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2)
- 2023(6925)
- 2022(5914)
- 2021(5460)
- 2020(4624)
- 2019(10145)
- 2018(9806)
- 2017(18947)
- 2016(10556)
- 2015(11482)
- 2014(11221)
- 2013(11147)
- 2012(10298)
- 2011(8843)
- 2010(8897)
- 2009(8326)
- 2008(8695)
- 2007(7706)
- 2006(6881)
- 2005(6247)
- 学科
- 济(40942)
- 经济(40882)
- 管理(36439)
- 业(35793)
- 企(29342)
- 企业(29342)
- 财(18718)
- 方法(16274)
- 数学(14311)
- 数学方法(14130)
- 务(14110)
- 财务(14097)
- 财务管理(14060)
- 企业财务(13450)
- 农(13068)
- 中国(10577)
- 贸(9375)
- 贸易(9369)
- 制(9281)
- 业经(9213)
- 易(9121)
- 农业(9001)
- 学(8054)
- 地方(7365)
- 银(7274)
- 银行(7243)
- 环境(6960)
- 体(6885)
- 技术(6668)
- 行(6568)
- 机构
- 学院(148356)
- 大学(147060)
- 济(60762)
- 经济(59476)
- 管理(56374)
- 研究(51080)
- 理学(48489)
- 理学院(47988)
- 管理学(47200)
- 管理学院(46971)
- 中国(40668)
- 科学(32302)
- 农(32153)
- 财(31040)
- 京(30645)
- 所(27462)
- 业大(25615)
- 农业(25254)
- 研究所(24635)
- 财经(23667)
- 中心(23634)
- 江(22623)
- 经(21404)
- 北京(19376)
- 州(18048)
- 院(17849)
- 经济学(17759)
- 省(17460)
- 财经大学(17413)
- 范(17403)
- 基金
- 项目(98122)
- 科学(76349)
- 基金(71847)
- 研究(66743)
- 家(64837)
- 国家(64277)
- 科学基金(54189)
- 社会(43227)
- 社会科(41034)
- 社会科学(41017)
- 基金项目(38630)
- 省(38451)
- 自然(36858)
- 自然科(36010)
- 自然科学(35996)
- 自然科学基金(35380)
- 划(32554)
- 教育(30007)
- 资助(29129)
- 编号(25916)
- 重点(22284)
- 部(21296)
- 发(20598)
- 创(20556)
- 成果(20362)
- 科研(19433)
- 创新(19266)
- 计划(19156)
- 业(18240)
- 国家社会(17924)
共检索到224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旻辉
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是许多非洲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瓶颈。长期以来,西方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将债务可持续管理作为输出西方价值观,加强对非洲国家控制,显示其"国际道义"的政策工具。近年来,随着西方的实力和制度光环在金融、债务危机重创下趋于褪色,中国以发展为导向的对非发展融资日益受到广大非洲国家欢迎。债务可持续性管理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
中非合作 非洲国家 债务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非洲债务可持续性的广泛关注。在中非经贸关系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部分研究错误地认为中国海外贷款是非洲陷入“债务陷阱”的外部因素。本文通过全面分析现有数据和资料,力图勾勒出中国对非洲贷款的完整图景,并讨论中国对非洲债务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发现:贷款规模方面,近年来中国对非洲贷款增长较快,中国成为非洲的重要债权人之一;债务比例方面,中国贷款规模仍低于商业债权人和多边债权机构,且集中于少数国家,对大多数债务困境国家的影响较小;对债务国的影响方面,中国贷款有效缓解非洲国家的融资困境,为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债务处置方面,债务重组是中国贷款机构的主要债务救济措施,债务减免仅限于援助性贷款,并未发现大规模债务减免或资产扣押案例。与此同时,中国在债务可持续性框架、贷款优惠政策、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仍与国际多边贷款机构存在差异。随着更多中国贷款进入偿还期,推进中国贷款机构的协调与标准一致性、加强与国际多边机构的合作、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于应对国际社会关切、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非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玉渊
从“重债穷国倡议”到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国际债务救助已成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对非合作的重要议程。作为非洲重要的国际发展合作伙伴,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对非洲国家进行免债、缓债、债务重组或新融资支持,在缓解非洲国家流动性紧张、支持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债务救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对非债务救助也面临非洲债务形势复杂化、债务救助合作政治化、国际债务治理体系亟待转型升级等现实挑战。中国应优先提升对海外融资和债务的管理能力,妥善应对短期对非债务救助压力,积极应对非洲中长期债务风险带来的挑战,创新国际融资和债务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加强国际协调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债务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安
现实经济中存在公共债务具有可持续性时却发生政府违约的现象,本文在政府未来收支波动具有不确定性的假设下,建立一个政府与投资者的重复博弈模型以分析这一现象,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政府违约风险,在政府未来基本盈余不确定的条件下,理性投资者愿意持有的公共债务水平远低于可持续的公共债务水平,两者的差异取决于政府对未来基本盈余的控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函葳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公共债务和物质资本的三部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对私人和公共资本积累、财政赤字以及公共债务可持续的联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证明有更高资本存量的经济体具有更高的公共债务可持续门槛值。基于167个国家(或地区)(包括31个发达国家和136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9年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二次型和门槛模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组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分别按投资率和加速数从低到高分组测算公共债务可持续门槛值,验证了门槛值随着资本存量的扩大而提高的结论。研究启示,公共债务可持续评估应超越简单的比率警戒线设定,应遵循公共债务筹资—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潜力提升—偿债能力提高的内在逻辑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同时提示政府遵循公共财政"黄金法则"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事件】2018年10月15日,意大利政府正式向欧盟提交2019年预算案,违反此前承诺与欧盟规定,将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提高至2.4%。欧盟"史无前例"地两度驳回意大利预算案,并考虑启动"超额赤字程序",双方持续僵持不下。尽管意大利考虑降低财政赤字目标,但欧洲债务与发展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联盛
