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4)
2023(7171)
2022(6116)
2021(5979)
2020(4966)
2019(11481)
2018(11713)
2017(22416)
2016(12617)
2015(14559)
2014(14939)
2013(14695)
2012(13756)
2011(12334)
2010(12718)
2009(11548)
2008(11582)
2007(10866)
2006(9879)
2005(9030)
作者
(34946)
(29601)
(28828)
(27758)
(18389)
(14466)
(13310)
(11346)
(11266)
(10761)
(10023)
(9990)
(9455)
(9008)
(8991)
(8924)
(8713)
(8656)
(8266)
(8185)
(7496)
(7298)
(7212)
(7115)
(6995)
(6622)
(6489)
(6389)
(6063)
(5956)
学科
(49992)
经济(49848)
(46178)
(39803)
农业(30714)
管理(28740)
(18845)
企业(18845)
业经(16036)
中国(15675)
地方(14331)
方法(13896)
(12840)
(11814)
数学(11780)
数学方法(11557)
农业经济(10520)
(9749)
(9277)
农村(9261)
土地(8936)
(8696)
(8538)
贸易(8532)
(8462)
(8222)
(7994)
劳动(7991)
(7987)
发展(7822)
机构
学院(175018)
大学(166347)
(67875)
经济(66009)
管理(63621)
研究(57508)
理学(53107)
理学院(52475)
管理学(51459)
管理学院(51149)
中国(48165)
(47854)
(36802)
农业(35926)
科学(35028)
(31970)
(31170)
业大(31124)
(29692)
中心(29512)
研究所(25873)
(25848)
师范(25707)
(25002)
财经(23536)
(23457)
北京(23334)
农业大学(22075)
(20958)
经济管理(19916)
基金
项目(105626)
研究(85413)
科学(81294)
基金(71539)
(60087)
国家(59305)
社会(50991)
科学基金(50451)
社会科(47395)
社会科学(47378)
(44808)
编号(40173)
基金项目(38726)
教育(38441)
(35362)
成果(32898)
自然(30269)
自然科(29402)
自然科学(29395)
自然科学基金(28849)
资助(28331)
(27921)
课题(27166)
(24565)
(22969)
重点(22917)
(22784)
(22665)
(21251)
(21213)
期刊
(94154)
经济(94154)
研究(53928)
(53370)
中国(46152)
农业(35975)
(25715)
教育(25610)
学报(23808)
科学(22905)
业经(22225)
(21283)
金融(21283)
大学(19231)
管理(19119)
学学(17725)
技术(17069)
(16661)
农村(14332)
(14332)
农业经济(14159)
问题(14089)
(10827)
财经(10746)
资源(10423)
经济问题(10316)
经济研究(10242)
图书(9950)
世界(9939)
农村经济(9388)
共检索到288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东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是重要的就业群体之一。以S市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为例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收集研究实证资料进行研究。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权益尚未保障、政治权益欠缺严重、社会权益难以满足等三个方面,他们处于低层次权益保障甚至无权益保障状态。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是由人力资本的缺失、关系网路的不足、正式支持的不利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因此,只有提升人力资本、重构关系网络、再造正式支持,才能保障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海波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必然结果。在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转移中,农村劳动力现实与合理的选择往往是把非正规化就业作为主要途径。而非正规就业自身的属性使得农民工在享受其带来的城市化文明“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性障碍和歧视、社会保障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何兴贵  金淑彬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探索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特点,即职业层次化低、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等,且呈短期化态势、缺少技能培训及职业晋升的机会、缺乏劳权保障以及劳动标准恶化、工会组织缺失、维权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劳资纠纷难以及时化解等,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具体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通过对城市农民工在迈向非农职业过程中普遍停留在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分析,指出了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不完善、人力资本积累受阻、社会资本建构空间不足等阻碍市民化有序推进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非正规就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如下建议: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应该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广职业资格和技能认证为重点对接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以社会组织发展为动力加快培育农民工社会资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胡世文  谢若扬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是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可纳入体面劳动的视野进行考察。实证研究表明,当前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体面劳动水平整体偏低,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急需加强,体面劳动对其职业安全与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作权利、社会保护、平等就业和社会对话。构建协同治理机制、保障工作中的基本权利,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劳动社会保护支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资双方对话实效等是促进非正规就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可行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德利  周琪  
数字经济的技术偏向使其红利产生群体偏向,从而通过个体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异化影响形成并作用于群体的工资差异。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视角,采用2018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农民工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正规就业农民工比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及个体能力(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加上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及就业歧视,导致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较高;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增强不仅能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而且能强化数字经济的工资增长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强的工资增长效应,进而会扩大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差异,其中存在“数字经济发展—非认知能力差异扩大—工资差异扩大”的传导路径,但认知能力差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也显示,地区数字经济和个体能力差异都是两类农民工工资差异的来源。因此,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数字红利边缘群体的发展,积极帮助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高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弱化和消除就业歧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华荣  
就业权益是劳动者权益中最基本的权益。探索和研究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而且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就业农民工权益、市场制度缺陷对农民权益的损害、对农民工就业权益损害的重要表现及保护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政策建议进行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翁玉玲  
2017年第106届国际劳工大会指出高非正规化率将使得国家在全球生产链中陷入更低端、更脆弱的境地。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主要是"半工半农"农民工群体。就业类型的非正规性、劳工力量微弱是其用工歧视、劳动保障欠缺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需要从"非正规用工"视角探索我国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形成、劳工力量消减的制度原因,从立法对象、用工模式以及集体协商机制等方面完善未来我国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空间和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英  汪阔朋  
从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出发,阐述了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同时从地方性政策歧视、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企业隐性的不安全成本以及特定区域内其主流文化的排他性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原因,认为要从确立公平的制度保障、提供有效的培训保障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来构筑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金淑彬  杨眉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目的是实现劳动者充分的劳动权、就业平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对话权等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城镇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目标进行三级分类并作了实证调研,文章分析了调研结果产生的原因,探索如何实现城镇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对策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志香  赵书峰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为了了解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山东省17地市的农民工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479份有效问卷的Logistic分析,发现务工单位所在行业、单位所有制性质、单位距离、务工者的性别、年龄显著影响务工者的务工收入,而务工者的婚姻状况、学历和是否有耕地对务工收入影响不显著;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机制,发现农民工自身竞争力不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议相关部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搭建和完善农民工求职信息平台,以及给予农民工其他必要的创业帮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要分析未来农民工就业形势,首先要准确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经济处于持续高增长中,才能保证农民工的就业率,反之,就业率必然下降。我们看现在的美国,欧洲,他们想尽办法,就业率仍在下降,他们2009年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相比,相差太多,就业率和经济增长呈正比例关系,这就是分析经济形势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进  
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实际上是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折射和体现,并表现为农民工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各种权益受损。目前,农民工权益保障难以完全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因为农民工权益受损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它的背后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含义。因此,农民工权益保障难的问题也应该从经济、法律和社会多个层面入手加以解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峰  
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实质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制度变迁不均衡的产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是农民工权益问题重要的经济基础。农民工自身组织局限和制度变迁不均衡是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制度基础。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整体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