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3)
- 2023(18930)
- 2022(16016)
- 2021(15010)
- 2020(12840)
- 2019(29477)
- 2018(29224)
- 2017(56619)
- 2016(30529)
- 2015(34524)
- 2014(34057)
- 2013(33392)
- 2012(30752)
- 2011(27521)
- 2010(28183)
- 2009(26785)
- 2008(26070)
- 2007(23552)
- 2006(20626)
- 2005(18563)
- 学科
- 济(120638)
- 经济(120485)
- 管理(93675)
- 业(89652)
- 企(76151)
- 企业(76151)
- 方法(54882)
- 数学(48152)
- 数学方法(47337)
- 财(36927)
- 中国(36578)
- 农(32869)
- 融(31118)
- 金融(31113)
- 银(30577)
- 银行(30540)
- 制(29959)
- 行(29301)
- 业经(27299)
- 地方(24425)
- 贸(23218)
- 贸易(23201)
- 务(23057)
- 财务(22971)
- 财务管理(22917)
- 易(22599)
- 学(22579)
- 企业财务(21772)
- 农业(21456)
- 技术(21305)
- 机构
- 学院(425799)
- 大学(424107)
- 济(176922)
- 经济(173106)
- 管理(165276)
- 理学(141463)
- 研究(140113)
- 理学院(139982)
- 管理学(137237)
- 管理学院(136435)
- 中国(114618)
- 京(88451)
- 财(87450)
- 科学(82523)
- 所(69714)
- 农(67999)
- 财经(67834)
- 中心(67738)
- 江(66164)
- 研究所(62626)
- 经(61392)
- 业大(60093)
- 北京(55574)
- 经济学(54739)
- 范(53302)
- 农业(53021)
- 师范(52761)
- 州(52608)
- 院(50850)
- 财经大学(50199)
- 基金
- 项目(278709)
- 科学(220505)
- 研究(205294)
- 基金(202586)
- 家(175198)
- 国家(173731)
- 科学基金(150385)
- 社会(130311)
- 社会科(123712)
- 社会科学(123679)
- 省(109919)
- 基金项目(105708)
- 自然(96790)
- 教育(96330)
- 自然科(94625)
- 自然科学(94600)
- 自然科学基金(92889)
- 划(91848)
- 资助(84231)
- 编号(83923)
- 成果(69085)
- 重点(62837)
- 部(61992)
- 创(59739)
- 发(59487)
- 课题(58528)
- 创新(55896)
- 制(53852)
- 国家社会(53824)
- 教育部(53776)
- 期刊
- 济(193692)
- 经济(193692)
- 研究(127726)
- 中国(88353)
- 财(70370)
- 管理(63371)
- 学报(61853)
- 农(61643)
- 科学(57844)
- 融(56896)
- 金融(56896)
- 大学(48461)
- 教育(47604)
- 学学(45530)
- 农业(40155)
- 技术(40031)
- 财经(33848)
- 经济研究(31519)
- 业经(30998)
- 经(29001)
- 问题(24682)
- 统计(22276)
- 业(22021)
- 技术经济(21583)
- 贸(21068)
- 策(20822)
- 理论(20813)
- 版(19672)
- 科技(18798)
- 现代(18740)
共检索到64949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坤 曹晖 孙宁华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利率双轨制 信贷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文涛 魏福成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计我国产出缺口,并基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1)新凯恩斯DSGE模型及其冲击传导机制较好体现我国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样本内与样本外预测,在一定情况下其预测甚至强于具有一般化先验分布的BVAR模型;(2)DSGE模型估计的产出缺口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变化,并预测我国经济在2011年第2季度达到局部峰值;(3)与HP滤波、BK滤波、SVAR模型、不可观测成分法以及小波降噪法等的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的估计值具有更强的通胀预测能力、保持了与经济周期变化更高的一致性以及更好的测度稳定性,且对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春良 吕心阳
与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关注名义价格粘性和名义工资粘性不同,本文为排除"货币幻觉"的影响,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范式出发,设定价格和工资粘性的相关参数,构建符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然后观察实际工资、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工资和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脉冲反应的经验特征。根据失业的历史方差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在推动失业波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回滞"现象,这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小的根本原因,也是抑制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就业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提出,在...
