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6)
- 2023(9338)
- 2022(7661)
- 2021(6803)
- 2020(5649)
- 2019(12406)
- 2018(11793)
- 2017(22240)
- 2016(12074)
- 2015(13136)
- 2014(12914)
- 2013(12932)
- 2012(12352)
- 2011(11349)
- 2010(11444)
- 2009(10634)
- 2008(10304)
- 2007(9182)
- 2006(8387)
- 2005(7422)
- 学科
- 济(73170)
- 经济(73100)
- 管理(32346)
- 业(29819)
- 方法(25610)
- 数学(22877)
- 数学方法(22720)
- 企(21680)
- 企业(21680)
- 学(17790)
- 地方(16956)
- 农(15370)
- 中国(15022)
- 财(14759)
- 业经(12821)
- 地方经济(12277)
- 农业(11354)
- 贸(10064)
- 贸易(10060)
- 环境(9957)
- 易(9690)
- 收入(9507)
- 制(9292)
- 融(8765)
- 金融(8764)
- 银(8123)
- 银行(8074)
- 产业(8062)
- 和(7891)
- 经济学(7806)
- 机构
- 大学(191897)
- 学院(188901)
- 济(88866)
- 经济(87488)
- 研究(71350)
- 管理(67902)
- 理学(59299)
- 理学院(58541)
- 管理学(57498)
- 管理学院(57168)
- 中国(50664)
- 科学(45105)
- 京(39147)
- 农(38870)
- 所(37669)
- 财(37112)
- 研究所(34835)
- 业大(31592)
- 农业(30933)
- 财经(30375)
- 中心(30091)
- 经济学(29772)
- 经(27691)
- 江(27529)
- 经济学院(26739)
- 院(24618)
- 范(24615)
- 师范(24246)
- 北京(24160)
- 科学院(22638)
- 基金
- 项目(128770)
- 科学(100969)
- 基金(96190)
- 家(87124)
- 国家(86439)
- 研究(86114)
- 科学基金(72283)
- 社会(59419)
- 社会科(56381)
- 社会科学(56365)
- 基金项目(50779)
- 省(48884)
- 自然(46976)
- 自然科(45897)
- 自然科学(45876)
- 自然科学基金(45080)
- 划(41781)
- 资助(38643)
- 教育(38247)
- 编号(30773)
- 重点(29612)
- 发(28548)
- 部(28262)
- 创(26283)
- 国家社会(26250)
- 科研(24984)
- 计划(24964)
- 创新(24805)
- 成果(24400)
- 教育部(23905)
共检索到27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生活中 ,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与蔓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测算了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 ,并对体制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机理给出经济学诠释。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 ,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全国 (及城乡 )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制度缺陷”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非法非正常收入 收入差别 制度缺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云波
在农村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农业的比重则逐渐缩小。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产值转换的速度远远快于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二元反差随之形成并逐渐扩大。计量分析表明,从1978-2001年,以二元反差指数衡量的二元经济转换对拉大农村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农户所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差异也是增大农村收入差别的重要因素;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收入差别的扩大也产生了“阶梯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二元经济 收入差别 基尼系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周云波
人口特征是影响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考察了文化、年龄及性别与收入及分配差别的关系。首先以回归法和列表法考察了这些特征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然后以泰尔指数测度了这些人口特征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这些特征是制约居民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收入分配差别及其变动的重要变量。这些影响是正常且适当的。唯有年龄与居民收入的关系需要调整:应当加大征收中年段居民的社会保障费,充实社会养老金。
关键词:
人口特征 收入差别 文化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迪 吕康银 朱金霞
文章通过统计数据验证了我国行业收入的绝对差距逐渐扩大,相对差距持续高位的现实,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论证了行业收入差距的产生与发展机理。首先,垄断企业的高利润获得机制决定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决策主体地位;其次,行业市场分割与拥挤效应再现了垄断行业高利润与低就业的利己目标与社会效应的矛盾;最后,垄断行业存在的大量的隐性工资收入,即福利津贴等准固定劳动力成本,更加放大了行业收入的差距状况,使得民众感受的行业收入差距大于数据中的体现。这部分隐藏的非公平的社会感知,是政府决策者在缓解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宗胜 马草原
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变动过程中的"阶梯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劳动差别决定着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基本走向,同时市场化体制改革措施的逐次推进,通过"制度诱发型"效率增进与收入差别的相互反馈效应在短期内会放大收入差别,然后政策的效果出现衰减,又引发了再一轮的改革,从而导致了收入差别扩大路径上的"阶梯型"特征。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和前提。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制度变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收入差别效应及程度,防止单纯追求效率的增进而造成收入差别的拉大,有效而恰当的改革措施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率与收入差别的均衡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少国
1985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在波动中呈扩大趋势,成为我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主体及其扩大的主因。1985—2004年,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贡献平均达到56%,而且1999年以来,更是达到了60%以上,其变动对居民总收入差别变动的贡献平均达到83%,因此,缩小我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别 居民总收入差别 基尼系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少国
