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1)
2023(6908)
2022(5608)
2021(4877)
2020(4014)
2019(8955)
2018(8467)
2017(16848)
2016(8265)
2015(9373)
2014(9336)
2013(9379)
2012(9089)
2011(8518)
2010(9042)
2009(8853)
2008(7472)
2007(6925)
2006(6566)
2005(6242)
作者
(24093)
(20137)
(19826)
(19163)
(12726)
(9467)
(9084)
(7717)
(7600)
(7090)
(7075)
(6537)
(6526)
(6423)
(6298)
(6187)
(5893)
(5764)
(5754)
(5219)
(5216)
(4817)
(4726)
(4681)
(4596)
(4594)
(4250)
(4042)
(3999)
(3928)
学科
(62788)
经济(62753)
(25455)
金融(25454)
管理(22354)
(22220)
银行(22216)
(21683)
(21552)
中国(19869)
地方(19343)
(17609)
企业(17609)
方法(15908)
数学(14140)
数学方法(14089)
地方经济(12567)
(12260)
业经(11651)
中国金融(11035)
(10304)
(10207)
(9668)
(8668)
(7725)
贸易(7710)
农业(7626)
产业(7424)
(7388)
经济学(6955)
机构
学院(126130)
大学(124005)
(70602)
经济(69339)
研究(48983)
管理(44420)
中国(43878)
理学(36851)
理学院(36482)
管理学(36107)
管理学院(35876)
(30253)
(25008)
(24303)
经济学(24226)
科学(23859)
财经(23803)
中心(23499)
研究所(21613)
经济学院(21560)
(21418)
(19122)
(18339)
(18312)
金融(18035)
银行(17704)
财经大学(17582)
(17023)
(16628)
(16616)
基金
项目(74252)
科学(58937)
研究(57657)
基金(54401)
(45811)
国家(45444)
社会(39888)
科学基金(39077)
社会科(38091)
社会科学(38083)
(28662)
基金项目(27794)
教育(24669)
(22852)
资助(22716)
编号(22416)
自然(21410)
自然科(20906)
自然科学(20902)
自然科学基金(20543)
(18803)
成果(18681)
国家社会(17392)
重点(17119)
(16530)
发展(16396)
(16177)
(16103)
课题(15971)
经济(15960)
期刊
(86744)
经济(86744)
研究(46131)
(30774)
金融(30774)
中国(25654)
(22406)
管理(18611)
(16220)
经济研究(15274)
科学(13826)
财经(13303)
学报(13272)
(11668)
技术(11280)
大学(10990)
业经(10984)
问题(10711)
学学(10638)
农业(9869)
国际(9715)
(8977)
世界(8734)
技术经济(8181)
教育(8139)
经济问题(6987)
统计(6933)
理论(6605)
经济管理(6370)
商业(6277)
共检索到21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我国与非洲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需要在既有经济合作基础上加大与非洲的经济金融合作力度,尤其是提升对非直接投资水平前几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稳、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非洲国家遭遇了一定的经济困难,外部资金流入减少,个别国家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经济下降。虽然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底子薄,但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应充裕,发展热情高,发展潜力大,该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较高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梅波  唐正明  
发挥中非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开展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对于破解非洲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作用重大。然而现有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的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非洲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中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海外服务网络不足,中资企业的国际信用评级较低、境外融资缺少征信支持,难以利用非洲金融市场融资,中资企业在海外融资时对货币、利率、期限等进行有效管控的能力有限,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在非洲也是困境重重等问题。为服务中国对非投资企业,保障中非产能合作的顺利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中非金融合作,例如:促进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推动开发性金融业务,加强和完善境外融资服务体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芳  
推动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是中非金融合作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前,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包括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双边协议或战略合作备忘录等双边金融合作机制,以及与中非金融合作相关的论坛或会议等。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具备机制的规范性、系统性、常态性、连续性特征。应进一步完善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机制化建设,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分论坛机制建设,建立中非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以及建立中非金融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机制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中非双方的合作共识,促进中非双方身份认同,并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平台的多样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葛顺奇  刘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GDP增速从80年代的2. 5%左右增至1995年后的3. 4%和2000年后的5. 0%以上,成为增速仅次于亚洲的地区。2000年后,全球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位于非洲,其中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1. 1%、8. 9%和8. 4%。非洲的经济增长既得益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峰  
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中非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双方主要以银行业间合作为主。今后双方将积极推进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合作,继而实现宏观金融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鹏  
随着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非洲逐渐被石油消费大国所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加上各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崛起的石油工业,更被看做是拥有巨大潜力的黄金地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默  李荣林  冯凯  
中国通过大量承包工程同非洲深入开展产能合作,那么这能否切实促进非洲国家实现经济腾飞备受学界关注。文章运用2002~2018年非洲国家夜间灯光数据与中国对非承包工程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以承包工程为代表的中非产能合作对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研究发现:中非产能合作不但能够直接对项目所在国家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辐射拉动邻近国家经济增长,且影响效果因国家收入水平、中国对非承包工程发展阶段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从影响的机制看,中非产能合作能够有效提高东道国及邻国工业化水平、扩大就业、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及促进对外贸易,进而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上述研究客观评价了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为后续开展中非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策略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文生  
我们应该从金融周期而不是一般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近期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金融周期强调货币信用和房地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形成加速器影响,导致与一般经济周期不同的规律,其时间跨度可能超过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导致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也会较大。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大宗商品、房地产将大概率出现调整,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利率将会下降。未来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将使实体经济较长时间疲弱,总体储蓄相对于实体投资增加,将提高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对资本市场有利,但提升金融资产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婷  
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之比在过去几年大幅提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隐患,它不仅使经济金融体系对外生冲击更为敏感,也显著增加了爆发债务危机的概率。这种提升的背后,是资本产出比的持续上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未来这两个因素倘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单凭刺激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无法遏制企业债对GDP比快速上升势头的,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提升资本效率、提高企业利润率、降低企业对债务融资依赖的改革措施,推动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以避免中国经济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高的牺牲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利民  张军歌  张淑莹  
贸易国家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体现了贸易互利共赢的水平,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非洲国家经济可否通过对外经济合作打破低收入陷阱、走上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运用传统的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非洲区域1996—2016年的经济增长收敛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非洲区域经济增长在近年来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中非之间的双边贸易对非洲的经济增长收敛性有积极的正向影响,非洲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收敛效应大于非洲对其他国家出口贸易的收敛影响。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收敛效应显著为正,而援助对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祝宝良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1998年世界经济和贸易量将分别增长2.6%和7%,比1997年的3.1%和9%低0.5和2个百分点。经济和贸易量增速放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联合国认为,许多国家应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亚洲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恢复和活跃主要依赖于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也非常重要,各国国内经济改革不能停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鹏  
随着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非洲逐渐受到石油消费大国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加上各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不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