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7)
2023(7778)
2022(6871)
2021(6485)
2020(5836)
2019(13784)
2018(13895)
2017(27307)
2016(15103)
2015(17472)
2014(17726)
2013(17657)
2012(16234)
2011(14654)
2010(15052)
2009(14088)
2008(14126)
2007(12877)
2006(10979)
2005(9835)
作者
(44961)
(37873)
(37503)
(36273)
(23891)
(18056)
(17195)
(14810)
(14027)
(13464)
(12797)
(12694)
(11991)
(11870)
(11843)
(11719)
(11616)
(11225)
(11060)
(10786)
(9453)
(9382)
(9321)
(8680)
(8625)
(8560)
(8378)
(8325)
(7593)
(7540)
学科
(67574)
经济(67522)
(42320)
管理(41981)
方法(37318)
数学(34146)
数学方法(33529)
(32386)
企业(32386)
(18934)
中国(16260)
(15399)
(13160)
农业(12881)
业经(12561)
(12095)
贸易(12092)
(11747)
地方(11434)
理论(10584)
(10371)
(9506)
财务(9465)
财务管理(9436)
(9390)
技术(9321)
企业财务(8763)
(8633)
环境(8631)
银行(8609)
机构
大学(222745)
学院(222725)
(92470)
经济(90527)
管理(87078)
理学(75513)
理学院(74699)
管理学(72972)
管理学院(72579)
研究(72190)
中国(54438)
(47144)
科学(46047)
(40281)
(39785)
(37688)
业大(35240)
研究所(34348)
中心(33862)
(33433)
财经(32666)
农业(31579)
北京(29674)
(29514)
经济学(28774)
(28145)
师范(27849)
(26338)
经济学院(26171)
(25676)
基金
项目(148220)
科学(115648)
基金(107001)
研究(105312)
(93748)
国家(93052)
科学基金(79262)
社会(65492)
社会科(62125)
社会科学(62107)
(58402)
基金项目(55708)
自然(52544)
自然科(51345)
自然科学(51331)
自然科学基金(50378)
教育(49923)
(49419)
资助(46411)
编号(43302)
成果(34546)
重点(33514)
(32999)
(31406)
(30424)
课题(29759)
科研(29080)
创新(28574)
教育部(28011)
计划(27771)
期刊
(95055)
经济(95055)
研究(59753)
中国(42232)
学报(35123)
(34901)
科学(32433)
(31823)
管理(29679)
大学(26343)
学学(24874)
农业(23578)
教育(22114)
技术(21972)
(16777)
金融(16777)
财经(15874)
经济研究(15703)
业经(15619)
统计(15486)
(13610)
(13579)
(13555)
技术经济(12988)
问题(12836)
决策(12628)
(11000)
资源(10521)
商业(10504)
理论(10337)
共检索到31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蔼婷  李金昌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个体企业、家庭作坊为主要经营形式的非正规部门生产,已从特殊的经济现象发展成为具有普遍特征的经济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掌握非正规部门的生产规模是政府制定正确引导政策的基本依据。然而,何谓非正规部门?其生产规模究竟有多大?国内学术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对非正规部门生产规模估算方法的探讨很少,且基本止步于介绍国外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彦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其规模有多大,有关量化信息的极度缺乏,已经对相应管理制度的建立构成了障碍。为此,文章通过深度开发上海市现有统计数据,给出了2000~2007年该市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两个估计量;同时就如何从估算走向官方统计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持续的增长,然而关于劳动力非农化的研究,目前主要局限在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或者劳动力流动方面,同时由于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已有的对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历史变化的研究大多都是利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和估计,或者从不同来源统计中进行估算和汇总,实际上很难进行历史动态的连续时间序列动态进行分析。本研究从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概念入手,利用同一来源的现有统计资料,通过简单计算,得到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并对农村非农转移的规模变化过程,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作了全面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荣  肖海峰  
为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基于2018年新疆、青海、陕西、贵州及西藏5省绒毛用羊的调研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农牧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会因养殖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出两个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区间关系;低龄劳动力有利于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老龄化对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作用;女性占比变量对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不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农牧户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燕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当前城镇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对非正规就业概念模型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网站数据搜集和二阶聚类分析的方法,估算重庆11年非正规就业规模,探讨其特征及历史发展规律发现,重庆非正规就业规模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总体趋势。重庆非正规就业中存在隐性的正规就业者和灵活型的非正规就业者。根据对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判断,包含大量新型就业形态的灵活型非正规就业者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多,而隐性的正规就业者将会趋于减少。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伟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不但存在从"无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还存在从正规就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使城镇就业的变化表现出单位就业人数减少而非单位就业人数增加的特点,即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沛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 ,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农村非正规金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主要诱因是高收益导向的供给和巨大的融资需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燕晓飞  
判定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产品的性质,可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该教育产品的提供责任,以及政府和个人家庭之间对于该类教育培训费用的支付责任。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突出的外部性特征、教育费用负担原则,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义务向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淑平  王济民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从事农业产业活动所获取的正规借贷严重匮乏,非正规借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运用主体需求法,分析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及组织)从事农业产业活动获取非正规借贷情况,探讨农业产业单位借贷资金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非正规借贷融资总量以及占其正规贷款规模比值逐年上升,2012年融资总量已达2万亿元以上,约为其正规贷款的71%,发展速度超过10%;农户非正规借贷量虽占绝大比重,但农业企业非正规贷款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产业单位借贷资金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在逐年下滑,要想维持农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信贷资金必须有一个更加快速的增加。为进一...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祥智  
在农户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农业劳动力就业的理论框架,假设300天为农业劳动力标准工作时间,估算了2016年度农业劳动力就业数量为13 032万人,据此计算了2016年单位农业劳动力贡献的农业增加值为7476.5美元,比世界银行数据多40.4%,说明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运用相同的方法,计算了2003~2016年各年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章铮  
农业劳动力合理数量的估算章铮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合理数量。术语“农业”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含义:狭义的农业基本上就是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中国可耕地资源有限,在农业技术没有多少进步的条件下,狭义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炜  纪洋  陈斌开  
本文完成了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名义工资粘性程度的首次估算,发现中国的名义工资粘性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这具有重要的宏观政策含义: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经济波动的特性,另一方面说明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带来物价水平上涨,而不是产出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区分了劳动者的收入、工龄、户口、企业类型、行业等特征,对不同人群的工资粘性进行了细致测算。进一步,本文创新地区分并估算了名义工资的向上粘性与向下粘性,发现自2002年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向下粘性不断增大,而向上粘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柏培文  
测算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一直是有关领域研究者开展研究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为了较准确估算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本文分别使用教育年限法、价值投资估算法、生产函数工资法、人力资本回报法和人力资本与收入关系法分别测算我国1989-2007年间我国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和相对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生产函数工资法给出的各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相对指数较为合理。在此基础上,重新估算了采用无量纲方式表示和以物质资本单位表示的我国各年人力资本存量,并发现在1989-2007年间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年增长率为5.14%,其中1989-1999年间人力资本水平增长平缓,1999年之后人力资本水平增长快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兴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文的估算,1996年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亿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非农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