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
2023(961)
2022(870)
2021(803)
2020(824)
2019(1752)
2018(1792)
2017(2838)
2016(2067)
2015(2455)
2014(2381)
2013(2326)
2012(2433)
2011(2157)
2010(2116)
2009(1880)
2008(1938)
2007(1817)
2006(1591)
2005(1492)
作者
(8425)
(7191)
(7184)
(6932)
(4668)
(3559)
(3343)
(2923)
(2741)
(2615)
(2611)
(2539)
(2535)
(2441)
(2407)
(2333)
(2208)
(2121)
(2099)
(2062)
(2013)
(1822)
(1793)
(1774)
(1712)
(1710)
(1683)
(1661)
(1639)
(1590)
学科
(4052)
经济(4049)
(3198)
(3027)
管理(2451)
(2271)
水产(1619)
(1601)
企业(1601)
农业(1582)
中国(1533)
地方(1448)
动物(1417)
动物学(1322)
(1254)
贸易(1251)
(1209)
(1091)
方法(1076)
教育(1051)
业经(974)
(945)
工程(922)
(894)
(889)
银行(875)
(869)
(860)
(860)
植物(859)
机构
学院(28880)
大学(28654)
研究(15099)
(13888)
科学(12809)
农业(11660)
(10184)
中国(9833)
研究所(9656)
业大(8721)
(7420)
(7332)
(7102)
(7009)
农业大学(6954)
实验(6864)
经济(6716)
实验室(6674)
(6461)
中心(6440)
重点(6297)
管理(6193)
科学院(6052)
技术(5974)
(5345)
(4998)
理学(4990)
(4978)
理学院(4833)
管理学(4638)
基金
项目(20965)
科学(15106)
(14519)
国家(14380)
基金(13921)
研究(11794)
科学基金(10403)
(9602)
(8813)
自然(8764)
自然科(8558)
自然科学(8554)
自然科学基金(8392)
基金项目(7321)
计划(6691)
科技(6426)
(5700)
资助(5665)
教育(5449)
重点(5422)
专项(5343)
(5050)
(5043)
社会(4812)
科研(4548)
(4502)
编号(4460)
社会科(4407)
社会科学(4406)
农业(4333)
期刊
(13410)
学报(11718)
农业(9194)
(9056)
经济(9056)
中国(8178)
科学(8099)
大学(7005)
学学(6715)
研究(6483)
(5277)
教育(3986)
业大(3855)
农业大学(3412)
中国农业(3177)
(2549)
(2229)
金融(2229)
自然(2174)
农业科学(2158)
管理(2090)
农学(2043)
华北(2043)
林业(1963)
自然科(1938)
自然科学(1938)
科技(1906)
世界(1802)
图书(1735)
(1727)
共检索到45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Nompumelelo H.Obokoh  David Keetch  刘杰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将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以农业为生。然而,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地区,这一地区对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接受较为缓慢,再加上较低的农业生产率,使其成为了粮食净进口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不仅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工具,同时也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仅南非、布基纳法索和苏丹在商业化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许多非洲国家已经或正在建立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监管框架,有9个国家正在对一些转基因作物进行限制性田间试验,这些转基因作物具有受农场主和消费者欢迎的优良性状。本文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应用情况,聚焦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以及使用。同时对非洲部分地区各选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Nompumelelo H.Obokoh David Keetch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将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以农业为生。然而,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地区,这一地区对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接受较为缓慢,再加上较低的农业生产率,使其成为了粮食净进口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不仅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工具,同时也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仅南非、布基纳法索和苏丹在商业化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许多非洲国家已经或正在建立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监管框架,有9个国家正在对一些转基因作物进行限制性田间试验,这些转基因作物具有受农场主和消费者欢迎的优良性状。本文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应用情况,聚焦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以及使用。同时对非洲部分地区各选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文刚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端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主义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这一区域。非洲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既受外界因素影响,又与非洲国家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多党民主化风潮、经济社会欠发展以及民族国家构建一体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伊斯兰主义思潮和运动不会改变非洲伊斯兰教总体温和且具包容性的大局,但其对非洲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伊斯兰主义在非洲会长期存在,但因自身矛盾重重,加之近年来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加大了对其遏制和打击力度,长远来看,伊斯兰主义在非洲难有更大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毅  
在区域治理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同的治理类型正影响着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治理的深度和广度。由于这一地区特有的政治文化对该区域治理模式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起着决定性影响,也造就了这片大陆上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区域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这些模式是目前侧重于以正式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地区主义研究视角所无法认识的。因此,该地区的客观条件为思考区域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需要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对非洲区域治理模式进行分类,并对非洲区域治理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涛  李洁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去极端化经历了从社会、政治改造到军事打击,再回归全领域治理的发展过程。冷战时期,这些国家致力于将当时逐渐兴起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团体纳入本土体制。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则试图对伊斯兰极端主义团体的政治化转型进程加以规范和控制。"9·11"事件后十年,随着美国反恐战争强力介入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的去极端化进程被片面简化为反恐。2010年以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重新重视军事手段以外的去极端化方案,引入一系列法律、教育和社会、经济新举措,呈现出全领域去极端化的新态势。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全领域的去极端化不排斥在明辨是非、善恶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并探寻宽恕与妥协的可能,其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楼世洲  李卓颖  
