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6)
- 2023(8171)
- 2022(6709)
- 2021(5949)
- 2020(4978)
- 2019(11143)
- 2018(10685)
- 2017(20517)
- 2016(10850)
- 2015(11995)
- 2014(11782)
- 2013(11406)
- 2012(10324)
- 2011(9235)
- 2010(9556)
- 2009(9606)
- 2008(8487)
- 2007(7647)
- 2006(6838)
- 2005(6505)
- 学科
- 济(40916)
- 经济(40837)
- 管理(38782)
- 业(35939)
- 企(31758)
- 企业(31758)
- 融(26139)
- 金融(26137)
- 银(23689)
- 银行(23680)
- 行(22956)
- 中国(18992)
- 财(17803)
- 制(17196)
- 方法(16332)
- 数学(14396)
- 数学方法(14261)
- 务(12063)
- 财务(12034)
- 财务管理(12012)
- 企业财务(11538)
- 业经(11387)
- 体(11052)
- 中国金融(11019)
- 农(10780)
- 体制(9726)
- 地方(9325)
- 度(7838)
- 制度(7807)
- 农业(7272)
- 机构
- 学院(148618)
- 大学(148430)
- 济(67025)
- 经济(65669)
- 管理(56962)
- 理学(48497)
- 理学院(48037)
- 研究(47988)
- 管理学(47433)
- 管理学院(47159)
- 中国(44803)
- 财(36433)
- 京(29606)
- 财经(28061)
- 经(25385)
- 科学(24779)
- 中心(24573)
- 江(22606)
- 所(22529)
- 经济学(22478)
- 财经大学(21040)
- 农(20237)
- 经济学院(20231)
- 研究所(19890)
- 融(19459)
- 银(19308)
- 金融(19103)
- 银行(18659)
- 业大(18427)
- 北京(18421)
- 基金
- 项目(97289)
- 科学(78310)
- 研究(74061)
- 基金(72647)
- 家(61579)
- 国家(61086)
- 科学基金(53741)
- 社会(50392)
- 社会科(48080)
- 社会科学(48071)
- 基金项目(38184)
- 省(37999)
- 教育(33665)
- 自然(32163)
- 自然科(31440)
- 自然科学(31435)
- 划(31116)
- 自然科学基金(30923)
- 编号(29030)
- 资助(28814)
- 制(25287)
- 成果(24072)
- 部(22354)
- 重点(22268)
- 国家社会(21635)
- 创(21518)
- 发(21087)
- 课题(20411)
- 创新(20297)
- 教育部(20058)
共检索到23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峰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已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非正规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决定机制、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如何解决二元金融结构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制度安排 二元金融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新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反贫困 非正规金融 制度安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传林 王莹莹
尽管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有助于降低私人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违约风险,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强化权力中心的调控能力与监管水平,从而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但中国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仍面临着法律制度障碍、主流意识形态约束、既得利益集团阻扰等诸多约束。不过,内在利益驱动、学术界和外部压力等因素在推动着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最后,从转型途径、差异化政策、财税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化 动力 约束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非正规金融 疏导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朝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演进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面临的现实困境2004年五六月间,福安市民间标会发生崩盘。短短几天,约25亿元的民间资本便从这个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的县级市里蒸发,很多“会头”和中标的“会脚”趁乱卷走巨款,让成千上万的会员损失惨重,当地经济遭受致命打击,直接影响到近65万人的生活。福安的标会崩盘后,地方政府着手清理相关债务。但是普通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会首的资产被用于偿债时,参与清理标会的政府官员是否会优先偿还他们亲友的债务,而其他人则血本无归?颇有争议的“孙大午案”以判处孙大午非法吸收存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合法化 正规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廖冠民 宋蕾蕾
金融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社会资源进入高效率的部门。本文以1999—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的民间借贷信息度量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检验非正规金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与劳动配置效率更高。非正规金融的作用对非国有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更加显著。并且,非正规金融主要通过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测试还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从非正规金融的视角提供了关于金融发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新证据,并为非正规金融阳光化改革提供了支持证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蒲祖河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信贷抵押能力低、正规金融效率差、政策支持有限和相关法规缺失等问题,正规金融不愿意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三农提供信贷服务,农村民间金融由于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接受特殊的抵押品,一旦产生风险也能以独特的方式减少风险,但民间金融又存在贷款周期短、信贷金额小、利率高、可获得性不强等缺陷。为了缓解农村存在的信贷配给现象,应建立一种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合作的制度,解决农村中存在的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问题,将农村金融的制度安排由原来的政策导向转变为问题导向,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提高农户信贷的可得性。
关键词:
三农融资 民间金融 正规金融 合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通过对山西省富平小额贷款公司的个案进行考察发现,外在经济社会条件的转变促使权力当局改变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偏好,从而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嬗变的成本,在内生逐利动机驱动下一部分愿意合法化的非正规金融响应了新的赢利机会,并借助各种关系资源实施转型。富平公司的制度创新实践表明,乡村精英人物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当地农民合作组织的有效联结、本土化的用人策略、独特的贷款审批程序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运用都促成了富平公司的成功运作。不过,非正规金融的类似转型仍然面临诸多障碍。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小额贷款公司 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天森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理论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需求、制度以及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其演进趋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选择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需求 非正规金融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