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6)
2023(8672)
2022(7163)
2021(6734)
2020(5790)
2019(12261)
2018(11654)
2017(21790)
2016(11549)
2015(12842)
2014(12326)
2013(12354)
2012(11474)
2011(10596)
2010(10062)
2009(9361)
2008(8885)
2007(7379)
2006(6421)
2005(5627)
作者
(35352)
(29649)
(29606)
(28037)
(18742)
(14313)
(13147)
(11780)
(11415)
(10414)
(10090)
(9771)
(9494)
(9317)
(9302)
(9110)
(8978)
(8870)
(8605)
(8432)
(7484)
(7160)
(7116)
(6771)
(6664)
(6578)
(6376)
(6292)
(5913)
(5871)
学科
(50679)
经济(50618)
管理(30368)
(29323)
方法(24497)
数学(22840)
数学方法(22727)
(20797)
企业(20797)
中国(16447)
(14313)
(14099)
贸易(14091)
(13825)
(11944)
(9836)
农业(9606)
业经(9465)
(8738)
环境(8269)
(8091)
银行(8058)
(7791)
(7728)
金融(7726)
(7592)
关系(7236)
技术(6690)
收入(6666)
产业(6511)
机构
大学(173153)
学院(170041)
(81429)
经济(80470)
研究(65516)
管理(63692)
理学(56502)
理学院(55860)
管理学(55058)
管理学院(54772)
中国(49979)
科学(39957)
(36765)
(36368)
(33871)
(32692)
研究所(31655)
农业(29761)
业大(29450)
中心(28164)
财经(27504)
经济学(26919)
(25574)
经济学院(24484)
(22866)
北京(22845)
(21457)
科学院(21374)
财经大学(20896)
农业大学(19925)
基金
项目(122605)
科学(97157)
基金(94340)
(86253)
国家(85618)
研究(81485)
科学基金(71926)
社会(56990)
社会科(54291)
社会科学(54280)
基金项目(49536)
自然(47300)
自然科(46321)
自然科学(46303)
自然科学基金(45553)
(43507)
(38603)
资助(38318)
教育(36001)
(28518)
编号(28391)
重点(28071)
国家社会(26090)
(25886)
(25753)
中国(25093)
创新(24352)
教育部(24192)
科研(24170)
计划(23589)
期刊
(80047)
经济(80047)
研究(48450)
学报(34308)
(31992)
科学(30112)
中国(29840)
大学(25110)
学学(24283)
(22292)
农业(22271)
管理(21452)
经济研究(16096)
(14162)
金融(14162)
财经(13804)
(13164)
(11962)
(11700)
业经(11652)
世界(10982)
问题(10928)
国际(10838)
技术(10171)
业大(9240)
(8841)
教育(8829)
商业(8241)
农业大学(8113)
技术经济(8097)
共检索到239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旺  石自忠  杨健卿  胡向东  
为了明确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内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给后续制定和实施稳定生猪市场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以后研究其他动物疫病暴发后居民肉类消费行为变动提供一定参考。基于2015—2020年全国31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究非洲猪瘟对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第一,非洲猪瘟导致我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总量下降明显,其中猪肉下降趋势最显著,禽肉作为猪肉的主要替代品消费量显著上升,虽然牛羊肉也起到了替代作用,但结果不显著。第二,非洲猪瘟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居民与全国总体居民的消费变化方向一致,并且农村居民受非洲猪瘟影响更大;对城镇居民而言,非洲猪瘟也会降低其肉类总消费量和猪肉消费量,但并不显著,与农村居民不同的是禽肉与牛肉共同成为城镇居民选择的猪肉替代品。第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在非洲猪瘟对居民肉类总量与猪肉的消费影响中有显著调节作用,非洲猪瘟发生后可支配收入越低的省份,肉类总量与猪肉的消费下降越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美琪  季勇  胡晨沛  李辉尚  
[目的]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导致猪肉等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性、区域性失衡,致使肉类价格大幅波动,不利于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法]构建覆盖全国30个省份、包括猪牛羊和白条鸡四大肉类价格和非洲猪瘟疫情指数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等主要肉类价格的冲击和影响在重点、约束、适度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的区域异质性。[结果](1)非洲猪瘟疫情对不同区域不同肉类价格的影响存在着正负向不趋同的方向性差异,在冲击程度大小和时滞期上均存区域异质性;(2)区域间和区域内不同省份间猪肉等肉类生产流通和供需形势、及非洲猪瘟发生发展程度的差异是疫情对这些肉类价格冲击影响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非洲猪瘟疫情对肉类价格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亟须进一步优化生猪等畜牧产业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市场风险预警调控机制,加快实现产消顺畅匹配,确保畜产品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和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丽  阳晴  陈洁  胡志  魏优梅  
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8日,中国已有24个省份相继发生100起非洲猪瘟(ASF)疫情,目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存在进一步扩散至全国的风险。针对该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提出要吸取国外ASF防控的教训,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构建政府、生猪合作社、生猪养殖户三位一体的ASF疫情风险防控体系,即以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合理布局与组织为主线、防控业务流程为核心、三方博弈均衡下疫情信息充分对称为最终落脚点的动态网络,以期能把控疫情,最终根除ASF,实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振  胡向东  石自忠  