随着"非洲千年计划"的实施,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基础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发展的重点逐渐由小学教育转向相对薄弱的中等教育。为了加快非洲全民教育目标与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世界银行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政府对该地区的中等教育的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改革,在教育经费、教学质量、课程和学校权力下放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实现改革目标的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微  
2013年5月,美国布鲁金斯协会发表的研究报告《展望非洲》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非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非洲出现了埃塞俄比亚、加纳、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另一方面,非洲大陆固有的顽疾依然深重,例如,基础设施落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涛  宁彧  
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早期传播带有浓厚的经院特点,传播的力度与广度相对有限。穆拉比特运动、穆瓦希德运动以及"富拉尼圣战"为19世纪萨拉菲主义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手段日益多元化。其中,极端化的萨拉菲主义以"圣战"分子为传播载体渗透至撒哈拉及其周边地区,不仅冲击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苏菲主义为主流的宗教格局,而且在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体制的同时,消耗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红利。某些宣扬萨拉菲主义的极端组织在辖区内进行社会控制,灌输超越国界的"乌玛"与"哈里发国家"理念,对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已困难重重的民族国家建构构成了挑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佳宇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博士生教育以提升高校教师学历层次为主要目标,培养单位以精英大学为主。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学科均衡发展也随之受到关注。同时,博士生教育也面临着非应届生源持续增长拉低办学效益、学位类型和招生方式单一、经费不足、教育质量保障性差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单一等问题。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倡议下,我国可通过推进撒哈拉以南非洲来华博士留学生计划,加强对该地区博士生教育管理及师资培训援助等方式,参与该地区的博士生教育,促进中—撒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坤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国家的市场经济道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胡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Africa)亦称热带南部非洲,主要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区域。①在1989年前苏联解体以前,这一地区的许多国家在经济上主要依附于前苏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最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发表题为《来自非洲的好消息》的文章,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近年经济持续增长。文章指出,非洲33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1996年,20个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5%,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在过去30余年里,由于政策与实践上的忽视,中等教育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加速推进中等教育的发展现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该地区各国政府与国际捐赠组织正在携手制定中等教育复兴策略,以期使其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楼世洲  彭自力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的教师数量短缺且质量不高给普及基础教育的目标提出巨大挑战。为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该地区组织实施了一项为期十年针对小学教师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师资培训计划"(TTISSA),致力于提高该地区小学教师地位与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改革师资管理的行政体制,开发适切的教师教育政策,提升教师专业的质量标准并确保其专业发展的连贯性。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计划的总经费不足、组织效率低下、政策本土化程度低以及各国教师教育经费极度缺乏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基思  张璐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召开至今已有20多年,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有超过6,000万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小学教育。有些儿童虽然也上学,但由于出勤率低、学业不良,在某种程度上仍应该算作失学儿童(也即"隐性失学")。本文开发了一整套分析框架,来探索教育普及率和参与率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加纳、南非、印度和孟加拉四国的教育状况开展深入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熊青龙  郑欣  李凤娇  
官方发展援助的目标普遍聚焦于国际减贫,援助在减少收入贫困方面的最新表现值得关注。本文匹配出24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数据,对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援助在该地区的减贫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当期还是滞后期的援助,没有证据表明援助能够有效减少收入贫困;第二,贫困具有强烈的惯性效应;第三,通货膨胀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减贫十分不利。本文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援助不能减少收入贫困的原因是:援助规模相对有限、援助动机不完全聚焦于减贫、大量援助项目旨在提升穷人的福利水平而不是收入水平以及存在其他影响援助效果的负面因素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