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4)
- 2023(11019)
- 2022(9740)
- 2021(9302)
- 2020(7772)
- 2019(18017)
- 2018(18284)
- 2017(35127)
- 2016(19607)
- 2015(22345)
- 2014(22779)
- 2013(22175)
- 2012(20379)
- 2011(18164)
- 2010(18241)
- 2009(16608)
- 2008(16077)
- 2007(14167)
- 2006(12557)
- 2005(11059)
- 学科
- 济(72160)
- 经济(71997)
- 管理(55674)
- 业(51361)
- 企(42464)
- 企业(42464)
- 方法(32584)
- 数学(27743)
- 数学方法(27350)
- 中国(21790)
- 农(21396)
- 财(19252)
- 学(17884)
- 业经(16308)
- 制(15576)
- 地方(15273)
- 理论(14119)
- 农业(13812)
- 贸(12453)
- 贸易(12449)
- 和(12391)
- 易(12057)
- 教育(11947)
- 务(11945)
- 银(11868)
- 财务(11853)
- 银行(11827)
- 财务管理(11820)
- 技术(11440)
- 体(11322)
- 机构
- 大学(273432)
- 学院(272622)
- 管理(108391)
- 济(101426)
- 经济(98845)
- 理学(93301)
- 理学院(92237)
- 研究(91240)
- 管理学(90521)
- 管理学院(90040)
- 中国(67623)
- 京(59644)
- 科学(58550)
- 财(48108)
- 所(46643)
- 农(45373)
- 研究所(42327)
- 业大(42050)
- 中心(41378)
- 江(40645)
- 北京(38104)
- 财经(37971)
- 范(37748)
- 师范(37383)
- 农业(35454)
- 经(34339)
- 院(33275)
- 州(33239)
- 技术(30792)
- 师范大学(29994)
- 基金
- 项目(186242)
- 科学(144889)
- 研究(138147)
- 基金(132313)
- 家(114997)
- 国家(113982)
- 科学基金(97127)
- 社会(83386)
- 社会科(78590)
- 社会科学(78567)
- 省(73849)
- 基金项目(70743)
- 自然(63765)
- 教育(63758)
- 自然科(62221)
- 自然科学(62206)
- 划(62040)
- 自然科学基金(61040)
- 编号(58295)
- 资助(54726)
- 成果(48573)
- 重点(41282)
- 课题(40586)
- 部(40352)
- 发(39091)
- 创(38262)
- 项目编号(35824)
- 创新(35508)
- 科研(35488)
- 大学(34701)
- 期刊
- 济(114991)
- 经济(114991)
- 研究(81460)
- 中国(54665)
- 学报(44688)
- 农(41949)
- 科学(40131)
- 管理(39621)
- 教育(36868)
- 财(36227)
- 大学(33299)
- 学学(30998)
- 农业(29012)
- 技术(24137)
- 融(22545)
- 金融(22545)
- 业经(19595)
- 财经(17846)
- 经济研究(16973)
- 图书(16734)
- 问题(15223)
- 经(15096)
- 理论(14383)
- 业(13877)
- 科技(13476)
- 实践(13275)
- 践(13275)
- 版(12634)
- 技术经济(12422)
- 现代(12127)
共检索到40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冀徽 贾丽凤
文章对我国非就业群体的特征进行归纳,从该群体的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上的差异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参加社会保障存在的困境。在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政策思路的设计方面,要注重其与就业形式相适应,要分类施策、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进行改革。文章最后提出对非正规就业群体加强教育培训,梯次推进制度建设步伐,规范工资递增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障缴费制度,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等实施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费平
除了非正规就业,我国还使用灵活就业这个概念。目前,学术界一般使用非正规就业概念,而官方主要使用灵活就业概念,这主要是考虑非正规就业带有一定的贬意,考虑到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观念和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因此一般用灵活就业代替非正规就业使用(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5)。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美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东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是重要的就业群体之一。以S市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为例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收集研究实证资料进行研究。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权益尚未保障、政治权益欠缺严重、社会权益难以满足等三个方面,他们处于低层次权益保障甚至无权益保障状态。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是由人力资本的缺失、关系网路的不足、正式支持的不利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因此,只有提升人力资本、重构关系网络、再造正式支持,才能保障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增文
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工资收入的巨大差距已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而从社会救助群体来看,两种就业形式又成为影响其再就业收入多寡的根源。虽然受助群体多数从事于非正规部门或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但其选择渠道却是双重的。因此,笔者对其再就业方程作了经验分析,用双重的样本选择变量对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子进行分解处理。结果显示,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选择行为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选择策略具有内在关联性。从分解结果来看,再就业选择调整项在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工资收入方程中通过了检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领娣 谢莉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非正规就业得到迅速发展,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非正规就业领域仍存在着社会保障的普遍缺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克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金淑彬 杨眉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目的是实现劳动者充分的劳动权、就业平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对话权等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城镇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目标进行三级分类并作了实证调研,文章分析了调研结果产生的原因,探索如何实现城镇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城镇农民工 非正规就业 体面劳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o the definition of irregular employment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It i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one hand, and combines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就业 非正规就业 国际统计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中国政府把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两个层面评估了这个目标是否正确:非正规就业者是否需要走向正规化?如何走向正规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正规就业者,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高是有效率的;从城市层面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会自动下降。这两个结果意味着,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政府需要设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但不必强迫劳资双方签合同。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工具变量 教育收益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海霞
非正规就业人员随着我国"全民创业"的发展必然不断增加,他们的社会保障也是"全民参保"的重要内容。笔者从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和非缴费型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两个维度分析了内蒙古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的困境。通过研究,提出走出困境的抉择,具体包括:改革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非缴费型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增强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能力。该研究结论对我国现行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黎旭
过去的就业,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否另辟蹊径?这方面,非正规就业可谓新的金光大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何兴贵 金淑彬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探索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特点,即职业层次化低、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等,且呈短期化态势、缺少技能培训及职业晋升的机会、缺乏劳权保障以及劳动标准恶化、工会组织缺失、维权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劳资纠纷难以及时化解等,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