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1)
- 2023(4322)
- 2022(3655)
- 2021(3553)
- 2020(3085)
- 2019(6742)
- 2018(7007)
- 2017(12344)
- 2016(7292)
- 2015(8333)
- 2014(8676)
- 2013(8120)
- 2012(7901)
- 2011(7092)
- 2010(7245)
- 2009(6798)
- 2008(6884)
- 2007(6564)
- 2006(5834)
- 2005(5273)
- 学科
- 济(22365)
- 经济(22321)
- 管理(18729)
- 业(14821)
- 企(12281)
- 企业(12281)
- 学(8910)
- 制(7578)
- 方法(7500)
- 农(7473)
- 中国(7453)
- 体(6543)
- 财(6261)
- 理论(6087)
- 数学(5764)
- 数学方法(5573)
- 贸(5094)
- 贸易(5089)
- 银(5039)
- 银行(5014)
- 教育(5006)
- 地方(4991)
- 易(4956)
- 融(4926)
- 金融(4919)
- 业经(4846)
- 行(4840)
- 农业(4301)
- 教学(4087)
- 体制(4029)
- 机构
- 大学(102194)
- 学院(102151)
- 研究(40468)
- 济(32599)
- 管理(31816)
- 经济(31523)
- 中国(30834)
- 科学(28385)
- 理学(26045)
- 理学院(25648)
- 农(25478)
- 管理学(24789)
- 管理学院(24616)
- 京(24224)
- 所(22955)
- 研究所(20878)
- 农业(20216)
- 业大(19137)
- 中心(18550)
- 江(18316)
- 财(16832)
- 省(15351)
- 北京(15346)
- 技术(15218)
- 范(14780)
- 院(14738)
- 师范(14504)
- 州(13921)
- 农业大学(12710)
- 室(12581)
- 基金
- 项目(65296)
- 科学(48418)
- 研究(44781)
- 基金(44075)
- 家(40953)
- 国家(40587)
- 科学基金(32207)
- 省(26829)
- 社会(24667)
- 社会科(22997)
- 社会科学(22992)
- 划(22881)
- 基金项目(22602)
- 自然(22162)
- 自然科(21624)
- 自然科学(21612)
- 自然科学基金(21185)
- 教育(21148)
- 编号(18988)
- 资助(18940)
- 成果(17117)
- 重点(15345)
- 课题(14410)
- 计划(13882)
- 发(13663)
- 科技(13274)
- 部(13214)
- 创(12813)
- 科研(12593)
- 创新(12041)
共检索到169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继光 周利娟 徐汉虹 杨晓云
在不同压力(22 MPa2、4 MPa2、6 MPa2、8 MPa)和不同温度(30℃、45℃、60℃)条件下,用CO2超临界流体对非洲山毛豆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提取物中鱼藤酮的含量最高是在30℃和24 MPa的条件下为7.41%;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的是在60℃和22 MPa的条件下,为4.49 mg。加入夹带剂后,提取物中鱼藤酮含量和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的均在60℃和22 MPa时,加入10%(V/M)乙酸乙酯作夹带剂,结果分别为7.96%和5.99 mg。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 非洲山毛豆 鱼藤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志
研究了影响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白芨组分的各种因素,获得了CO2流体萃取白芨组分的最佳工艺。以干粉减少量,萃取物质量和薄层层析(TLC)对萜类的检测作为萃取指标,以压力,温度,夹带剂种类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设计实验,研究超临界萃取的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的适宜萃取温度为55℃,压力为25 MPa,夹带剂为无水乙醇,多因素正交实验表明,萃取温度为55℃,压力为20 MPa,萃取时间为1.5 h,夹带剂乙醇用量为干粉的1.5倍(g/mL比值)为最佳萃取工艺流程,在该条件下的萃取率为0.7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王宪昌 王建军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 4个操作条件的试验探索 ,得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压力 32MPa、温度 4 0℃、物料粒度 30目 (即粒径约为 0 5mm)、萃取时间 3 5h .采用该工艺制取的核桃油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 ,也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对核桃油的要求 .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萃取 核桃油 萃取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益强 黄彪 陆则坚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番茄果实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携带剂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30 L.h-1,乙醇体积分数90%,萃取时间2 h.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番茄红素 携带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跃杰 贺稚非 李洪军
【目的】探讨超临界CO_2流体(SFE-CO_2)萃取兔肉腥味物质的条件,确定腥味物质的种类、组成和含量,为兔肉脱腥以及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对兔肉腥味物质进行萃取,以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定量加入内标物质2,4,6-三甲基吡啶(TMP),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兔肉腥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计算气味活度值(OAV),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和感官评价,确定兔肉腥味物质主体成分。【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萃取温度为40℃时,提取率最高达到97.91%,峰面积为1.58×10~9;当萃取时间为4 h时,提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江燕 武书彬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脱除稻草和毛竹的木质素,利用正交试验对脱木质素率与综纤维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评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了萃取液的组成,讨论了萃取液组成与萃取条件(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关系;利用透射电镜-能谱联用技术(TEM-EDXA)考察了萃取前后材料中木质素分布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和时间是影响稻草和毛竹脱木质素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时间越长,脱木质素程度越大,综纤维素含量越低。萃取液中主要含有来自纤维素结构的五元环、烷氧基醇和脂肪酸以及来自于H、G、S型木质素典型结构单元的降解产物。经CO2超临界萃取后,在160℃、16MPa、60mi...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文军 张泽庭 朱美文