1985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在波动中呈扩大趋势,成为我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主体及其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1985-2004年,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贡献平均达到56%,其变动对居民总收入差别变动的贡献平均达到85%,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别成为缩小我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别 居民总收入差别 基尼系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少国
1985年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呈扩大趋势。产生这一扩大趋势的原因既有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合理扩大,也有政府的城市偏向政策等因素造成的不合理扩大。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反映二元对比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来测度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合理程度。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 二元对比系数 合理差别程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白鹏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其差别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林白鹏研究消费理论的主要目的,首先是阐明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同一性,即消费与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消费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从消费入手把握国民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予龙 谷树忠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 ,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或不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状态。资源安全研究是一项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资源科学研究新领域。文中扼要地论述了国内外资源安全研究的特征及热点问题 ;同时参照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资源安全机理的PSR概念模型 ;还以石油供求安全调控过程为例 ,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 ;最终归纳提出了资源安全研究领域尚须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点问题。
关键词:
资源 资源安全 机理 经济学解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文建龙 肖泽群
居民拥有一定面积的住房或能够住得起房子,是居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利益因素驱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合谋,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房的大量开发,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开发则较少,这不仅损害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要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打破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合谋,就需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强化政府在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开发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城市低收入群体 住房权利贫困 经济学解释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玉国华 宫雅慧
摘要: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阐释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利用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金融结构能否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最优化,关键在于金融结构是否与该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且金融制度是否根据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形成有效安排,当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契合时,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收入均等化。(2)单纯考虑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金融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金融结构每提高1个标准单位,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将分别提升0.09%、0.58%。(3)进一步探析“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收入分配的交互效应时,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收入不平等。(4)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优边际效应区间,结果显示,伴随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跃迁,当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将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最后讨论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嵌入式演进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康健
本文构建了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两期交叠模型,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葫芦型"分布特征的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在二元经济制度条件下,处于低收入主众数组的农村居民受到人力资本成本溢价和户籍制度引发的劳动力转移壁垒成本的影响,面临比城镇居民更为严格的收入积累机制、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门槛和中产阶层"陷阱"阈值,给其上升为中等收入群体造成了障碍;而处于中等收入次众数组的城镇居民,面临以上几个方面的约束更小,从而能够更快地晋升为中等收入群体。由此,主、次众数组在发展中逐步脱离,必然形成颇具中国特色的"葫芦型"分配格局。相对于"金字塔型"而言,"葫芦型"是一个进步,葫芦型的次众组可能是未来形成橄榄型的基本部分,但是目前距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较远,并且中长期停滞于葫芦型也不利于后者的形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胜文 欧阳国文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差别程度的认识中包含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近期中国居民的收入差别程度基本适当;另一种观点则坚持认为我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上述两种观点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偏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