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4)
- 2023(16178)
- 2022(13121)
- 2021(12018)
- 2020(9936)
- 2019(22005)
- 2018(21367)
- 2017(40467)
- 2016(21227)
- 2015(22737)
- 2014(22014)
- 2013(21848)
- 2012(19903)
- 2011(17678)
- 2010(18084)
- 2009(17258)
- 2008(16524)
- 2007(15274)
- 2006(13453)
- 2005(11993)
- 学科
- 业(95603)
- 济(90526)
- 经济(90415)
- 企(77446)
- 企业(77446)
- 管理(71363)
- 农(50295)
- 方法(36432)
- 业经(34332)
- 农业(33665)
- 财(28777)
- 中国(28395)
- 数学(28296)
- 数学方法(28161)
- 融(26800)
- 金融(26800)
- 银(24717)
- 银行(24682)
- 行(23917)
- 制(22238)
- 技术(20954)
- 务(20390)
- 财务(20374)
- 财务管理(20351)
- 企业财务(19351)
- 地方(18231)
- 贸(17754)
- 贸易(17739)
- 易(17342)
- 策(16937)
- 机构
- 学院(303718)
- 大学(294350)
- 济(133077)
- 经济(130833)
- 管理(123127)
- 理学(106793)
- 理学院(105802)
- 管理学(104459)
- 管理学院(103919)
- 研究(96450)
- 中国(82317)
- 农(68235)
- 财(60308)
- 京(59162)
- 科学(57009)
- 农业(52402)
- 业大(50455)
- 财经(48065)
- 所(47436)
- 中心(47091)
- 江(46008)
- 经(43897)
- 研究所(42991)
- 经济学(40563)
- 经济学院(36979)
- 州(36228)
- 北京(35973)
- 经济管理(35674)
- 财经大学(35354)
- 商学(35028)
- 基金
- 项目(205064)
- 科学(163847)
- 基金(151764)
- 研究(149358)
- 家(133313)
- 国家(131782)
- 科学基金(114368)
- 社会(100612)
- 社会科(95338)
- 社会科学(95311)
- 省(82626)
- 基金项目(81419)
- 自然(72528)
- 自然科(70965)
- 自然科学(70943)
- 自然科学基金(69808)
- 划(66759)
- 教育(64806)
- 资助(58603)
- 编号(58059)
- 创(49262)
- 业(46076)
- 发(45816)
- 重点(45302)
- 创新(45168)
- 部(44853)
- 成果(44210)
- 国家社会(42592)
- 制(40416)
- 课题(38970)
- 期刊
- 济(152604)
- 经济(152604)
- 研究(84369)
- 农(71326)
- 中国(61056)
- 学报(47817)
- 财(47804)
- 农业(47732)
- 管理(47442)
- 科学(46088)
- 融(42255)
- 金融(42255)
- 大学(37507)
- 学学(36530)
- 业经(32560)
- 业(24896)
- 技术(24541)
- 财经(23980)
- 经济研究(22780)
- 经(20747)
- 教育(20622)
- 问题(20393)
- 技术经济(17124)
- 版(16646)
- 世界(16451)
- 科技(16306)
- 农村(15567)
- 村(15567)
- 商业(15547)
- 农业经济(14941)
共检索到453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祎雯 张兵
本文从创业融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征出发,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成效的促进机理,并使用865户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市场特征能够与创业活动风险特征相匹配,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创业资金可得性和及时性的限制,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后续发展。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对创业成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促进创业实体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创业收入的提高而实现;并且相对于非农工商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农业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初期发展更依赖非正规金融市场。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村家庭 创业融资 创业成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祎雯 张兵
本文基于内生性金融的视角阐述了非正规金融通过缓解信贷约束进而影响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微观作用机制,并使用江苏省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基于信息获取、契约执行和交易成本优势,通过缓解供给型与需求型信贷约束进而影响了农村家庭创业决策,并促进其发现创业机会和资源进而成为机会型创业者,从而为我国农村家庭为何能在面临信贷约束和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背景下识别创业机会并进行创业活动提供一种机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辉 王慧翔
文章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7),通过构建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建立Probit及T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普惠金融水平的改善能显著增加农村家庭创业的概率,并有效提升创业绩效;并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区域、群体、企业这三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普惠金融对于中部地区、低收入群体、生存型创业及个体户、工商户等弱势群体的边际效应更为显著,这进一步体现了“普惠性”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伟 杨海芬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及机会平等效应有效改善农村家庭创业的外部环境;微观层面上通过信息传递效应、社会网络效应及信贷资源获取效应有效提升农村家庭创业能力。未来我国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创业农村家庭提供精准化数字金融产品,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财富提升的有效渠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正成
温州综合金融改革中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不可忽视。从参与者的微观视角,以瑞安250农户家庭作为样本,对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参与主体广泛众多且主动参与意愿强烈,而参与主体的个体差异并不明显;生产经营已成为农村非正规金融重要的筹资用途;参与主体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足。政府应该遵从"从核心到外围"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非正规金融的合法性边界进行明确界定;积极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方式,培育信用文化;积极搭建各类非正规金融的信息共享平台,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昊华 陈新