[目的]非洲猪瘟疫情致使生猪生产严重下滑和市场剧烈波动,国家应对疫情出台系列防控政策,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目前鲜有文章介绍非洲猪瘟控制的政策措施,文章研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及分析优化策略,对于确保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更好防控动物疫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系统梳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及演变历程,发掘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研提政策调整优化思路。[结果]非洲猪瘟疫情历经初发期、蔓延期、高发期和稳定期,不同时期政策目标分别为加强生猪移动监管、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完善疫情防控政策和加快生猪产能恢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面临申报检疫环节养殖主体配合度不高阻碍防疫政策有效开展,调运环节多部门参与、跨区域调运使检疫监督存在漏洞,防疫环节基层防疫队伍不健全,复产增养环节基层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结论]建议进一步合理优化政策内容,有效落实国家防控计划;强化全产业链疫情监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机制;完善基层防疫队伍,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夯实生猪供给安全保障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宁  曹博  秦富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猪肉供给偏紧、价格高涨,其他畜产品替代猪肉消费态势明显。鉴于此,本文实证探讨畜产品消费替代问题,以期能够揭示和评估重大疫情爆发背景下居民家庭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影响了城镇居民家庭畜禽产品消费,有三分之二的样本选择其他畜禽产品替代猪肉消费,城镇居民家庭主要选择牛肉、羊肉、鸡蛋以及鸡肉作为猪肉的消费替代品。城镇居民家庭对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程度的判断会显著影响其选择其他畜产品(牛肉、鸡肉等)替代猪肉消费,收入与房贷影响或制约城镇居民选择其他畜产品(牛肉、羊肉等)替代猪肉消费,不同类型的家庭在其他畜产品替代猪肉消费方面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了针对缓解非洲猪瘟影响以及提振畜产品消费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名慧  邵喜武  
非洲猪瘟(ASF)首次在沈阳出现后从北向南迅速在全国扩散,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研究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价格传导机制中各环节价格的冲击与影响,以非洲猪瘟疫情舆情指数作为衡量疫情变动的代理变量,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国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价格的周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探讨和分析在非洲猪瘟疫下我国生猪产业价格传导机制中各环节价格间纵向传导的时变转换特征及其动态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格间彼此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和均衡关系;非洲猪瘟疫情是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价格的Granger原因,在不同时期遭受到疫情冲击的冲击力度、冲击方向以及冲击所持续的时间均有所不同,据此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与影响下对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芳   袁艳云   张莎莎   何忠伟  
非洲猪瘟无疫苗、根除难,疫情点状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如何在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生产、保持生猪产能稳定是中国生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对21个省份受灾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开展了疫后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的综合恢复力对其恢复意愿与恢复速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目前养殖户的内生恢复力较弱,生产恢复主要依靠外部支持拉动;在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后生产恢复的过程中,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在养殖户做出“是否恢复生产”决策的阶段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恢复意愿,而在实际恢复生产的阶段,则仅有外部支持因素对恢复速度的提高发挥了显著正向作用。缓冲能力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学习能力中的认知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自组织能力中的社会网络是养殖户内生恢复力的短板因素;外部支持因素的短板主要在于养殖保险支持不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培养养殖户内生恢复力和优化外部支持结构两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构建疫后生猪生产恢复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向东  郭世娟  
非洲猪瘟的爆发具有全球性、初次性、高致死性,影响范围广泛且持续时间较长。本研究通过梳理历次重大疫情,剖析重大疫情产生的影响,总结提炼出重大疫情的相关规律和特征。具体表现为:一般重大疫情都会引起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且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历次生猪价格周期拐点也与重大疫情相关联。非洲猪瘟疫情引起生猪及产品价格存在短期区域性差异及长期价格上涨,冲击饲料市场和其他相关产品价格,倒逼生猪产业生产布局调整及产业升级。为了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稳定生猪市场,本文从完善防控机制、稳定生猪生产以及产业调整升级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禤美琦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集群式楼房智能化养猪模式、"铁桶计划"养殖模式以及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不仅需要科研人员,也需要畜牧、兽医、计算机、机电、食品、物流、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公司据此构建了学术型和技术技能型并重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着眼于其成功经验和未来人才需求,广西应适应畜牧兽医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畜牧兽医行业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和课程体系,开展校企产学研全方位合作,扩大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普及增强培训实效性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涛  罗瑞  孙元  仇华吉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猪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强毒株急性感染死亡率可高达100%。