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0)
2023(2535)
2022(2143)
2021(2045)
2020(1588)
2019(3501)
2018(3234)
2017(6197)
2016(3341)
2015(3585)
2014(3353)
2013(3117)
2012(3038)
2011(2772)
2010(2733)
2009(2474)
2008(2464)
2007(2236)
2006(2048)
2005(1873)
作者
(8239)
(7155)
(6794)
(6621)
(4253)
(3277)
(3150)
(2618)
(2586)
(2465)
(2377)
(2319)
(2209)
(2201)
(2124)
(2106)
(2032)
(2019)
(1970)
(1951)
(1677)
(1666)
(1646)
(1640)
(1577)
(1538)
(1532)
(1506)
(1384)
(1375)
学科
(12740)
经济(12722)
管理(10686)
(10163)
(7261)
企业(7261)
(6431)
农业(4422)
(4364)
(4060)
中国(3340)
(3200)
业经(3136)
关系(2949)
方法(2850)
(2764)
贸易(2760)
(2684)
地方(2465)
工作(2315)
数学(2265)
(2242)
数学方法(2229)
体制(2196)
收入(2127)
(2083)
金融(2082)
(2073)
财务(2072)
财务管理(2068)
机构
学院(44117)
大学(42959)
(17862)
经济(17439)
管理(16883)
研究(16555)
理学(14396)
理学院(14269)
管理学(14068)
管理学院(13999)
中国(12217)
(8655)
科学(8521)
(8185)
(7980)
中心(7751)
(7618)
研究所(6856)
(6584)
财经(6329)
(6124)
(6119)
师范(6091)
农业(6068)
业大(5919)
(5785)
(5422)
北京(5308)
研究中心(5012)
经济学(4957)
基金
项目(30133)
研究(24665)
科学(24005)
基金(21634)
(18833)
国家(18632)
社会(16165)
科学基金(15706)
社会科(15204)
社会科学(15200)
(11487)
教育(11388)
基金项目(11226)
编号(10712)
(9716)
成果(9291)
自然(8756)
自然科(8519)
自然科学(8516)
自然科学基金(8375)
资助(8031)
课题(7443)
(7208)
(7058)
重点(7023)
国家社会(6875)
(6841)
(6460)
(6406)
教育部(6226)
期刊
(22944)
经济(22944)
研究(12338)
中国(9898)
(9414)
教育(6497)
农业(6375)
科学(6069)
管理(5978)
(5795)
学报(5745)
大学(4897)
(4811)
金融(4811)
学学(4626)
业经(4344)
技术(3663)
国际(3232)
世界(3099)
经济研究(2988)
财经(2972)
问题(2914)
(2814)
论坛(2814)
(2796)
(2791)
(2759)
社会(2636)
(2574)
职业(2472)
共检索到67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春  
自冷战结束以来,尽管非洲的安全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其安全环境仍相当恶劣。目前,非洲安全治理面临重大困难并受困于三个错配:一是目标与手段的错配,非洲安全挑战正从以结构性暴力为主转向以非结构性暴力为主,但非洲安全治理仍延用传统的军事逻辑;二是意愿与能力的错配,非洲对所有权的强调与其资源匮乏的矛盾可能因"非洲崛起"而加剧,而传统的权势逻辑和机制能力不足仍在延续;三是当地需求与外部支持的错配,发达国家仍强势主导对非安全事务,新兴大国介入力度和渠道均存在明显不足。中国承诺更大程度地帮助非洲改善安全治理,需要在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近年来,非洲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科研观念开始转型,非洲区域组织、政府和大学纷纷出台加强大学科研的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建立系统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及多种协同创新平台,提高科研信息化水平。但目前大多数非洲大学在科研管理能力建设、科研地位、科研条件及科研实效等方面面临困境。中非大学科研合作应该明确合作的目标和重点领域,致力于发掘现有平台潜力,拓展非洲本土新平台,参与非洲大学科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合作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小曙  
全球化尤其是中非深度合作,拉进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中非已成为命运共同体。深化中非资源尤其是能源合作研究不仅是非洲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愿景框架下,随着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非洲地理与资源研究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需求。非洲研究涉及地理、资源、环境、制度和农业技术等各个领域,而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注焦点,也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由南京大学黄贤金、甄峰领衔主编的《中非资源开发与中非能源合作安全研究》丛书,是近几年来在非洲地理与资源研究领域的一项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向荣  
安全困境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常被用来分析围绕朝鲜半岛问题的安全困局。但是,安全困境的定义非常严格,适应的场景有限。"无政府状态""双方均无恶性意图""包括进攻能力在内的权力累积"等是安全困境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双方均无恶性意图"这一点经常被模糊或忽视,导致安全困境概念被滥用。朝鲜半岛主要力量之间的博弈,包括朝韩、朝美等,很难用安全困境来解释。韩中、韩俄之间围绕萨德的博弈属于安全困境,但在萨德问题上韩国只是配角,作为主角的美国有蓄意破坏地区战略平衡、置中俄于不安全境地的主观意图,因此美俄、美中之间围绕萨德问题的博弈不属于安全困境。如果不从军备竞赛和敌意螺旋的角度,而是从"安全困境"的角度来解释当前朝鲜半岛安全困局的话,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富堂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消费者福祉的重要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从食品供应链的纵向联系和食品生产企业的横向竞争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食品产成品生产企业利益博弈的结果。在目前社会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政府对不安全食品生产者施以较轻的惩罚不足以改变食品生产企业博弈的均衡,然而较重的惩罚又具有不可信性,这使得政府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困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利益的非独立性,明确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内外约束,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亨明   尹小贝   傅之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提升粮食产能以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我国耕地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耕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耕地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耕地“非粮化”现象普遍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树立新型耕地保护观、强化耕地科技支撑、提升耕地抗灾能力、提高耕地种粮效益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增强耕地生产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浩   胡晓艺  
