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9)
2023(4873)
2022(3922)
2021(3698)
2020(3008)
2019(6889)
2018(6372)
2017(12869)
2016(6542)
2015(7374)
2014(7181)
2013(6967)
2012(6537)
2011(5778)
2010(6229)
2009(6071)
2008(5016)
2007(4363)
2006(3908)
2005(3778)
作者
(16202)
(13143)
(12834)
(12373)
(8406)
(6253)
(6115)
(5170)
(4977)
(4608)
(4470)
(4308)
(4146)
(4131)
(3974)
(3942)
(3928)
(3758)
(3652)
(3588)
(3298)
(3117)
(3071)
(3027)
(2987)
(2961)
(2898)
(2847)
(2599)
(2594)
学科
(26080)
金融(26080)
(23621)
经济(23580)
(22079)
银行(22075)
(21552)
(19123)
管理(16206)
(16064)
企业(16064)
中国(15381)
中国金融(10940)
(10370)
方法(9078)
(9033)
数学(7767)
数学方法(7703)
(7386)
财务(7371)
财务管理(7359)
企业财务(7127)
(6936)
地方(6928)
贸易(6927)
(6848)
业经(6453)
(6251)
(5435)
理论(4934)
机构
大学(84322)
学院(84010)
(40498)
经济(39679)
中国(31213)
管理(30008)
研究(29088)
理学(25009)
理学院(24765)
管理学(24548)
管理学院(24382)
(21716)
(16909)
财经(16900)
(16673)
(16557)
金融(16264)
银行(16104)
中心(16101)
(15481)
(15093)
经济学(14208)
(13589)
人民(13323)
科学(13067)
经济学院(13006)
财经大学(12958)
国人(12313)
中国人(12253)
中国人民(12142)
基金
项目(51472)
研究(41825)
科学(40952)
基金(38008)
(31487)
国家(31193)
社会(27663)
科学基金(27078)
社会科(26492)
社会科学(26487)
基金项目(19422)
(18892)
教育(18816)
编号(17031)
资助(15988)
(15936)
成果(15177)
自然(14888)
自然科(14580)
自然科学(14577)
自然科学基金(14334)
(12254)
(12166)
国家社会(12011)
(11950)
重点(11764)
课题(11708)
(11681)
(11401)
(11269)
期刊
(41600)
经济(41600)
研究(30072)
(29142)
金融(29142)
中国(17393)
(16419)
管理(10872)
(10162)
教育(9195)
国际(8770)
财经(8651)
学报(8553)
科学(7989)
大学(7510)
(7362)
经济研究(7154)
(7106)
学学(6945)
世界(6444)
农业(6280)
技术(5553)
问题(5465)
理论(5342)
业经(5318)
中国金融(5164)
实践(4806)
(4806)
(3975)
论坛(3975)
共检索到141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金焱  孟庆平  
非正规金融在亚非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以其多种表现形式、融资效率和有效的作用机制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存续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在我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在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再度兴起和活跃起来,但我国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一直处于无合法身份和无政策依据的状态中。为此,借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当的非正规金融政策安排十分必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振娜  谢志忠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毅清  黄圣男  王志刚  
采用分工演进与交易费用理论对共存状态下的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与阐释,用"转化"的概念取代了"替代"的概念,并分析了我国现存环境下"互补性"体现的弊端,进一步研究了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慧安  
本文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在理念、组织体系、创新、扶持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强  
2009年8月银监会正式批准筹建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这类公司是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前期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不能经营"车贷"和"房贷",且贷款利率在4倍于银行利率的范围内,根据借款人的风险承受力灵活商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思今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两级多元银行监管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权对银行进行监管,同时有多个机构或部门实施监管职责,美国是这一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金融的简称,它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农地金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以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实现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农村土地资产非资本化的约束,"三农"领域资金短缺、特别是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桂虎  
引读: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杠杆率较高的国家掀起了金融去杠杆的浪潮。根据雷·达里奥的理论,金融去杠杆可以分为"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漂亮的去杠杆"和"丑陋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种类型。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与类型自从20世纪初欧文·费雪提出"利息理论"以来,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把利率视为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杠杆率是衡量系统性风险的更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周期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巢飞红  
有效的金融预警指标对迅速判断金融活动情况并对潜在危机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日本金融活动指数的特点和编制修订经验,并与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从中得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若干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巢飞红  
有效的金融预警指标对迅速判断金融活动情况并对潜在危机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日本金融活动指数的特点和编制修订经验,并与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从中得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若干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顺葆  
本文通过分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各自适应的经济环境、约束机制和利弊,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它们适合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现实中的企业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自身要素禀赋情况,采用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金融方式。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金融政策以及现实中的企业制定财务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静  薛德升  闫小培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与住房供应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住房和相关服务设施的短缺,非正规聚落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趋势等方面对国外非正规聚落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我国非正规聚落的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森春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在最近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根源及其表现的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它在我国并不是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政府对非正规金融的压制可能带来更为不利的结果,通过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来挤压或取代非正规金融也不是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的政策主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薛曜祖  包盛  毕洁颖  
构建一个惠及全民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包容性金融减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国际组织在金融扶贫中的金融产品创新经验,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金融信贷产品期限与农户需求周期错配、金融产品供给单一与农户金融需求多元失衡、农村地区抵押担保发展滞后等。国际组织金融扶贫创新的主要做法,对我国金融扶贫具有启示意义:一是推广数字金融服务,满足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二是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增加农户抵押资产性收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翔  张韶华  赵大伟  
近年来,金融包容逐渐从一个金融发展的框架性理念,上升为一项为国际社会和业界主流所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并形成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方案。本文回顾了金融包容的基本概念及历史背景,论述了金融包容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了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金融包容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金融包容指标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