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3)
- 2023(17659)
- 2022(15082)
- 2021(13952)
- 2020(11761)
- 2019(26637)
- 2018(26427)
- 2017(51076)
- 2016(27815)
- 2015(31142)
- 2014(31182)
- 2013(30959)
- 2012(28940)
- 2011(26487)
- 2010(26523)
- 2009(24457)
- 2008(23950)
- 2007(21290)
- 2006(19023)
- 2005(17021)
- 学科
- 济(119826)
- 经济(119697)
- 管理(76986)
- 业(75951)
- 企(59672)
- 企业(59672)
- 方法(51128)
- 数学(44559)
- 数学方法(44162)
- 中国(36102)
- 农(33908)
- 地方(29226)
- 财(27563)
- 业经(27085)
- 学(24675)
- 农业(22946)
- 贸(22833)
- 贸易(22815)
- 制(22302)
- 易(22066)
- 银(19697)
- 银行(19627)
- 行(18882)
- 技术(18858)
- 融(18814)
- 金融(18813)
- 环境(18641)
- 和(17571)
- 理论(16954)
- 务(16300)
- 机构
- 大学(405436)
- 学院(404010)
- 济(164880)
- 经济(161451)
- 管理(156389)
- 研究(140766)
- 理学(135029)
- 理学院(133489)
- 管理学(131297)
- 管理学院(130584)
- 中国(104702)
- 科学(87934)
- 京(87488)
- 财(75663)
- 农(72455)
- 所(71960)
- 研究所(65484)
- 业大(63447)
- 中心(62718)
- 财经(60452)
- 江(59703)
- 农业(57065)
- 北京(55654)
- 经(54960)
- 范(53466)
- 师范(52853)
- 院(50722)
- 经济学(49883)
- 州(48386)
- 经济学院(45205)
- 基金
- 项目(273130)
- 科学(213561)
- 基金(196849)
- 研究(196552)
- 家(173415)
- 国家(171951)
- 科学基金(146029)
- 社会(124090)
- 社会科(117688)
- 社会科学(117660)
- 省(107113)
- 基金项目(104866)
- 自然(95305)
- 自然科(93054)
- 自然科学(93028)
- 自然科学基金(91369)
- 划(90637)
- 教育(89484)
- 资助(81048)
- 编号(79336)
- 成果(64176)
- 发(61843)
- 重点(61512)
- 部(59865)
- 创(56742)
- 课题(55358)
- 创新(52920)
- 科研(52094)
- 教育部(50836)
- 国家社会(50829)
- 期刊
- 济(183079)
- 经济(183079)
- 研究(120993)
- 中国(78813)
- 学报(68292)
- 农(66059)
- 科学(60939)
- 管理(57628)
- 财(54028)
- 大学(50793)
- 学学(47999)
- 农业(45340)
- 教育(44124)
- 融(38098)
- 金融(38098)
- 技术(33527)
- 业经(31580)
- 经济研究(29508)
- 财经(29479)
- 经(25280)
- 问题(24892)
- 业(23223)
- 科技(20240)
- 图书(19920)
- 技术经济(19688)
- 理论(19363)
- 商业(19266)
- 贸(19154)
- 版(18494)
- 现代(18063)
共检索到60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红燕 李文政 张春海
非正规就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势,其不仅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鉴于当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政府在制订和执行政策的时候,应鼓励和扶持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并加以适当、适度的规范,最终通过非正规就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带动和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第三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作磊
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很大,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今后我国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的服务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劳动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建国
本文分析了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关联程度的分析 ,提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有赖于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产业联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庆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鹏 李文秀 方文超
已有对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没有从集聚的角度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或扩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造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较显著,但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类型等因素。
关键词:
城市化 集聚效应 第三产业发展 国际比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平 黄恒
本文从第三产业发展与城乡协调理论出发,运用中国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出现扭曲效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对城乡收入、消费比的扩大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就业比重是城乡收入比的Granger原因。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不协调和城乡就业增长差距受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影响显著,指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系统影响,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最后本文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曾国军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三产业发展也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本文利用广东各地市 2 0 0 1年度第三产业横向资料和 1978年至 2 0 0 1年广东第三产业的纵向资料分析了广东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律性 ,并对两组数据得出的结果作了比较。在给出回归结果的同时 ,作者还对这些结果作了尝试性解释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规律 比较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东姣 马永红
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以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为自变量,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因变量,考察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了硕、博两个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硕士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且见效更快;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暂无明显影响。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合理调整研究生层次结构,保证硕士生教育规模的主体地位,积极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规模;合理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当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功鼎 李雪梅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为研究分析样本,利用2009-2016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基于知识可达性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包含知识溢出的空间滞后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下知识溢出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溢出效应更依赖于高速铁路网络的广义距离,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对区域第三产业集聚产生了空间效应,起到了显著正向促进作用;(2)在2009-2016年期间,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影响下知识溢出对第三产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长三角城市群内,本地知识溢出效应要强于外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地区内与地区外的知识溢出对本地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地区间的知识差距,本地知识存量对该地区的第三产业集聚以及对邻近地区的影响效应是重要而显著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元 胡磊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表明第三产业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同互动关系。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表现为相互促进的累积过程;劳动力投入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业人数的增长对第三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最后根据就业吸纳弹性来阐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显友
文章按照第三产业服务的不同对象,将第三产业进行重新分为1.5产业、2.5产业、3.5产业和传统的第三产业,基于此提出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和一般规律,并对东京、纽约、巴黎、武汉等城市的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第三产业 服务业 分类 布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振球 谢香 钟宁波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第二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需要。本文使用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工业化水平和第三产业GDP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对全国城市化、工业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率滞后期对第三产业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在短期和长期是不一致的。我国当前要提高第三产业增长率,必须科学地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以一个合理的内部结构持续发展;必须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在第二产业协调化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其高度化;必须科学规划城市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城...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第三产业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