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8)
- 2023(11823)
- 2022(9586)
- 2021(8321)
- 2020(6869)
- 2019(15764)
- 2018(15766)
- 2017(30390)
- 2016(16833)
- 2015(19462)
- 2014(19994)
- 2013(19850)
- 2012(18670)
- 2011(17002)
- 2010(17248)
- 2009(16256)
- 2008(16540)
- 2007(15281)
- 2006(13252)
- 2005(12295)
- 学科
- 济(73204)
- 经济(73103)
- 管理(54104)
- 业(49154)
- 企(41148)
- 企业(41148)
- 方法(32261)
- 数学(28361)
- 数学方法(28098)
- 财(22741)
- 业经(19747)
- 农(19526)
- 制(18931)
- 中国(18466)
- 贸(14734)
- 贸易(14727)
- 易(14353)
- 务(14208)
- 财务(14171)
- 财务管理(14123)
- 银(13958)
- 银行(13930)
- 学(13397)
- 企业财务(13327)
- 行(13240)
- 融(13034)
- 金融(13030)
- 农业(12407)
- 地方(12271)
- 体(12263)
- 机构
- 大学(253945)
- 学院(253349)
- 济(105713)
- 经济(103291)
- 管理(94133)
- 研究(83402)
- 理学(79621)
- 理学院(78749)
- 管理学(77446)
- 管理学院(76956)
- 中国(66845)
- 财(53969)
- 京(53093)
- 科学(49230)
- 所(42770)
- 农(41645)
- 财经(41601)
- 江(40720)
- 中心(39872)
- 研究所(37969)
- 经(37429)
- 业大(35839)
- 经济学(33676)
- 北京(33570)
- 农业(32621)
- 州(32355)
- 范(31731)
- 师范(31392)
- 财经大学(30644)
- 经济学院(30599)
- 基金
- 项目(159130)
- 科学(123960)
- 研究(118581)
- 基金(114249)
- 家(98348)
- 国家(97516)
- 科学基金(83163)
- 社会(74708)
- 社会科(70832)
- 社会科学(70811)
- 省(62459)
- 基金项目(59677)
- 教育(55121)
- 划(51884)
- 自然(51703)
- 自然科(50443)
- 自然科学(50424)
- 编号(49704)
- 自然科学基金(49538)
- 资助(47133)
- 成果(41808)
- 重点(35846)
- 部(35688)
- 课题(34218)
- 制(33776)
- 发(33568)
- 创(33077)
- 国家社会(31129)
- 创新(31045)
- 性(30907)
共检索到38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郝鹏鹏 王彦博 杨璇
当前数字货币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法定数字货币已进入深度探索阶段,非法定数字货币则更大程度上扮演着"投资品"的角色。针对非法定数字货币,从货币二像性的视角能够论述其并非泡沫,其合理性源于基于信用的价值产生机制。同时,非法定数字货币的信用价值来源于交易,并由该币种所覆盖的用户网络和所产生的交易量决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非法定数字货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志杰 李一丁 李付雷
本文回顾了数字货币的起源,分析了非法定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特点,并展望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2017年3月10日"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技术会产生不容易预测到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此前,中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分布式 比特币 区块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俊
应尽快着手专门立法,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适用性问题,同时研究完善相关监管框架体系,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监管的主体和责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智能卡、移动支付、数字现金为代表的新型支付工具层出不穷,它们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的面貌,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近年来,数字货币作为新型支付方式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较快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皓原 杨祖艳
本文以比特币等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竞争性发行为出发点,在拉各斯-怀特模型框架内,讨论了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仅存在非法定数字货币形成均衡的可能性。分析认为非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形成价格稳定的静态均衡和价格不稳定的动态均衡。并指出,尽管发行总额限定,竞争发行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作为信用货币,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自我实现性质,依靠该类货币发行机制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竞争发行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稳步推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劲屹
现有跨境支付主要采用代理行模式,存在成本高、耗时长和透明度低等弱点。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兴起,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技术运用于跨境支付,各参与方可直接点对点交易,将会给该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当前,不少国家就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展开联合实验,在技术框架上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实现途径,提出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原油结算、先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提高平台抗风险能力、各央行实施共同治理等一系列框架设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珏琰
本文从法定数字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素入手,分析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背景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央银行会计财务工作的影响。一是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后续计量对相关账户和会计科目、央行资产负债表列报、会计基本制度的影响;二是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交易对财务资金风险防范的影响;三是其对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财务成本的影响;四是其对相关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适应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数字货币 会计财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炳
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加密数字货币以密码学原理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具有交易效率高、数据难以篡改等优势。但其去中心化架构难以与传统货币发行支付系统匹配,推广成本巨大。并且,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大幅波动、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等问题。综合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私人加密数字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研究中所提出三类不同开放程度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方案。由中央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联盟,共同建立数字货币发行网络,由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提供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兑换的发行模式。此外,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关乎整个货币发行、支付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关键词:
区块链 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属性 发行模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胡思慧 柳青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现代货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支付工具的发展抢先一步回应,替代传统货币部分功能。私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新型数字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借鉴,但应考虑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交易性能以及不同共识算法产生的资源成本。不同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模式主要对两个问题产生不同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地位,二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私人数字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近年来,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我们见证一种新型货币——数字货币的诞生。像纸币的演变一样,电子支付方式的革新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并带来全新的经济互动。理论界对于加密货币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主要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加密数字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正鑫 赵岳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美欧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监管当局在数字货币发展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有的甚至着手设计本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相对于电子化支付主要基于传统的电子支付工具,货币数字化是基于最新信息技术的一种虚拟货币。目前货币数字化多由非金融机构发行,且在虚拟世界中流通,国际上对此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称呼。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称此种货币为"虚拟货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景欣
智能合约可以重构信用机制,优化法定数字货币的职能。央行可借助智能合约巩固货币的国家信用,重新配置与中介机构、社会公众的权义关系。央行将设立货币发行、流通等前瞻条件,构建货币政策、发行管理与支付监管等智能合约,提升央行监管与调控的效率。货币智能合约存在技术应用、货币及信用衍生、个人隐私保护等风险,将影响法定数字货币的中心化规制及其信用共识。因此,为维护国家信用的共识,应实施货币契约之治,采取嵌入式监管和自治式监管,实现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融合,防治技术与金融融合风险,协调规制与隐私保护,提升法定数字货币治理能力。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智能合约 构造 规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聂琳峰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开始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以互联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动力、以数据信息为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集成融合,重构了经济发展业态模式。根据2021年2月公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对GDP贡献率接近七成。这场“数字革命”引发了“经济革命”,也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法律革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前
如何实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核心命题。理论分析表明,在支付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为银行间支付清算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优化零售端传统法定货币的支付功能;若与其他更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央行数字货币还有助于社会节本增效。在货币政策方面,基于合理的机制设计,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中性",而且可成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金融稳定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银行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的摩擦和成本,避免"狭义银行"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我国银行系统和金融结构的冲击可控,长期看有助于提高经济产出,与稳态时的经济产出相比,可提升经济增速0.01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效应正面。实证结果还证实,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创造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 DS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