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5)
2023(16368)
2022(13899)
2021(13001)
2020(10778)
2019(24562)
2018(24058)
2017(46060)
2016(24828)
2015(27482)
2014(27106)
2013(26931)
2012(24537)
2011(22083)
2010(22101)
2009(20534)
2008(19078)
2007(16883)
2006(14938)
2005(12891)
作者
(72534)
(60594)
(59940)
(56862)
(37861)
(29135)
(26977)
(23783)
(22989)
(21311)
(20450)
(20399)
(18878)
(18796)
(18531)
(18404)
(18369)
(17684)
(17312)
(17007)
(15186)
(14736)
(14626)
(13922)
(13790)
(13491)
(13374)
(13322)
(12273)
(11998)
学科
(96917)
经济(96799)
(75181)
管理(64842)
(52629)
(51814)
企业(51814)
方法(41456)
数学(36479)
数学方法(36113)
农业(35436)
中国(30211)
(27238)
金融(27237)
业经(26905)
(25921)
银行(25857)
(25386)
(24942)
地方(22259)
(21243)
(20486)
(18071)
贸易(18058)
(17611)
(15640)
财务(15572)
财务管理(15547)
技术(15393)
企业财务(14821)
机构
学院(347635)
大学(344696)
(137762)
管理(136724)
经济(134861)
理学(119610)
理学院(118336)
研究(116497)
管理学(116260)
管理学院(115680)
中国(92128)
(80419)
科学(74580)
(71785)
农业(62232)
业大(62202)
(60153)
(58813)
中心(55421)
研究所(54137)
(49534)
财经(48775)
(44659)
北京(44504)
(44303)
师范(43788)
(41061)
(40847)
经济学(40527)
农业大学(39667)
基金
项目(245642)
科学(191194)
基金(177410)
研究(176881)
(156421)
国家(155013)
科学基金(131868)
社会(111580)
社会科(105404)
社会科学(105374)
(97500)
基金项目(95242)
自然(86111)
自然科(84065)
自然科学(84042)
自然科学基金(82536)
(81085)
教育(78860)
编号(72681)
资助(71405)
成果(57230)
重点(54679)
(53289)
(53009)
(51337)
课题(48828)
创新(47884)
科研(47104)
国家社会(45867)
计划(45065)
期刊
(150448)
经济(150448)
研究(96335)
(81576)
中国(65615)
学报(62898)
科学(55401)
农业(54941)
大学(47519)
学学(45609)
管理(44040)
(43214)
金融(43214)
(42601)
教育(32649)
业经(30817)
技术(26554)
(25575)
财经(22649)
经济研究(22150)
问题(20948)
(19951)
(19228)
业大(18650)
科技(18220)
理论(16735)
技术经济(15802)
农业大学(15663)
农村(15635)
(15635)
共检索到50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文杰  王敏杰  周磊  王杰  谭曌  曾双珠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年数据,构建了包含个人行为能力和主观感受的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农村居民多维贫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在非正规金融借贷规模较小阶段,随着非正规金融借贷的增加,会加剧贫困,而在其借贷规模到某一临界值之后,则会抑制多维贫困的发生,且减贫效应随着借贷规模增长不断增强。因此在制定脱贫政策时,政府应积极发挥非正规金融的正向作用,加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有效利用非正规金融缓解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  江琪  刘会敏  王晓霞  
从生活性消费视角出发,依据恩格尔理论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建立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对中国各省区农村居民的相对贫困空间格局及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居民在8个消费维度上的基本需求支出存在较大差异,"生存型"需求较高,"发展型"需求较低,各消费维度实际支出均随收入正向增长。2各消费维度实际支出普遍高于相应维度的基本需求支出,相对贫困指数存在明显的维度差异与地区差异。东部省份贫困水平普遍较低,中部次之,西部地区贫困水平普遍较高。3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越低、农业经济地位越高,相应的区域贫困指数也越大;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结构的非农化和人均耕地的增加则会拉低贫困指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外出机会和非农收入,也有利于区域贫困指数的降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燕芝  张子豪  
文章基于我国多维贫困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农户多维贫困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其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可以显著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且对中间层次多维贫困的农户减贫效果更大。(2)社会网络对农户的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影响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缓解贫困农户的融资约束进而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即改善多维贫困实现精准扶贫或脱贫遵循"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燕芝  张子豪  
文章基于我国多维贫困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农户多维贫困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其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可以显著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且对中间层次多维贫困的农户减贫效果更大。(2)社会网络对农户的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影响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缓解贫困农户的融资约束进而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即改善多维贫困实现精准扶贫或脱贫遵循"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这意味着社会网络实际上成为了农户借贷过程中的一种"隐性抵押",农户以此获得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支持进而改善多维贫困实现脱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崔新新  
文章根据AF"双界线"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在山东省费县进行的农村居民家庭生计与发展调查得到的小型微观数据,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得到以下结论:家庭多维贫困分解结果与单维贫困测度结果相互印证,这与家庭自身特征及家庭成员特征有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居民家庭的资产状况,而生活水准仍有待于提高;教育、收入仍是贫困的重要成因,卫生设施、饮用水以及慢性疾病的贫困问题仍不能忽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崔新新  
文章根据AF"双界线"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在山东省费县进行的农村居民家庭生计与发展调查得到的小型微观数据,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得到以下结论:家庭多维贫困分解结果与单维贫困测度结果相互印证,这与家庭自身特征及家庭成员特征有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居民家庭的资产状况,而生活水准仍有待于提高;教育、收入仍是贫困的重要成因,卫生设施、饮用水以及慢性疾病的贫困问题仍不能忽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石磊  赵鑫  许家云  
利用2002~2007年中国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所属20个省的农村数据,考察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有重要影响,但其作用程度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制约,包括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作为门槛变量,考察在它们的不同区间内,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区间效应,为农村"减贫"以及减少"返贫"现象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鸣  
文章利用CGSS2015年数据,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多维指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文化多维贫困的影响,并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降低了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发生的概率,并且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文化贫困类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西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路径来降低文化贫困的发生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冷晨昕  陈前恒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经济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福利影响,研究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金融服务中的交易成本,缓解金融排斥,增加农村居民的福利。基于中国22个省区1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山东、福建和广东的43个行政村6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8.5%的被调查农村居民使用了第三方支付,鲜有农村居民使用过众筹和P2P进行融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是否使用第三方支付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郁馨,张毓辉,陶四海,万泉,黄结平,王丽  
“农村居民现金卫生支出的贫困影响案例研究”是“卫生领域公平性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运用公平性测量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进行案例研究,测量不同贫困标准下现金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然后,以绝对贫困线为标准分析不同现金卫生支出成分和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影响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裕雄  肖海峰  张婧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宁  张兵  
本文从微观视角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与贫困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12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以及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道义小农的属性使得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生活消费借款通常不收取利息,而其理性小农的属性又使得生产投资借款一般收取高利息,且借入零息非正规借款的多为低收入农户;基于社会网络,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服务于低收入农户,一个村的非正规金融发展规模对该村基尼系数以及贫困人口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农户纯收入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为低收入农户提供金融服务而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及贫困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缘  宋坤  谌希  汪璐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