主、白马王子、彩铃红和一个国外品种展望紫为亲本,进行不包括正反交在内的双列杂交,配制成10个杂交组合,对F1子代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株高、茎粗、叶面积、花序粗、花序长、花序轮间距、花轮数、盛花期8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104.87%,126.01%,123.79%,111.09%,147.41%,134.32%,120.84%,94.51%,且有超亲个体大量出现,F1整体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不同。杂交F1只有红色和紫红色2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莉  陈发棣  滕年军  陈素梅  崔娜欣  顾俊杰  
以晨光、友谊牡丹莲、瑰丽、红樱桃、厦门碗莲和素馨6个荷花品种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共配制杂交组合26个,并对结实种子数超过10粒的13个杂交组合F1的部分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花色遗传上,白色的遗传潜能最低,黄色次之,红色遗传潜能最强;杂种一代的花瓣数目和叶柄高度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优势,F1代花瓣数目和叶柄高度的总平均值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122.4%和121.1%;花冠直径和花梗长度在F1代有衰弱的趋势,F1代花冠直径和花梗长度的总平均值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95.4%和84.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文莹  刘新春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蒋甲福  陈发棣  
【目的】对菊属栽培菊‘钟山金桂’与亚菊属细裂亚菊F1回交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进行研究,获得观赏性和抗性改良的优异属间新种质。【方法】以‘钟山金桂’×细裂亚菊F1为父本,‘钟山金桂’为轮回亲本开展回交试验。对获得的回交后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对BC1代的形态性状观测,对经过越冬期后田间苗脚芽萌发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共获得17个回交后代株系。回交后代株系的形态出现分离,与亲本有显著差异,回交后代在花型上出现了托桂型、半托桂型和非托桂型的分离,大部分花型为托桂型,且部分植株花序直径大于‘钟山金桂’,回交后代所有株系的花色均为黄色。回交后代的抗寒性比‘钟山金桂’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朱根发  操君喜  
以蝴蝶兰P42和P39为亲本,配制成正反2个杂交组合,对杂交F1的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的株幅、叶长、叶宽、花径和花梗高度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74.1%,65.15%,79.2%,88.5%和67.7%,均较中亲值明显下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但某些性状上仍可出现超高亲个体,选育花径较大或植株更大的个体是可能的;叶数、花朵数和花色的遗传能力强,尤其是花朵数和花色,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0.1%和29.95%,分别占中亲值的105.0%和111.45%;在F1花色分布上,正交组合比反交组合更容易选出超亲优良个体,其F1的超亲个体占杂种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燕  温超  王珂永  马男  赵梁军  
利用‘神马’、‘优香’等5个切花菊品种组配成6个杂交组合,进行其杂交F1代花序直径、小花数目、株高等若干性状的统计分析,研究切花菊杂交F1代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切花菊杂种一代的花期分离广泛,多介于双亲之间;父母本各花色遗传潜能的大小为:白色>粉色>黄色>绿色,且白色表现出较强的偏母性遗传特点;杂种总平均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目和筒状花数目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85.3%、83.5%和93.6%,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优势不一样,且优势表现程度依组合而异;花瓣长度、花梗粗度、株高、茎粗度表现出一定的减小趋势;各性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根据育种目标所确定的对切花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嘉宁   唐姗姗   罗弦   王楚侨   王晓莉  
【目的】探究生物炭替代草炭用于金盏菊栽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草炭、珍珠岩和蛭石复配基质为对照(CK),设置5%(BS5)、10%(BS10)、15%(BS15)、20%(BS20)的生物炭等量替代草炭4个处理,分析金盏菊生长及观赏性状的变化及其与基质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生物炭替代草炭后促进了金盏菊的生长,改善了其观赏性状,其中BS5~BS20处理的根系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为对照的1.90~3.31倍和1.77~2.38倍,BS10~BS20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对照的1.76~6.90倍;隶属函数分析表明,BS15处理金盏菊的生长和观赏性状最好。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炭后复配基质的总孔隙度提高了4.14%~15.26%,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9.33%~148.68%和335.07%~850.25%;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86%~35.24%,14.85%~65.24%和18.95%~33.33%。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金盏菊生长和观赏性状的复配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因素分别是速效磷、体积质量和通气孔隙度,主要生物学性质因素是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真菌。【结论】5%~20%的生物炭替代草炭作为基质栽培金盏菊是可行的;生物炭通过改善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促进了金盏菊的生长,观赏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肖文芳  李佐  蒋明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龙  汪娅梅  揭红东  马玉申  杨奕涵  丁俊  唐艳仪  吕雪莹  刘小春  揭雨成  