免除农业税意味着农户分散、有限的现金净流入,但为了较大规模的融资,必须把它们集合起来。而农村融资活动中非正规金融已占很大比重。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对免除农业税后农户收入增量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免税后所激发的边际投资行为将发生在有密切私人关系的狭小区域内;并得出在不同条件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所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税免除 非正规金融 私人信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资产贫困 减贫效应 精准脱贫 非正规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官兵
本文构造了一个“企业家——组织”框架来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的替代与互补问题。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结构。在不同的制度结构里,金融企业家以组织方式来实现其理性行为,因此就表现为不同市场里的不同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
关键词:
企业家 组织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亚娟 张龙耀 许玉韫
本文选取CHARLS调查数据中806个农户样本对金融可得性与农户创业选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创业选择行为与其家庭金融资源可得性、拥有的资产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我国的农村家庭而言,金融约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非农领域的创业活动,提高家庭金融可得性对于提高创业概率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此外,农村社区层面金融资源可得性对于社区内部家庭创业水平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未来促进农村地区家庭创业水平提高的政策重点是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增加乡镇尤其是农村社区层面的正规金融供给。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家庭创业选择 社区金融供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欣婷 孟志兴
在"双创"背景下,农村家庭创业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村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和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会显著抑制农村家庭创业,相较于雇主型创业,对自雇型创业的抑制作用更大;从差异性分析来看,农业补贴会明显降低弱社会网络和粮食主产区家庭创业的概率;从区域差异性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补贴对创业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较弱。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农业补贴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抑制土地流出、促进土地流入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改变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削弱农村家庭创业的意愿。据此,本文提出应逐步由普惠型农业补贴向差异化补贴转变,鼓励年轻人参与创业;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缓解信贷约束;共享社会网络资源,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循环,以此提升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力。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家庭创业 中介效应 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康海俐
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规金融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竞争格局,有助于资产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本文在估算1987—2013年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渠道及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能力和效果不同,其中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能力较弱;信贷传导渠道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且给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带来的共生效应要强于替代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建立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合作互补联结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荣 杨恩艳
社会网络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民间借贷。本文使用中国农村的调查数据,发现拥有更多社会网络的农民,会有更多的民间借贷渠道,从而更有可能创办自营工商业。农村个体工商业的初始投资和后续发展所需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亲友的借款。本文还发现,在正规金融越不发达的地方,民间借贷对农民创办自营工商业所发挥的作用越大。这表明,依托亲友关系的非正规金融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滞后的缺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振宗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要约束,其可能给家户福利和生产活动带来损失。金融约束不仅来自于正规金融,也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利用区域转换模型,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不同作用。实证分析表明,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受到限制,非农经营的效应也更低,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正规金融形成了替代,弥补了其部分功能。受到非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社会资本的功能被弱化,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以及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由于得到正规金融的支持而更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大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农村正规金融在满足生产发展尤其是非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利率管制 交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