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6)
2023(9994)
2022(8226)
2021(7551)
2020(6100)
2019(13612)
2018(12812)
2017(24995)
2016(13286)
2015(14194)
2014(13802)
2013(13313)
2012(12193)
2011(10908)
2010(11123)
2009(10543)
2008(9506)
2007(8404)
2006(7608)
2005(6701)
作者
(37686)
(31251)
(30932)
(29439)
(19819)
(15044)
(14055)
(12106)
(12061)
(11067)
(10640)
(10134)
(9901)
(9764)
(9737)
(9703)
(9521)
(9239)
(9044)
(9006)
(7769)
(7581)
(7497)
(7311)
(7092)
(6976)
(6851)
(6751)
(6272)
(6195)
学科
(47697)
经济(47641)
(40458)
管理(39402)
(32195)
企业(32195)
(25939)
金融(25939)
(23879)
银行(23848)
(23131)
中国(20744)
方法(19525)
数学(17790)
数学方法(17603)
(17027)
(16164)
(13724)
(12364)
贸易(12354)
业经(12165)
(12125)
地方(11723)
中国金融(11235)
农业(11200)
(11059)
财务(11035)
财务管理(11021)
企业财务(10573)
(9550)
机构
学院(180796)
大学(177468)
(79073)
经济(77534)
管理(69780)
研究(61061)
理学(60510)
理学院(59927)
管理学(59037)
管理学院(58735)
中国(53455)
(38112)
科学(36080)
(35399)
(35114)
中心(30621)
(30250)
财经(29956)
业大(28652)
农业(27782)
研究所(27608)
(27309)
(26612)
经济学(24911)
经济学院(22755)
财经大学(22361)
(22264)
北京(21909)
(21908)
金融(21873)
基金
项目(123412)
科学(97360)
基金(90784)
研究(87801)
(80220)
国家(79508)
科学基金(68133)
社会(57781)
社会科(55109)
社会科学(55097)
(48556)
基金项目(47754)
自然(44262)
自然科(43308)
自然科学(43294)
自然科学基金(42564)
(40867)
教育(39167)
资助(36761)
编号(34431)
重点(27861)
(27414)
成果(26967)
(26933)
(26889)
创新(25165)
国家社会(24272)
科研(23977)
课题(23773)
教育部(23064)
期刊
(81830)
经济(81830)
研究(53121)
(35704)
金融(35704)
中国(33438)
(31765)
学报(29634)
(27981)
科学(26356)
管理(24143)
大学(22261)
学学(21582)
农业(20396)
财经(14576)
经济研究(14572)
业经(14345)
教育(13863)
技术(12744)
(12422)
问题(10564)
(10182)
(9662)
国际(9267)
理论(9040)
商业(8771)
(8384)
科技(8241)
实践(8153)
(8153)
共检索到269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青庚  
关于非正规金融时正规金融的影响相关文献分析的不多。本文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成因与特征,还分别从整体上和个体层面上分析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长虹  齐俊英  
一、引言民间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民间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相对而言的,官方金融是属于正式金融体制范围内的,即纳入我国金融监管机关管理的金融活动。根据央行调查统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顺葆  
本文通过分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各自适应的经济环境、约束机制和利弊,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它们适合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现实中的企业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自身要素禀赋情况,采用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金融方式。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金融政策以及现实中的企业制定财务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森春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在最近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根源及其表现的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它在我国并不是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政府对非正规金融的压制可能带来更为不利的结果,通过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来挤压或取代非正规金融也不是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的政策主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戈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彦超  林斌  
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致使投放到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外,非正规金融形式也是重要的融资形式。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资源和以商业信用为主的非正规金融资源之间的资金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对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的确通过商业信用来缓解融资约束,两种融资渠道存在替代性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的资金效率低于以商业信用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鑫媛  赵天奕  
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传导具有更加复杂和非可控的微观因素。本文尝试将非正规金融纳入研究框架,建立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且持续时间较短,导致的通货膨胀上升幅度小。在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更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亮  邓明  
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Logistic共生成长模型,估算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然后对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共生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影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环境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单元的种群密度对对方的环境容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会显著地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红丽  
采用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逐年扩大;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增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3年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5年则不存在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磊  吴辉凡  姚广宁  
非正规金融以顽强的生命力自发产生于民间经济,但一直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建设规划之外,并因其所隐含的金融风险而备受质疑。非正规金融究竟是过渡性的制度安排,还是金融市场体系的有机构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我国关于非正规金融的政策效果。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国内外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经验,并探讨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非正规金融所应持有的政策倾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刘佳  
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看,金融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政府监管部门批准成立并受严格监管和法律约束的正规金融机构,二是不受政府监管部门对于资本金、储备金和流动性、存贷利率限制、强制性信贷目标以及审计等要求约束的非正规金融。这两类金融机构之间不仅仅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竞争)关系,还因其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蕾  蔡雪雄  古洋洋  
基于CFPS 2016微观调查数据,将OLS和收入分位数法相结合,分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增收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和两类资金是否区分使用对农户收入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无法根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特性有区别地进行投资,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始终大于非正规金融,同时使用两种来源资金的增收合力并未达到最大,但随着资本产出弹性的增大,资金间抑制效应会减小。为此,在乡村振兴阶段,应积极引导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合理配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资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亮  
本文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区域居民消费升级的传导机理为依据,以我国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全国层面200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有利于区域居民消费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居民消费升级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虽然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发展都可以促进区域居民消费升级,但是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非正规金融对区域居民消费升级分别会产生消极和积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