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4)
2023(7370)
2022(5636)
2021(5243)
2020(4071)
2019(9207)
2018(9293)
2017(15826)
2016(9889)
2015(11171)
2014(11437)
2013(9930)
2012(8992)
2011(8136)
2010(8428)
2009(7332)
2008(7042)
2007(6523)
2006(6116)
2005(5796)
作者
(25385)
(21111)
(20892)
(20144)
(13681)
(10176)
(9649)
(8384)
(8078)
(7559)
(7220)
(7140)
(6995)
(6827)
(6672)
(6615)
(6457)
(6310)
(6307)
(6081)
(5550)
(5344)
(5176)
(5013)
(4903)
(4851)
(4763)
(4753)
(4307)
(4304)
学科
(31641)
经济(31595)
(20664)
教育(19627)
中国(17929)
管理(17423)
(14119)
(13694)
企业(13694)
农业(9545)
(9120)
方法(8671)
理论(8569)
(8359)
业经(8013)
发展(7602)
(7480)
地方(7309)
数学(7180)
数学方法(7057)
(6834)
教学(6509)
(5720)
(5575)
技术(5423)
(5013)
金融(5011)
(4757)
银行(4737)
产业(4637)
机构
大学(128952)
学院(124208)
研究(50814)
(44213)
经济(43100)
管理(37668)
理学(31904)
理学院(31396)
中国(30898)
管理学(30590)
管理学院(30328)
科学(29864)
教育(29127)
(28666)
(27758)
师范(27528)
(25671)
研究所(23509)
师范大学(22659)
(22388)
中心(21364)
(21345)
(20083)
北京(18785)
(18193)
技术(17780)
业大(17352)
农业(17228)
(16422)
财经(15698)
基金
项目(80896)
研究(66263)
科学(64652)
基金(54971)
(48651)
国家(47704)
社会(40447)
科学基金(38965)
教育(37882)
社会科(37807)
社会科学(37794)
(32957)
(29743)
编号(29132)
基金项目(27539)
成果(26952)
课题(23680)
自然(22320)
自然科(21804)
自然科学(21795)
资助(21628)
自然科学基金(21413)
重点(20207)
(20005)
(19444)
(19439)
规划(18047)
(18025)
教育部(17103)
项目编号(16918)
期刊
(52338)
经济(52338)
教育(48545)
研究(48140)
中国(36843)
(22444)
学报(20633)
科学(18186)
大学(16815)
农业(15264)
(15104)
学学(14179)
管理(14059)
技术(13789)
职业(12112)
(9725)
金融(9725)
业经(8599)
(8156)
经济研究(8112)
财经(7989)
技术教育(7940)
职业技术(7940)
职业技术教育(7940)
(7760)
论坛(7760)
(7059)
问题(7040)
(6648)
(6604)
共检索到204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谭约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安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李荣安一、引言1996年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①(以下简称《九六指引》)可以说是面向香港回归祖国而编写的,正如指引的序言所说:正当香港为1997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作准备及迎向二十一世纪的种种挑战之际...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婵娟  廖宇飞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障,也是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稳定的灵魂所在。香港出现的社会乱象和政治困局实际指向的是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和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双重缺失,其中有历史文化原因,也与香港地区自身教育制度有关。在"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深入实施的社会背景下,需重新审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并建构明晰的国家认同教育,以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显光  
香港的统计教育①郭显光ABSTRACTIn1997anationalwidemeetingwasheldfocusingonthedevelopmentofstatisticseducationincoleges.Basedonthereportof...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多萝西·罗森贝格  徐宝侠  
直到最近,西方的研究一直强调东德没有理由单独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上的同根比东西德之间任何社会结构性差别都重要。随着政治统一的完成和全德选举的进行,德国的生活仍然没有进入令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琼  
文章以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清初入华意大利籍传教士叶尊孝《字汇拉定略解》一书最末所抄录的《广东书版书目》和《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为中心,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明清天主教相关文献和书目,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粤刻印书籍情况略作考述,以补充和加深对这一时期广东出版史的认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作为政治信任研究的主导路径,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皆因未能把握回归后香港政治的特殊语境而遮蔽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对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2001、2007、2012年的三波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本土意识崛起和对内地民众排斥倾向加剧的"弱国家认同"、不断强化的"程序型民主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香港民主状况的负面评价,既直接削弱了受访者的政治信任,又通过调节与修正受访者对经济社会治理状况和政府质量的主观评价进一步降低了政治信任水平。而纳入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回归后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咏红  
香港的成人教育王咏红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的明珠”。笔者不久前随团对香港成人教育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颇有感触。我认为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来自于对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培养了大批训练有素的建设人才,才给香港经济腾飞插上了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香港《学校环境教育指引》祝怀新在香港,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知识早已被纳入中小学一些科目的教学大纲中,但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在促进学校环境教育方面却一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1988年,香港教育署宣布在学校课程中引入诸如“香港的污染问题”等论题,标志着香港政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杰里米·诺克斯  肖俊洪  
本文从后人类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批判性视角剖析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现象。文章首先简要概述慕课运动,然后阐述后人类主义的理论框架以及这个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的交集。文章接着从三个方面对慕课进行剖析,即慕课平台、慕课教学法和数据收集。在慕课平台一节,文章简要陈述围绕慕课的主流话语,即强调慕课是与硅谷科技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特殊教育创新和颠覆。慕课教学法一节则批判性分析了基于平台的慕课教学视频所采用的广播式教学法,指出这种做法进一步巩固了精英大学的主导地位。接下来的一节重点阐述慕课平台机构的数据收集策略,针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帕拉·苏巴奇  赫莲娜·黄  孙瑜  
从2009年起,中国开始构建复杂的政策框架,实行金融改革,增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并鼓励国外持有人民币。与由市场主导的欧洲美元市场不同,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一个政策主导的市场。货币当局为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而控制其流动性,他们很可能过于谨慎。因此,人民币离岸市场只会逐步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安邦  焦磊  
香港、澳门回归后,国内对香港、澳门高等教育的研究呈增多之势。在世界体系中,澳门、香港属于典型的微型地区。当前,国内对微型国家与地区高等教育关注较少,且很少有研究者将香港与澳门纳入到微型国家与地区这一视角下进行审视。高等教育管治体系是维系高等教育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澳门、香港、马耳他三个微型国家与地区的比较分析,探析其高等教育管治体系是否具有相关独特性。最后籍借香港、马耳他的经验对完善澳门高等教育管治体系提出了些许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李昂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研究历来未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其成因在于以往教育思想史研究主要限于教育家的教育文献,而忽视从社会生活的习俗制度中挖掘殖民地社会潜藏的教育观念。基于相关历史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梳理殖民地家庭生活和宗教生活,呈现影响殖民地时期教育活动的思想观念,以此拓展殖民地时期美国教育史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健  
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少数几个国家高等教育优势地位的支配,或者说,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少数几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主导。因此,依附的实质是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就高等教育而言,谋求发展的惟一出路在于: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中国的高等教育只能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走向国际化,让世界的成为中国的,让中国的成为世界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大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