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02)
2023(17354)
2022(14945)
2021(13805)
2020(11847)
2019(26837)
2018(26628)
2017(51698)
2016(27925)
2015(31341)
2014(30648)
2013(30498)
2012(27809)
2011(24937)
2010(25094)
2009(23673)
2008(23770)
2007(21303)
2006(18992)
2005(17117)
作者
(78881)
(65556)
(65400)
(62145)
(42020)
(31242)
(29511)
(25504)
(24923)
(23678)
(22357)
(22260)
(20985)
(20876)
(20212)
(19932)
(19519)
(19186)
(18853)
(18767)
(16243)
(16089)
(15865)
(15068)
(14683)
(14573)
(14542)
(14531)
(13118)
(12983)
学科
(117745)
经济(117575)
(105696)
管理(99875)
(95235)
企业(95235)
方法(53757)
数学(43347)
数学方法(42945)
(38084)
业经(35105)
(34512)
中国(29299)
(27261)
(26485)
财务(26418)
财务管理(26376)
企业财务(25059)
农业(23924)
技术(23353)
理论(21926)
地方(21297)
(20672)
(20624)
贸易(20610)
(20381)
(19935)
(19633)
(19508)
(18788)
机构
学院(400990)
大学(400238)
管理(165390)
(165388)
经济(162005)
理学(142640)
理学院(141167)
管理学(139144)
管理学院(138396)
研究(126499)
中国(98609)
(84590)
(80937)
科学(74540)
财经(63871)
(61992)
(61960)
(60422)
(58028)
中心(57424)
业大(56741)
研究所(55481)
北京(53210)
经济学(49594)
(49022)
师范(48631)
农业(48219)
(48165)
财经大学(47249)
(45870)
基金
项目(264698)
科学(210850)
研究(197630)
基金(194330)
(166661)
国家(165205)
科学基金(144859)
社会(126956)
社会科(120381)
社会科学(120353)
(103072)
基金项目(102980)
自然(92852)
自然科(90726)
自然科学(90705)
教育(90168)
自然科学基金(89189)
(85079)
编号(80092)
资助(79482)
成果(64882)
(59152)
(58562)
重点(57903)
(55226)
课题(54294)
创新(53939)
(52721)
国家社会(52180)
教育部(51639)
期刊
(186271)
经济(186271)
研究(120861)
中国(78210)
管理(66306)
(65947)
(57080)
学报(56701)
科学(54404)
大学(44649)
教育(42186)
学学(42085)
农业(38964)
(37779)
金融(37779)
技术(35819)
财经(32528)
业经(31843)
经济研究(28834)
(27842)
问题(24006)
(22470)
技术经济(21620)
现代(19555)
理论(19353)
科技(19295)
商业(18944)
财会(18374)
(17996)
图书(17831)
共检索到597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湖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峰  黄玖立  王睿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企业醉心于学习和模仿而自主创新普遍不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来自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的确抑制了正规企业的独立创新,促使其更多地转向模仿,但合作创新并未受到显著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正规竞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管制负担重的地区更加严重,在资源丰裕或者知识产权保护强的地区有所减弱。
[期刊] 预测  [作者] 秦佳良  张玉臣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探析了来自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流程创新,都和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存在非线性的倒U关系:当灰色竞争较小时,会促进企业创新;随着灰色竞争加大,企业创新的可能性增大;当灰色竞争很大时,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年轻企业同成熟企业相比,企业创新受到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的影响更大;非出口企业同出口企业相比,流程创新也会有类似的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及政府制定政策如何处理与非正规部门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红  胡士磊  
市场创新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然而新兴经济体背景下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受到多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基于制度基础观,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对新创企业市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均对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政治寻租未强化非正规部门竞争对企业市场创新的正向影响;非正规竞争导致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并非是引致新创企业进行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资金需求和躲避严苛繁琐的政府管制的需要是引诱企业参与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因此,政策制定者不必过分担忧非正规部门竞争对新创企业的负面影响,而应通过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消除非正规经济;要通过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消除企业寻租的动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安琪  汪顺  盛明泉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使用2005年2015年A股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样本,探究实体企业构建产融结合与其竞争力水平之间的互动性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构建金融股权关联实现产融结合确实能够提升实体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且这一正向的竞争力效应在经过处理效应模型、倾向匹配得分等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控制之后仍然显著。拓展性研究表明,产融结合的竞争力效应还会受到实体企业内外部制度情境的影响,在民营样本组以及所在地区制度环境更为完善的样本组内,产融结合的竞争力效应将更加凸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政  杨先明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代表的非正规金融对于中国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非正规金融具有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融资功能。