苎麻(Boehmeria nivea)杂交F_1代的性状分离变异十分复杂,为掌握其杂交后代遗传规律,本研究将‘中苎1号’和‘湘饲纤兼用1号’杂交,构建1 012个子代F_1代无性扩繁的群体,并对其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_1代遗传多样性丰富,各性状的遗传性在正反交中基本一致,属于细胞核遗传。对F_1代杂交群体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株高、茎粗、皮厚、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优势,更倾向于高值亲本‘中苎1号’遗传,鲜皮出麻率、单纤维细度表现出较强的负向优势,更倾向于低值亲本‘湘饲纤兼用1号’遗传,除单兜原麻干重的超亲优势较强外,其他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向,以单纤维细度的负向最为显著;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株高、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单纤维细度的遗传可能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主效基因控制,茎粗的遗传可能受两对相等的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皮厚、鲜皮出麻率的遗传可能受1对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苎麻F_1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对苎麻杂交育种和后代优良单兜选育提供工作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杜威  邰丽梅  杨涛  
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F2(498份)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杂种F2世代的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体的穗颈长、每穗实粒数、秕粒数和结实率的遗传力最高,且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选择潜力较大。②该群体各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本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时,除应考虑各形态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大小外,还应考虑籼粳的遗传差异和特点。③形态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粳稻性状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籼稻,对F2粳稻进行早期世代间接选择的效果强于籼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思余  张飞  陈素梅  陈发棣  
【目的】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克服栽培菊花与二倍体野生菊种间杂交障碍,实现野生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拓宽菊花基因库,获得菊花新种质。【方法】以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二倍体)及其四倍体为父本,与栽培菊花‘钟山紫星’(Ch.grandiflorum‘Zhongshanzixing’)杂交,通过细胞学进行杂种鉴定,并对杂种F1代部分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倍体与四倍体菊花脑的花粉活力均较高,且在母本‘钟山紫星’柱头上能正常萌发,但‘钟山紫星’与二倍体菊花脑杂交不能结实,而与四倍体菊花脑杂交结实率达3.25粒/花序。‘钟山紫星’、四倍体菊花脑及其杂种F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银花  牛良  刘淑娥  王志强  
对9个杂交组合190余株杂种后代的花色、花瓣数、花冠直径、萼片数、始花期、花期长短等外部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桃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粉色、红色、白色花的基因型分别为R_W_、rrW_和_ww;重瓣为1对隐性基因控制,单复瓣的遗传特性不是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花冠直径、始花期、花期长短呈数量性状遗传,它们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76,0.73,0.95。花瓣数与萼片数、始花期、花冠直径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2,0.576和0.513;重瓣花具有10片萼片,单瓣和复瓣花的萼片数一般为5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蒲婷婷  王艺儒  韩卫娟  索玉静  白玉娥  傅建敏  
【目的】研究柿杂交F_1代果实重要表型性状和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利用杂交育种进行柿果实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36份‘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单株为材料,对其4个表型指标以及8个果实品质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遗传变异多样性,并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柿F_1代单株之间的离散性。【结果】1)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80%~165.97%,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溶性单宁变异系数最大,为165.97%;果实横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0.80%。2)12个性状产生的66对相关性中分别有9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5),不溶性单宁与总单宁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单宁与总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1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缩减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42%;聚类分析将F_1代的36份单株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ZJ346、ZJ49、ZJ40等用于不同途径的优良单株。【结论】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对于表型性状的小幅度变异,作为果实品质重要指标的内含物含量变异更为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