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0)
2023(11728)
2022(9697)
2021(8840)
2020(7348)
2019(16417)
2018(16327)
2017(31146)
2016(17052)
2015(19401)
2014(19470)
2013(19379)
2012(18743)
2011(17216)
2010(17843)
2009(17119)
2008(16042)
2007(14796)
2006(13673)
2005(12913)
作者
(53014)
(43381)
(43377)
(41226)
(27646)
(20779)
(19803)
(16878)
(16839)
(15855)
(14912)
(14576)
(14221)
(14082)
(14001)
(13599)
(12932)
(12844)
(12641)
(12599)
(11300)
(10965)
(10759)
(10123)
(10051)
(9916)
(9844)
(9653)
(9059)
(8916)
学科
(72027)
经济(71940)
管理(44048)
(43217)
(32601)
企业(32601)
中国(31879)
(27826)
金融(27819)
(26798)
银行(26754)
(26046)
地方(22634)
方法(22559)
(22141)
(19890)
数学(19428)
数学方法(19257)
(18941)
业经(17274)
(15252)
农业(14787)
(13895)
贸易(13876)
(13431)
(13403)
(12251)
地方经济(11469)
中国金融(11437)
理论(11385)
机构
学院(246445)
大学(244516)
(101884)
经济(99397)
研究(94533)
管理(83590)
中国(79008)
理学(68731)
理学院(67862)
管理学(66673)
管理学院(66238)
科学(57030)
(54914)
(52042)
(50406)
(47663)
研究所(45065)
中心(43567)
(40628)
财经(39011)
农业(37377)
业大(36152)
北京(36067)
(35097)
(34184)
(33387)
(33282)
师范(32923)
经济学(31633)
(30654)
基金
项目(149744)
科学(114664)
研究(111241)
基金(103512)
(91296)
国家(90432)
科学基金(74113)
社会(67882)
社会科(64244)
社会科学(64230)
(60894)
基金项目(53313)
(51206)
教育(50382)
编号(46236)
自然(45732)
自然科(44560)
自然科学(44543)
资助(43707)
自然科学基金(43704)
成果(40009)
(38686)
课题(34696)
重点(34628)
(32195)
(31114)
发展(30957)
(30462)
创新(29222)
(28866)
期刊
(125321)
经济(125321)
研究(83546)
中国(61363)
(45556)
(42904)
金融(42904)
学报(41574)
(38598)
科学(36255)
管理(33817)
教育(32324)
大学(30922)
农业(30197)
学学(29036)
业经(21620)
技术(21271)
经济研究(20565)
财经(19774)
(17034)
问题(16731)
(15147)
(13871)
国际(13267)
理论(12992)
商业(11866)
实践(11634)
(11634)
图书(11610)
世界(11362)
共检索到413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传谌  刘振强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未经政府批准或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进行规制,因此被贬称为"地下金融"或"草根金融"而蒙上了非法的阴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非正规金融组织却不同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私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其存在是否合理是值得探讨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士儒  段成东  李文靖  姚景超  
当前,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已不仅仅是农村金融领域的“冰山一角”,比之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宁夏3个县县城和乡村民间借贷发展状况、特征为研究基础,结合农村特殊的金融需求特征,对比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揭示农村非正规金融更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制度优势,及其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经济绩效和制度绩效考察,本文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突破原有的正规金融渠道建设,把非正规金融发展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士儒  段成东  李文靖  姚景超  
如何破除农村金融的瓶颈约束,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各省市区情况不同决定了从而改革必须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本文立足于宁夏农村地区实际,以农村民间借贷为切入点,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宁夏农村实际情况的金融改革之路。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来论证农村金融体系二元特征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合理性;接下来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宁夏农村,结合课题组的调研资料, 分别就当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民间借贷)的现状、问题及作用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结合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就宁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旭东  马妮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和现实特点,揭示民间金融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同时民间金融具有明显的制度变迁的导向作用。当今中国农业投资的需求迫切要求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其改革的方向是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放松对非(准)正规金融的管制,允许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蜀伟  
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15年以来,我国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管理制度建设等金融体系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1)金融机构上,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3)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4)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5)金融管理制度要科学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郭树清  
本文从完善金融市场和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层面阐述了发展市政债和公司债的迫切性,并以美国成熟的债券市场作为参考和借鉴,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几点关于发展该市场的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金融排斥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加强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国  王春梅  
金融发展理论是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以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和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现状,可以发现我国现存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存在着由金融抑制造成的体系不完备,单一银行体系支撑着中国整个房地产金融的问题。为此,我国应采取深化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以及培育和完善房地产金融品种和体系等举措促进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完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敬宇  魏雯  
2011年以来浙江温州债务危机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因此,应该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本文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原因,并详细探讨了非正规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子来  李岩松  
功能金融理论认为,金融体系具有便利清算和支付、聚集和分配资源以及分散风险的功能。一个稳定和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通过有效发挥这三大核心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根据该理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金融体系上述三大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判断其稳定性和效率性。大量实证资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储蓄,便利各种交易的清算和支付,但是其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下,资源配置功能弱化,风险分散和转移能力不高。因此,应在提高投资转化率、创新金融工具和技术、建立高效融资平台、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宏元  文博  
金融体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两种金融体系的形成原因,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和思考。认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应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为导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段志明  
目前,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补短板,加大差异化金融产品供给、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细分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艺  
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源革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农业金融发展主要分恢复阶段、扩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世纪的深化改革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格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济群  
银行是伴随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现代化国家银行体系的形成,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一般地说,都随着社会的进化、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趋专业化。我国也不例外。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峰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碳金融首先要通过创新,开发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服务。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文章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发展碳金融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