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7)
- 2023(7718)
- 2022(6462)
- 2021(5707)
- 2020(4448)
- 2019(10090)
- 2018(9994)
- 2017(18972)
- 2016(9929)
- 2015(11105)
- 2014(11328)
- 2013(11444)
- 2012(11366)
- 2011(10764)
- 2010(11190)
- 2009(10346)
- 2008(9946)
- 2007(9049)
- 2006(8563)
- 2005(8179)
- 学科
- 济(71819)
- 经济(71770)
- 管理(24221)
- 地方(23838)
- 业(22640)
- 中国(19704)
- 方法(16114)
- 企(15716)
- 企业(15716)
- 地方经济(15418)
- 农(15066)
- 业经(14129)
- 数学(13854)
- 数学方法(13786)
- 学(11345)
- 发(11037)
- 农业(10796)
- 融(10766)
- 金融(10765)
- 制(9915)
- 银(9828)
- 银行(9818)
- 行(9709)
- 环境(9352)
- 贸(8907)
- 贸易(8893)
- 易(8398)
- 发展(8097)
- 体(8078)
- 展(8075)
- 机构
- 学院(153823)
- 大学(150800)
- 济(77020)
- 经济(75524)
- 研究(63829)
- 管理(52947)
- 中国(48375)
- 理学(43376)
- 理学院(42808)
- 管理学(42288)
- 管理学院(41993)
- 科学(35566)
- 京(33247)
- 所(33143)
- 财(32066)
- 研究所(29506)
- 中心(27260)
- 江(25160)
- 农(24762)
- 经济学(24530)
- 财经(24321)
- 院(22578)
- 北京(22156)
- 范(21959)
- 经(21817)
- 师范(21782)
- 经济学院(21591)
- 州(20326)
- 科学院(19783)
- 省(19120)
- 基金
- 项目(90432)
- 科学(71159)
- 研究(69833)
- 基金(63344)
- 家(54385)
- 国家(53888)
- 社会(46012)
- 科学基金(45233)
- 社会科(43680)
- 社会科学(43673)
- 省(36376)
- 基金项目(32521)
- 教育(30651)
- 划(29813)
- 编号(28003)
- 发(27464)
- 资助(25998)
- 自然(25429)
- 自然科(24759)
- 自然科学(24753)
- 自然科学基金(24293)
- 成果(23529)
- 发展(22990)
- 展(22613)
- 课题(21154)
- 重点(20992)
- 部(19599)
- 国家社会(19224)
- 创(18542)
- 性(17515)
共检索到265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境外合作区迅速发展,既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也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理论方面,合作区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第一,短期可促进东道国投资、就业和政府收入增加;第二,中期将提升中国与东道国企业的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集聚;第三,长期有利于东道国进行政策试验,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和长期发展。现实方面,在非洲的中国境外合作区总产值达到188.9亿美元,带动就业4万人以上,形成了皮革、纺织等行业的产业链,促进了部分国家利用合作区推动工业化的探索。同时,这些合作区仍存在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不足、产业关联效应较弱、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开发企业的融资困境、东道国政府产业政策不完善,以及非洲国家缺乏长期发展的能力。借鉴中国的经验,开发企业可探索市场化的融资模式,将优惠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东道国地方政府可完善合理的产业政策,增进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的互动,同时东道国积极扶持工商业发展,提升长期发展能力,这些将是合作区促进东道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任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志成 张宇
本文研究了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与卫星夜晚灯光等数据匹配,转化为0.5经度×0.5纬度的栅格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发现中国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对非洲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援助显著促进当地的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援助并非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受制于受援国政治环境。
关键词:
对外援助 非洲 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纪云 王建梁
非洲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非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大于高等教育。因此,非洲政府比较重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最新的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比原来所认为的要高得多。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也开始重视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种种原因推动下,近年来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迹象。
关键词:
非洲 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齐国强
20多年来,非洲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经济增幅的平均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对于非洲经济转型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入非洲的外资在区位分布、流向领域以及投资主体方面表现出了一些显著特征。在今后扩大吸收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洲国家面临着完善政策框架、保持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非洲 经济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 投资促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艳茹 张瑾
自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海洋经济对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贡献作用凸显,非洲沿海各国纷纷把海洋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新引擎。2015年在中非合作全面升级的背景下,根据《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中非双方将积极拓展蓝色海洋经济互利合作。因此,了解非洲海洋资源禀赋状况,分析当前非洲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研判未来非洲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顺利开展中非海洋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有助于加快中非全面合作进程。
关键词:
非洲海洋经济 中非合作 海洋资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文莉
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块尚待全面开发的"市场处女地",是能够让投资者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最后一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中国通过对非洲市场的开拓,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包括农牧渔业、轻纺工业、石化、能源、交通运输、广播通讯、水利电力、机械、公用民用建筑、文教卫生、工艺和手工业、食品加工等。中国企业通过在非投资,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昌兵 张台秋
在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非洲石油因其独特的优势而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非洲本土石油公司的崛起,非洲石油经济的自主发展势头强劲。石油经济对非洲产油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渐成主流。
关键词:
非洲 石油经济 自主发展 石油诅咒 破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刘斯润
近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非洲商界和政界对未来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基于援助、减债、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和消除弊政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洲自身生产能力的提升有限,单一经济结构仍是其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若不积极推进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不仅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亦将会为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埋下隐患。本文在总结非洲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非洲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几大重要问题,同时,以新结构经济学为指导,对解决非洲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促进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洲 经济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意
近年来,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发展合作新格局中的重要建设性力量,由它们主导的南南合作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兴援助国群体中的海湾阿拉伯援助国作为国际援助体系的新生力量,其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为例,探讨该基金会对外援助的动因,分析基金会对非洲国家援助取得的成就和影响。科威特等阿拉伯援助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对外援助时更强调援助主体与援助客体之间的平等与合作关系。这些国家因提供的援助额度大,占据国民总收入比例高,涉及国家和地区广,不但成为新兴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坤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胡坤(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Africa)亦称热带南部非洲,主要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区域。这一地区在经济结构上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世界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杭
2013年6月1日至3日,第五届东京非洲开发国际会议(TICADⅤ)在日本横滨举行。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日本对非洲经济外交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安倍政权提升对非经济外交的地位与非洲对日本经济再生的重要性上升有着直接的关系,非洲的人口红利、发展潜力及能源优势对日本经济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五届东京非洲开发国际会议召开之后,日本政府的对非政策理念、援助非洲的方式和角色等都发生了变化,日本对非洲的经济外交也呈现出诸多新动向。毫无疑问,为借力非洲拉动日本经济复苏,安倍政府会加大对非经济外交的政策投入,但日本对非经济外交的成效还有待观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在跨世纪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建立亚洲新型南北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谷源洋人们即将挥手告别20世纪。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而来的漫长冷战时期。然而,战后50年来,世界经济和科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伊霖 余心玎
自2011年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致使非洲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经济增速快速下降。在经济结构性失衡、出口过度依赖、出口附加值低而且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的共同作用下,非洲经济在外部冲击下的脆弱性凸显。本文针对2000-2016年中两段经济衰退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研究表明,非洲国家出口产品集中度与该国在经济衰退期的抗压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出口集中度 经济衰退 非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巍
目前非洲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随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深入,合作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从贸易合作到投资开发,再到金融支持的"贷款换石油",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就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非石油合作,本文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石油合作 互利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