该文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蛋黄粉中卵磷脂的工艺,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流量、蛋黄粉粒度、夹带剂与CO2流量比等因素对卵磷脂萃取产物的产量及纯度的影响,为今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卵磷脂,蛋黄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骏 周金池 徐芳 吕兆林
SFE-2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具有萃取样品量少,提取精度高等特点。本文以侧柏叶为实验材料,系统研究了该设备的实用技术。结果发现:当样品量较少且样品中萃取物含量很低时,回收方法对萃取物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低沸点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接收液中,高沸点化合物存在于管路回收液里,二者合并才是完整的提取液。为充分发挥该设备高效的萃取功能,实验同时探讨了如何解决该设备管路易堵的问题,并且建立了管路清洗的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仲利涛 刘元
以萃取率为指标,对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杉木心材精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精油提取法精油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压力为30 MPa、温度为40℃、萃取时间120 min、CO2流速为20 kg/h时,精油得率最高,为0.99%,比传统提取方法精油得率高0.20%。但从成本方面来考虑,在非特殊要求时,精油提取建议选择传统提取方法。
关键词:
杉木 精油 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工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继光 徐汉虹 周利娟 杨晓云 张庭英
用索氏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从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引种的非洲山毛豆紫花和白花品种叶片中的鱼藤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非洲山毛豆中鱼藤酮的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紫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8月份和11月份最高,为0.46%;5月份最低,为0.14%。白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10月份最高,为0.31%;6月份的含量很低,只有0.08%,而在4月份和5月份,白花品种叶片提取物中检测不到鱼藤酮。另外,比较了不同地区种植的非洲山毛豆品种中的鱼藤酮含量。
关键词:
非洲山毛豆 鱼藤酮 含量 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才 欧阳建文 成智涛 王辉宪 熊兴耀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具有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可以选择性提取天然香精油、色素、不饱和脂肪酸油脂、黄酮类化合物等不同功效成分,且功效成分破坏少、纯度高,能保持原有食品风味,所以SFE已成为一种新型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并得到迅速发展.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实验技术及其在果实功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与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SFE在果实综合利用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果实 功效成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华 包斌 陈山乔 沈晶晶 潘镜 陶宁萍 吴文惠
为优化罗非鱼头油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超临界CO2萃取罗非鱼头油的单因素水平,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罗非鱼头油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罗非鱼头油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罗非鱼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是压力36 MPa、温度41℃和时间3.1 h,超临界CO2流体技术优于蒸煮法、碱水解法和酶解法;罗非鱼头油的最大提取率是79.5%,其碘值、过氧化值和酸值分别是(5.36±0.15)mg/kg、(4.27±0.33)mmol/kg、(139.0±8.9)g/100g;罗非鱼头油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怡 陈鑫 林旭 郑宝东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籽精油,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柚籽精油得率的影响,进行最佳工艺优化;同时对柚籽精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6 L.h-1、萃取时间1 h,精油得率达33.90%。气象色谱分析表明,柚籽精油中饱和脂肪酸占32.11%、不饱和脂肪酸占66.65%.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柚籽 精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清 郑小严 黄红霞 李斌 陈镇方 陈绍军
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1.5 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流量20 kg.h-1,夹带剂添加量5 mL.g-1.验证试验表明,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证明该条件确为最佳提取条件.
关键词:
乌饭树叶 超临界萃取 总黄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欣新 李国民
对提取工艺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温度、CO2流量等因素对冬凌草甲素萃取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以25 M Pa为宜;萃取温度以55℃为宜;萃取的最佳时间范围为2.5~3 h;分离温度以40℃为宜;CO2流量在60 kg/h时为萃取的最高值,但有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