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及预测能力,为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开辟了新途径。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收集、深度分析及精准应对等机制显著提升了城市安全水平,而人工智能功能的自动化与失控风险、自主性与技术依赖性等内在矛盾催生了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的安全悖论,这种安全悖论进而引发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监管与法律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城市安全风险治理陷入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治理困境。通过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治理困境,确保人工智能在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构建更加安全、智能、和谐的城市生活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婷婷  
欧盟由于自身能源匮乏,对俄罗斯的能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俄乌、俄白之间几次"斗气"或"斗油"让欧盟国家感到不安,急于摆脱其能源供应安全严重受制于俄罗斯的局面。为此,欧盟积极展开能源外交,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的实施,以此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欧盟的上述举措这让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感到不安全,也加快了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步伐。欧俄之间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将使彼此之间缺少能源安全感,能源安全困境由此产生。但是,俄欧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仍将持续。俄欧之间只有加强互信,努力消除错误认知,建立更为有效的能源合作制度和机制,才能摆脱能源安全困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庠  张喜才  吴睿  
我国现阶段的饲料安全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饲料安全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市场困境,也就是现代饲料企业与小农散养广泛存在所引起的“囚徒困境”、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困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雪冬  
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5月访问非洲时提出了推进中国与非洲面向未来的六大合作工程,从中国的产业转移需要、非洲国家的资源与发展需求以及双方既有的合作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看,产业合作应作为六大工程的核心。文章以东非国家乌干达为例,分析了中非产业合作的潜力及面临的困境。文章认为,产业合作是中非双方的共同需要,且双方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并为进一步合作做好了政策与制度准备。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产业合作的负面因素,其中既有中方因素,也有非洲本土的因素,应该引起双方的重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贵现  朱月季  周德翼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非农业技术合作成效不佳的根源在于非洲国家的政治和实施的农业政策。非洲国家农民的技术接受能力低,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的长期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实现可持续性是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必要任务。农产品销售是中国在非洲农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瓶颈。受制于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的效果和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的困境,中非农产品贸易在双方贸易关系中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不过中非农业合作对于加强中非传统友谊,带动农业企业和其他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未来中非农业合作的潜力巨大,中非农业合作还需要不断进行下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昕  王可山  
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民合作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共享组织优势与合作收益上具有制度优势,使其在应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内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缺陷上具有效率。目前,从生产和消费双方来看都对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再变迁提出了要求。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之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是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一条现实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锐  凌胜利  
能源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是能源的供应与需求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结构、社会稳定乃至个人发展。能源安全主要涉及供应安全、运输安全、价格安全、结构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等六个方面。基于对能源安全的综合理解,显然不能对中俄能源合作只做能源进出口的狭隘理解。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俄两国能源安全合作,就必须摆脱角色差异、定位模糊、阶段变更的困境,同时解决好价格机制、技术合作、资源互补和地区建设等现时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佳利  
在全球粮食安全合作治理机制失灵、赤字不断累积及治理权力下沉的背景下,区域合作逐渐补位,为改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开辟了重要路径。本文聚焦澜湄合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澜湄粮食安全治理的基础和条件,详细分析了澜湄国家参与区域粮食安全治理的主体动因,力图多维度展现澜湄粮食安全治理对域内国家乃至全球粮食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澜湄国家推进区域粮食安全治理的主体动因在于成员国对粮食安全重视度的提升、强化在全球粮食体系中话语权的需求及优化澜湄国家自身国际形象的必要性。然而,澜湄粮食安全治理也面临着成员国利益诉求差异化、域外大国深度介入、治理风险性因素陡增等复合性困境。未来,中国应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健全区域粮食安全治理机制,营造更加有利于粮食安全合作的区域政治环境,加强在气候变化、灾害防范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粮食安全合作,推动构建澜湄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