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9)
- 2023(3637)
- 2022(3229)
- 2021(3050)
- 2020(2659)
- 2019(6224)
- 2018(5840)
- 2017(12240)
- 2016(6258)
- 2015(6937)
- 2014(6611)
- 2013(6546)
- 2012(6014)
- 2011(5117)
- 2010(4991)
- 2009(4315)
- 2008(3752)
- 2007(2998)
- 2006(2283)
- 2005(1801)
- 学科
- 济(28896)
- 经济(28869)
- 业(20239)
- 方法(16780)
- 数学(15988)
- 数学方法(15922)
- 管理(15691)
- 农(13658)
- 企(12996)
- 企业(12996)
- 农业(9385)
- 中国(7750)
- 财(7591)
- 融(6878)
- 金融(6878)
- 银(6159)
- 银行(6159)
- 行(5908)
- 业经(5838)
- 贸(5368)
- 贸易(5368)
- 地方(5337)
- 易(5260)
- 务(4847)
- 财务(4842)
- 财务管理(4832)
- 企业财务(4656)
- 制(4448)
- 收入(3994)
- 技术(3990)
- 机构
- 大学(81155)
- 学院(80923)
- 济(40588)
- 经济(40065)
- 管理(35198)
- 理学(31646)
- 理学院(31405)
- 管理学(31086)
- 管理学院(30926)
- 研究(23679)
- 中国(19231)
- 财(16728)
- 农(15739)
- 京(14936)
- 财经(14397)
- 经济学(13708)
- 经(13428)
- 业大(13111)
- 经济学院(12778)
- 中心(12681)
- 农业(12205)
- 科学(12144)
- 经济管理(11255)
- 财经大学(11032)
- 江(10144)
- 所(9911)
- 商学(9633)
- 商学院(9564)
- 研究所(9190)
- 范(9074)
- 基金
- 项目(61634)
- 科学(50058)
- 基金(47383)
- 研究(47018)
- 家(40244)
- 国家(39922)
- 科学基金(35293)
- 社会(32574)
- 社会科(31011)
- 社会科学(31003)
- 基金项目(25842)
- 省(23203)
- 自然(21385)
- 教育(21288)
- 自然科(20947)
- 自然科学(20942)
- 自然科学基金(20590)
- 划(19198)
- 编号(18739)
- 资助(18632)
- 部(15212)
- 国家社会(14295)
- 成果(13817)
- 发(13651)
- 重点(13650)
- 人文(13613)
- 教育部(13608)
- 创(13531)
- 制(12704)
- 创新(12669)
共检索到104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燕芝 张子豪 眭张媛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户脱贫的影响。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加入使未能获得融资的部分农户获得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支持,农户整体福利得到提高;利用二元Logit模型,基于农户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标准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非正规金融对农户脱贫的可能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发展可以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为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加快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进程,给予农村非正规金融更明晰的发展定位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贫困 绝对脱贫 相对脱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燕芝 张子豪 眭张媛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户脱贫的影响。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加入使未能获得融资的部分农户获得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支持,农户整体福利得到提高;利用二元Logit模型,基于农户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标准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非正规金融对农户脱贫的可能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发展可以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为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加快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进程,给予农村非正规金融更明晰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贫困 绝对脱贫 相对脱贫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晓嘉
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选择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7524个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检验教育对于农户贫困状况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其中,对于绝对贫困群体,延长受教育年限对其工作收入仅具有微小的正效应;但是对于相对贫困群体,延长受教育年限可以显著增加其工作收入。来自政府部门的补贴同样能够显著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但是其系数要明显小于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贫困农户受"能力贫困"的因素影响相对较大,低下的受教育水平...
关键词:
受教育年限 政府补贴 贫困农户 联立方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娟 梁琬淞 王志章
本文利用CFPS2018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地区农户脱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两种贫困维度下,非正规金融均能正向显著地促进农户脱贫;上述脱贫效应对不同类型农户、不同地域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从农户类型来看,非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脱贫效应集中在非农户中;从地域划分来看,非正规金融主要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存在显著的脱贫效应,而对东部地区无显著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和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收入贫困 消费贫困 脱贫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金向 董乃全
借鉴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农户信贷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1986-2009年的微观面板数据(Panel Data),运用个体变系数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信贷投入与农户人均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正规金融的信贷和非正规金融的借贷的投入与农户收入增长效应,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促进了农户收入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却是负效应。民间借贷对东中西部农户的收入均为负效应。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对收入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表明农村金融在信贷资金转换为投资配置效率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资产贫困 减贫效应 精准脱贫 非正规金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关键词:
外出务工经历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立娟 王苗苗 史俊宏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地转出行为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土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农地转出户与非转出户的生计资本状况,探讨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家庭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均不太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略小于农地非转出户。其中,农地转出户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农地非转出户,而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存量均低于农地非转出户,特别是自然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农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户的金融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户的生计资本还受到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强化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促进其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雨杭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线下消费受到极大冲击,线上渠道份额快速提升,这使得数字消费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对于科学引导消费行为、促进消费增长而言意义重大。故而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性别的差异对数字化消费感知易用性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数字化消费感知有用性影响较小;消费者的网络操作经验、数字化商品质量等因素均对消费者数字化消费行为有影响;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通常会重点关注经济风险、健康风险等因素。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497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对支农贷款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支农贷款对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具有负向作用,对非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影响具有正向作用。另外,农户教育背景、政治关系资本、家庭规模和贷款需求构成了农户能否获得贷款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贫政策和提升农户获得贷款能力两方面提出金融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及脱贫农户致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支农贷款 减贫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陈炎 赵辉
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户分化的态势逐渐显现,兼业农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主流群体。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提供有利契机,但能否以及如何对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产生影响尚未可知。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机制检验发现,收入多样性和社会互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兼业程度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二兼农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增强主流农户信贷可得,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金焱 亓彬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不断壮大,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这种影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体现在机构的各种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上。本文以2004~2010年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为例,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脉冲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机构持股与股市波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基金持股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股市波动,这种加剧在大盘下行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基金持股对市场的波动性反映不敏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斯丽娟
虽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农村减贫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量农户却仍处于贫困脆弱状态,这一问题是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进行了全样本检验。从贫困特征和子女受教育阶段角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分样本来看,对贫困家庭的降低程度大于非贫困家庭,所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都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最大,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次之,学前教育阶段的效应最小。增加社区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社会网络的增强是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据此,文章认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是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县卿 王琢 沈晓敏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相对贫困脆弱性 生计资本 农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县卿 王琢 沈晓敏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相对贫困脆弱性 生计资本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微观面板数据的分析
脱贫地区农户生计转型是否具有生态环境溢出效应?——基于碳排放视角的微观验证
参与农作物保险是否促进农户农地转入?——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数字鸿沟阻碍农村家庭金融投资了吗?——基于2018年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户正规融资获贷笔数及影响分析——基于泊松门栏模型的微观实证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分析——基于2014—2020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调查
数字金融对企业正规融资影响:挤出还是促进?——基于企业成本微观调研数据
“银保互动”能否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基于田野实验的实证分析
非正规金融缓解农户消费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教育政策能促进农村教育代际流动吗?——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