当前,ASF全球流行与危害不断加剧。该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后,经过3年多的流行,最初暴发的基因Ⅱ型ASFV强毒株,已演化出弱毒株。2021年又出现了基因I型低毒力ASFV的流行,使我国ASF防控和根除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作为传染病防控的有效利器,ASF疫苗的研发受到政府、生猪养殖、疫苗制造企业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相关科研经费的不断加大,近年来基于灭活、减毒、亚单位、病毒载体和DNA等疫苗研发策略,在ASF疫苗研究中取得空前进展,加深了对ASF疫苗研发与评价的科学认知。当前,部分ASF疫苗候选株已经或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应用前景较为乐观,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国内外ASF疫苗最新研究成果与观点,系统总结了不同疫苗研发策略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临的技术瓶颈,现有ASF疫苗候选株的科学评价,并对未来安全高效ASF疫苗的发展方向与挑战,以及ASF疫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雯霞  熊涛  尚燕  
非洲猪瘟造成我国生猪存栏量急剧下滑,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由于产品替代,鸡肉和牛肉产业也遭受冲击,价格持续上涨。但是,肉禽市场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非洲猪瘟导致的,非洲猪瘟对肉禽产业链横向与纵向市场价格的影响是否有异,目前还未被充分讨论。为此,本文运用样本外预测法开展反事实推断,探究非洲猪瘟对猪肉、鸡肉和牛肉市场的上、中、下游价格的净影响,进而基于有向无环图和历史分解法分析非洲猪瘟下肉禽产业链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15个月后,生猪价格和猪肉零售价净增长率分别达到266%和184%。随后两个月内,猪肉批发价、鸡肉批发和零售价、牛肉批发和零售价的净增长率也相继达到最高值。非洲猪瘟爆发期间,生猪价格、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是导致鸡肉和牛肉零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动物疫病长效防控机制和信息监测体系,加强肉禽产业链建设,优化畜禽产业结构以有效降低重大突发疫病对肉禽市场价格的冲击力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李梦希  孟君丽  
面临非洲猪瘟疫情、环保等新形势挑战,中国生猪产业的生产、消费结构、猪肉贸易、价格周期等发生深刻变革。能繁母猪产能快速下降,生猪供给偏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快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猪肉进口预期创新高。近期国务院以及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相继出台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生猪生产发展,保障猪肉供给,猪价涨幅将逐步回落。预计生猪生产恢复支持政策在今年第四季度将会逐渐发挥效力,生猪产能将会止跌回升,2020年下半年生猪供给将会逐步恢复,猪价将会回归合理水平,同时生猪产业的生物安全水平、规模化水平、屠宰产能和产销区合作机制也将会进一步优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莉  刘福平  朱奕洁  杨德贵  岑冠军  
该文设计了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动态的大数据分析综合数学实验项目。首先运用网络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建立了非洲猪瘟舆情语料库,综合运用LDA主题模型、机器学习情感分类算法和TF-IDF权重算法构建了非洲猪瘟舆情指数,建立了猪肉价格与舆情指数的VAR模型,并对其进行了Grange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存在冲击和影响,是猪肉价格波动的Grange原因,且不同时期对猪肉价格的冲击大小存在差异。该实验设计涵盖了文本大数据的挖掘技术、Python编程、VAR模型的构建与解释、动物疫情、生猪养殖和农业经济学等,有益于提高学生在大数据环境下综合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浦华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各国应对疫情采取的管制措施将会影响生猪屠宰加工和生产。贸易遭受的主要影响来自港口物流,后期延伸到主要猪肉出口国屠宰加工端和生产端。中国2020年猪肉进口预计较上年增长三成左右。受疫情对猪肉供需形势短期冲击影响,欧盟猪肉价格短期下跌,而北美则呈现明显上涨。全球猪肉供给链受到冲击,将导致欧美二季度猪肉价格走势分化、生猪价格显著下跌。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将决定猪肉贸易下半年是否逐渐恢复常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铖  夏春萍  覃琼霞  
为及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猪肉价格的短期冲击是否会演变为长期的趋势性波动。选取2020年1月20日—2020年9月30日期间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与零售白条猪价格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物理学冲击波模型共同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猪肉价格冲击的时变特征与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是猪肉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猪肉价格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非Granger原因。来自新冠肺炎疫情1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先快速提升,而后缓慢下跌,最后趋于稳定,呈现"倒U型"波动特征。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猪肉价格冲击的贡献率近似稳定在29%。伴随疫情得到控制,未来猪肉价格主要与自身价格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71%)。另外,延长考察期间(2019年12月2日—2020年9月30日)后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猪肉替代品鸡肉的冲击深度与冲击广度更大,直观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会引发猪肉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蝴蝶效应"。今后,各级政府在充实防疫专项资金的同时,应需进一步落实养猪补贴,拓展猪肉电商交易的线上渠道,以期提高养猪户的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