就机理而言,非正规金融便于缓解创新融资约束,降低小企业创新与融资的信息非对称性,且在企业缺乏现金时能够更好替代现金以平滑研发波动,最终因融资信息优势和现金替换优势等促进企业创新。本文还发现,创新民营企业在非正规融资领域也面临所有制歧视,其制约了民营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因此,针对我国上游国有企业垄断、下游民营企业竞争的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政  杨先明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代表的非正规金融对于中国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非正规金融具有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融资功能。就机理而言,非正规金融便于缓解创新融资约束,降低小企业创新与融资的信息非对称性,且在企业缺乏现金时能够更好替代现金以平滑研发波动,最终因融资信息优势和现金替换优势等促进企业创新。本文还发现,创新民营企业在非正规融资领域也面临所有制歧视,其制约了民营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因此,针对我国上游国有企业垄断、下游民营企业竞争的非对称市场结构,应当削弱垄断国有企业借助市场势力挤压竞争民营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非正规渠道优势,以提升民营企业的非正规融资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雪飞  赵黎明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提高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长期目标。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对于创新进行了大量投入,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大都集中于进行较为低端的"工艺创新"而忽略了较为高端的"产品创新"。本文从企业竞争与知识的视角探讨了改善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企业竞争越激烈,制造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较为低端的"工艺创新";(2)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高,制造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较为高端的"产品创新";(3)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竞争对于企业创新选择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当合理引导企业创新,改善企业的竞争模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鼓励"产品创新",遏制以模仿为手段的竞争模式,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丽青  
本文以沪深两市制造业113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产品市场竞争是否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度弱的行业其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也比总体水平偏低,产品市场竞争度强的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不一定高,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并不能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承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笔者对2005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索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本文使用替代变量和工具变量检验证明该研究结果稳健;最后,笔者在分类回归中考虑到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和所处地理区域因素,进一步发现进口竞争对这些企业产品创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给与相应解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赵盼  杨亭亭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浩  汤丽荣  
利用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调查》(2005年)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市场竞争对员工培训、员工社会保障和员工工作环境均呈现显著的负影响,即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不利于企业进行员工CSR投资。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但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具体来说,在低附加值行业中,市场竞争对员工培训有显著的负影响,对员工社会保障有显著的正影响;在高附加值行业中,市场竞争对员工培训和员工工作环境有显著的正影响,对员工社会保障有显著的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范炳  鲁思琪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并选取2007—2013年手工匹配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经验论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提升了企业OFDI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的中间品部门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率,对其OFDI的“二元边际”起到正向作用,且“走出去”存在市场寻求、效率寻求和技术寻求等动机;知识密集型制造行业的非国有企业采用专业科技类服务显著地推动其“走出去”。本文的政策启示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来增强企业在服务型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以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彦彦  刘志彪  郑江淮  
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企业竞争力源泉的文献仍十分缺乏。结合经济转型背景,本文采用苏州制造业的微观调研数据和自抽样方法,从企业技术供给和应对市场需求两个层面去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内生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和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而且这两者与企业在同行中所处的规模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联动关系,这表明企业规模和价值链位置往往是企业及其技术竞争力的甄别信号。本文的实证研究从企业微观层面有力地支持了转型期FDI背景下企业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来提升其竞争力的观点,也直接证明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之间正向关系的论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