欧洲债务问题从冰岛危机开始,已经经历了大概三个阶段,即外向型、外来型和传统型三个不同层面的债务问题。收支结构失衡这一传统型债务问题在欧洲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欧洲债务问题可能进一步深化,涉及更多的国家,但是引发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可能性较小。欧洲债务问题短期内可能难以演化为崩溃式的主权债务危机,但欧洲债务问题将深刻影响金融市场、市场预期、欧盟发展和经济复苏,将是未来金融稳定性、全球经济复苏和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不确定性。欧洲债务问题的爆发具有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性冲击,更有欧盟及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财政货币政策二元结构、财政纪律松散以及欧盟一体化制度缺陷等根本问题。欧盟需要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
关键词:
欧洲债务 演进 影响 原因 启示 中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馨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后,全球经济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回升。但自去年年底以来,在冰岛和乌克兰等国的主权债务评级遭降级之后,包括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及西班牙在内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妍斌 王辰 Oliver Adler Giles Keating Daniel Davies Christine Schmid William Porter Oliver Adler Vaérie Plagnol Giovanni Zanni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特别是雷曼破产后,各国政府推出了许多政策措施,目的在于重建市场信心,最明显的途径是向系统重要银行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担保。但当银行负债不得不成为政府的或有负债时,就会彻底改变市场对政府自身信用的评价。在希腊等体质较弱的欧洲外围国家,会把政府和银行一道带入恶性循环。不过,欧元的结构比通常理解的更为坚固,脱离欧元是一种代价昂贵的违约方式,相信这是最不可能发生的;相比之下,政府债务重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因而更可能被采用。
关键词:
国际金融 主权债务 金融危机 银行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鹏
随着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非洲逐渐被石油消费大国所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加上各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崛起的石油工业,更被看做是拥有巨大潜力的黄金地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鹏
随着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非洲逐渐受到石油消费大国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加上各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不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书华
本文首次结合债务可持续性与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两方面来研究政府债务适度规模。在债务可持续性方面,从财政对债务反应角度出发建立债务上限模型,基于时序回归测算中国历年可持续负债率上限,处于53.8%-70.3%之间。在债务对经济影响方面,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门槛效应,转折点约为33.3%,处于可持续范围。并发现债务通过影响总资本形成来影响经济增长渠道显著。根据本文研究,政府应释放储蓄扩大债务空间,增加债务投资来提升债务转折点。还应逐渐降低当前负债率,优化债务相对规模以达到最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我国与非洲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需要在既有经济合作基础上加大与非洲的经济金融合作力度,尤其是提升对非直接投资水平前几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稳、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非洲国家遭遇了一定的经济困难,外部资金流入减少,个别国家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经济下降。虽然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底子薄,但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应充裕,发展热情高,发展潜力大,该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较高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涂志明 张凯
随着国际政治中"地区"的崛起,中国与"地区"的互动日益呈现机制化的趋势。其中,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便是"中国—地区"互动的具体体现。中非首次现代意义上的接触和互动始于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但真正制度化的跨区域整体合作则是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之后。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以中非合作论坛为核心的多边机制、中国与非盟的互动以及中国与非洲次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以及"中国因素"的导入对非洲地区主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展望未来,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应优先关注中非发展合作,积极引导
关键词:
中非 跨区域 整体合作 非洲地区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