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7)
- 2023(8720)
- 2022(7512)
- 2021(7062)
- 2020(6097)
- 2019(14231)
- 2018(14229)
- 2017(26446)
- 2016(15746)
- 2015(17844)
- 2014(18385)
- 2013(17641)
- 2012(16597)
- 2011(15094)
- 2010(15407)
- 2009(13922)
- 2008(14052)
- 2007(13006)
- 2006(11075)
- 2005(10162)
- 学科
- 济(57603)
- 经济(57536)
- 业(37251)
- 管理(36994)
- 方法(30673)
- 企(29040)
- 企业(29040)
- 数学(27607)
- 数学方法(27328)
- 中国(21446)
- 教育(19992)
- 财(16124)
- 农(16049)
- 学(15262)
- 理论(12110)
- 贸(10724)
- 贸易(10724)
- 农业(10620)
- 制(10572)
- 业经(10547)
- 易(10422)
- 务(10318)
- 财务(10296)
- 财务管理(10268)
- 地方(10051)
- 企业财务(9788)
- 技术(9258)
- 银(8921)
- 银行(8896)
- 融(8522)
- 机构
- 大学(224765)
- 学院(219097)
- 济(84387)
- 经济(82386)
- 研究(78083)
- 管理(76643)
- 理学(66300)
- 理学院(65437)
- 管理学(64090)
- 管理学院(63648)
- 中国(52273)
- 京(48640)
- 科学(48121)
- 所(40648)
- 农(39252)
- 财(39221)
- 范(37749)
- 师范(37451)
- 研究所(37169)
- 中心(34996)
- 江(34323)
- 教育(33790)
- 业大(33632)
- 财经(31635)
- 北京(31266)
- 农业(31138)
- 师范大学(30574)
- 经(28772)
- 院(27410)
- 经济学(26982)
- 基金
- 项目(143047)
- 科学(112927)
- 研究(107528)
- 基金(101156)
- 家(88391)
- 国家(87562)
- 科学基金(73274)
- 社会(65615)
- 社会科(61923)
- 社会科学(61902)
- 教育(57693)
- 省(56929)
- 基金项目(52804)
- 划(50206)
- 自然(46918)
- 自然科(45825)
- 自然科学(45806)
- 编号(45441)
- 自然科学基金(45032)
- 资助(42194)
- 成果(39531)
- 课题(34253)
- 部(34125)
- 重点(33903)
- 发(31442)
- 性(29700)
- 教育部(29566)
- 创(29484)
- 大学(27947)
- 年(27737)
共检索到325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海波 刘亚辉
以往对非正规就业者教育收益率的研究,通常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代理变量,比较正规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差异,并没有从学历、教育类型以及收入水平角度对两类就业进行细分和对比。本文采用中山大学2012年中国动态劳动力微观数据,定义了劳动者的学历水平、教育类型以及收入水平,改变了以往研究中教育收益率线性相等的假设,重新评估了收益率的异质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冬梅 胡毅 林建浩
针对教育收益率测算中可能存在的弱工具变量问题,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工具变量估计框架下的各种模型设定检验,对我国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检验和测算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的变量存在内生性,个体配偶的受教育年限是内生变量受教育程度的强工具变量,而个体的出生季度是弱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我国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为10.1%。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尉 叶林祥 林树明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非正规就业异质性分析了中国城镇各就业群体的特征差异以及影响就业正规化的因素。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群体依然是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下层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质量最低,是就业正规化的主力军。年轻的、受教育水平较高或城镇本地的下层非正规就业者更易转化为上层非正规就业或正规就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水平较低的、农业户籍的正规受雇者易重新返回非正规就业。本文研究结论为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就业质量 非正规就业 异质性 转移矩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转型经济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扩张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了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女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或许能够更好的释放教育在减贫中的分配性功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国杰 沈书立
质疑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论文从未中断过,甚至认为用外部收益率替代内部收益率是具有道理的。在仔细分析国外创构的外部收益率指标和国内学者对其误读的基础上,证明了用外部收益率替代内部收益率的不适宜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和异质性雇佣成本的多部门模型中,考察了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流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失业在外生冲击下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并且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的"失业回滞"问题。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发现,尽管非正规部门的广泛存在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和名义工资刚性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改善,但整体而言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显著性差异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失业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以及进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稳定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部门广泛存在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颖颖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财务弹性对企业股价收益率的影响及其中介路径,并比较了企业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财务弹性呈现下降演变趋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财务弹性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财务弹性对企业股价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影响。企业业绩风险在财务弹性与股价收益率关系中承担显著的中介效应,财务弹性降低了业绩风险,提高了股价收益率;股利分配率未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从财务弹性的异质角度,现金财务弹性和融资财务弹性对股价收益率有相同的影响,从企业的异质角度,以上结论主要存在于民营和中小企业中,在国有和大型企业中不成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亦名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居民工资收入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以反映在长期内高等教育扩张的工资(收入)效应。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因素,明瑟人力资本方程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扩张,高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经历了1991~200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004~2006年增长势头减缓,甚至出现停止增长的迹象。说明近年教育扩张对高等教育的教育回报有明显的压缩效应,高等教育扩张所引发的工资效应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同时,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高学历对低学历的替代效应。
关键词:
教育扩张 明瑟人力资本方程 教育收益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洪霞
有很多使用长期面板数据的研究指出,当期收入与终身收入并不平行,表明教育收益率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可能是有差异的。认识教育收益率的异质性是有效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也是研究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少有研究分析教育收益率在生命周期中的异质性。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面板数据以及多水平分析方法,探讨了教育收益率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动轨迹,并进行了性别差异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收益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分布,在初期为负值;在生命周期前期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后期是男性高于女性;教育水平越高,收入增长所持续的时期越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哲 丁士军
本文依据湖北五县农户调查数据对生产函数计量模型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扩展以估算农户教育收益率,从而分析农村教育投资回报情况,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人力资本 生产函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定峰
从我国城乡教育收益率数据比较来看,农村教育收益率比城市更高。本文建立模型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实证分析,得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总收益。城乡教育统筹需要改革体制,建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实证分析 总收益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元春
对 2 0 0 0年中国 35个城市工资价位抽样数据分析显示 ,高中教育收益率低于高等教育收益率。另外 ,城市教育收益率已高于发达国家 ,但教育收益率在地区间呈不平衡状态 ,东部地区各级教育收益率都高于西部地区。这一估计结果 ,对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峰 丁小浩
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09年的追踪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估计了全国教育收益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并通过引入宏观经济发展指标来考察教育收益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全国教育收益率并没有延续以往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变化对教育收益率的变动都有显著影响。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本研究还比较了城镇和农村地区教育收益率变动趋势的差异,农村地区教育收益率先高后低反映了我国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开放进程。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趋势分析 追踪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