关键词:
价格粘性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方差分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俊仰 汪勇 韩晓宇
本文将居民与企业的杠杆率嵌入多部门DSGE系统,研究了居民杠杆率与企业杠杆率分别对利率与房产需求冲击的反应以及杠杆由企业转至居民时产出、通胀与房产价格的变化。依次考察了居民与企业加杠杆、转杠杆(杠杆由企业转至居民)情形下,社会总的福利水平。研究发现,利率冲击导致居民杠杆率与企业杠杆率上升;住房需求冲击导致居民杠杆率下降,而企业杠杆率上升;当杠杆由企业转至居民时,房地产价格上升,而产出与通胀下降;转杠杆时的社会总福利最大,企业减杠杆次之,基准情形(不采取任何政策措施)下的社会总福利最小。本文为更好地理解杠杆率形成机制,为协调有序去杠杆、转杠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杠杆率 转杠杆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郑冠群
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普遍做法,但其调控效果和潜在风险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研究。本文将中国中央银行"提前宽松"式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分段线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借助Occbin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考察了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揭示了其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系统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推动经济繁荣、抑制经济衰退的效果不仅不显著,且会导致利率长期低于均衡水平。因此,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金平 陈汉鹏
本文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将两类货币政策调节手段——市场化的利率调节和非市场化的信贷指导——植入基础模型,建立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商业银行施加的信贷控制与常规的公开市场业务一样都能够引导实体经济、平滑经济波动、增加社会福利,且随着央行信贷指导力度的增强其对经济的平滑作用越明显。与此同时,非市场化的调节手段会加剧金融市场利率的扭曲,导致金融中介效率低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调节 信贷指导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云 李宝伟 苗春 陈达飞
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在预测危机方面的成功使其重回宏观经济分析的主流。本文阐述了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的基本原理,运用模型的资产负债表矩阵和交易流量矩阵详细分析了其会计一致性的原理;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的闭合、行为设定以及均衡求解方法;最后从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行为设定以及均衡求解技术方面比较分析了存量流量一致模型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认为后凯恩斯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在货币、信贷、财富、生产和分配方面提供了一体化的处理方法,此模型能够将实体经济和货币、金融市场有机衔接,从而能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中介效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利率规则还是数量规则,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都会弱化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2)在利率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还会平滑劳动的波动,并最终减少社会福利损失,而在数量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造成的劳动的波动,并最终放大社会福利损失。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当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
关键词:
金融中介效率 货币政策 福利损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庞念伟
本文构建一个纳入完备摩擦的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减税政策的效果及其差异。结果发现:一是减税会刺激经济增长,但不同减税措施效果有差别,消费税和劳动税减免能够带动消费和就业,但会抑制投资;资本税减免会带动投资,但抑制就业和消费。二是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减税政策效果差异大。预期到的消费税和劳动税减免在政策实施前有紧缩效果,实施后有刺激效果;预期到的资本税减免在政策实施前后均有刺激效果,并且作用要大于未预期到的减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当前应综合运用各项减税措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应加强预期引导,优化减税政策效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连飞
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情况的DSGE模型,研究在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过程中,宏观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在取消利率管制后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利率并轨时,宽松的贷款价值比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激励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发放贷款,但存款利率降低相对较少,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款管制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发生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加剧社会福利损失;面对贷款价值比冲击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利率并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利率双轨 利率并轨 两轨合一轨 双支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雪飞 宋清华
通过放松BGG模型中企业同质性的假设,将我国国有、民营的"二元"信贷错配特征引入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分别对信贷错配下及信贷错配"自我纠偏"后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在信贷错配下,金融加速器效应暂时被低估;但随着信贷错配的"自我纠偏",金融加速器效应将增大,届时造成的经济波动更大、更持久。货币政策在信贷错配下对通货膨胀调控效果较好,而对产出调控效果欠佳;但随着信贷错配"自我纠偏",货币政策的产出调控效果将增强,而通货膨胀调控效果将减弱。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昱
运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2004年至2014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成因,重点考察了镶嵌于设备投资的投资专有技术冲击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对总产出和设备投资存在显著正向且相对持续的影响,但短期内会对结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可以解释总产出与投资在短期与长期中40%~80%的波动;其解释力在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在内的五类外生冲击中居首。总体上看,促进设备更新并改善其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社会投资总水平,并带动经济中其他主要变量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华娟 陈乐一 王超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考察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两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机制,以及双重金融摩擦对这两种宏观审慎工具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因素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尤其能较好地捕捉产出、消费与投资之间联动关系。贷款价值比工具和资本充足率工具均能够调控宏观经济。前者对于实体经济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明显,而后者对信贷市场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需求端金融摩擦和供给端金融摩擦均会对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工具的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在需求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贷款价值比工具的经济稳定效应更明显;而在供给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资本充足率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基于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双重金融摩擦对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差异性影响,针对不同金融摩擦类型和摩擦大小,合理搭配使用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这两种政策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荣丽 徐龙滨 章上峰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斌 李庆云
本文基于贝叶斯估计构造了一个包含房地产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各种宏观经济冲击对房地产价格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机制,比较了首付约束和利率两种房地产市场调控工具。通过方差分解发现,针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宽松的,且房地产成本冲击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证明了温和地对房地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是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通货膨胀和总产出的波动,从而最大化社会总福利。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货币政策 贝叶斯估计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