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8)
- 2023(7330)
- 2022(5944)
- 2021(5754)
- 2020(4816)
- 2019(10478)
- 2018(10903)
- 2017(20338)
- 2016(11924)
- 2015(13493)
- 2014(13534)
- 2013(12796)
- 2012(11947)
- 2011(10889)
- 2010(11009)
- 2009(9710)
- 2008(9261)
- 2007(8675)
- 2006(7754)
- 2005(7004)
- 学科
- 农(45135)
- 济(43358)
- 经济(43303)
- 业(32695)
- 农业(29830)
- 管理(22166)
- 中国(18728)
- 方法(13844)
- 业经(13811)
- 数学(12654)
- 数学方法(12559)
- 企(11472)
- 企业(11472)
- 制(11365)
- 农业经济(9974)
- 劳(9927)
- 劳动(9910)
- 地方(9480)
- 体(9391)
- 发(9068)
- 村(9042)
- 农村(9036)
- 财(8410)
- 学(8216)
- 发展(7718)
- 展(7699)
- 策(7659)
- 教育(7530)
- 土地(7495)
- 银(7465)
- 机构
- 学院(157303)
- 大学(148475)
- 济(64496)
- 经济(63037)
- 研究(56502)
- 管理(55259)
- 农(50591)
- 理学(47371)
- 理学院(46877)
- 管理学(45924)
- 管理学院(45657)
- 中国(43647)
- 农业(38705)
- 科学(34209)
- 京(31777)
- 业大(31616)
- 所(29443)
- 中心(27433)
- 财(26961)
- 研究所(26680)
- 江(26282)
- 农业大学(23697)
- 范(22403)
- 师范(22159)
- 技术(21344)
- 财经(20667)
- 省(20631)
- 州(19554)
- 北京(19423)
- 院(19143)
- 基金
- 项目(104276)
- 研究(82531)
- 科学(81802)
- 基金(72410)
- 家(63026)
- 国家(62302)
- 科学基金(52005)
- 社会(50573)
- 社会科(47262)
- 社会科学(47253)
- 省(43879)
- 教育(39601)
- 基金项目(38241)
- 编号(37961)
- 划(35889)
- 自然(31032)
- 自然科(30294)
- 自然科学(30284)
- 成果(29924)
- 自然科学基金(29727)
- 农(29637)
- 资助(28698)
- 课题(26447)
- 发(24465)
- 部(24058)
- 重点(23696)
- 年(21794)
- 性(21419)
- 创(21149)
- 制(20782)
- 期刊
- 济(79367)
- 经济(79367)
- 农(56306)
- 中国(45047)
- 研究(42419)
- 农业(38044)
- 教育(27444)
- 学报(26576)
- 科学(23460)
- 大学(21253)
- 学学(20303)
- 业经(19747)
- 技术(18881)
- 财(18818)
- 业(17545)
- 融(17084)
- 金融(17084)
- 管理(16107)
- 农业经济(13739)
- 农村(13654)
- 村(13654)
- 职业(13407)
- 问题(11807)
- 版(10307)
- 世界(10252)
- 财经(9900)
- 经济研究(9795)
- 技术教育(9560)
- 职业技术(9560)
- 职业技术教育(9560)
共检索到248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胡世文 谢若扬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是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可纳入体面劳动的视野进行考察。实证研究表明,当前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体面劳动水平整体偏低,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急需加强,体面劳动对其职业安全与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作权利、社会保护、平等就业和社会对话。构建协同治理机制、保障工作中的基本权利,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劳动社会保护支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资双方对话实效等是促进非正规就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可行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金淑彬 杨眉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目的是实现劳动者充分的劳动权、就业平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对话权等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城镇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目标进行三级分类并作了实证调研,文章分析了调研结果产生的原因,探索如何实现城镇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城镇农民工 非正规就业 体面劳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何兴贵 金淑彬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探索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特点,即职业层次化低、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等,且呈短期化态势、缺少技能培训及职业晋升的机会、缺乏劳权保障以及劳动标准恶化、工会组织缺失、维权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劳资纠纷难以及时化解等,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立建 秦雪征 蒋中一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07年全国性大规模跟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Heckman模型研究了健康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为了解决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健康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上一时期的健康状况作为下一时期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不佳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加其外出务工劳动供给和提高其收入水平。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 劳动供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东平 卢海阳 文晓丽
本文基于CGSS2013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劳动时间、社会交往对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时间对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积极开展社会交往有利于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超时劳动对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活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了更多的健康隐忧;劳动时间、社会交往对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劳动时间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社会交往对老一代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东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是重要的就业群体之一。以S市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为例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收集研究实证资料进行研究。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权益尚未保障、政治权益欠缺严重、社会权益难以满足等三个方面,他们处于低层次权益保障甚至无权益保障状态。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是由人力资本的缺失、关系网路的不足、正式支持的不利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因此,只有提升人力资本、重构关系网络、再造正式支持,才能保障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慧劼 风笑天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农民工样本的数据分析,本文探讨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强度、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工作价值感、工作压力等就业质量变量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就业质量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就业质量、构建社会资本是提升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精神健康 代际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凌 陈宥任
体面劳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探索企业员工体面劳动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隐性合约理论视角探寻隐性合约与体面劳动的内在关系,分析企业员工体面劳动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以社会、政府、企业与员工为主体指出企业员工体面劳动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隐性合约 体面劳动 劳动关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德利 周琪
数字经济的技术偏向使其红利产生群体偏向,从而通过个体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异化影响形成并作用于群体的工资差异。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视角,采用2018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农民工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正规就业农民工比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及个体能力(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加上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及就业歧视,导致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较高;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增强不仅能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而且能强化数字经济的工资增长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强的工资增长效应,进而会扩大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差异,其中存在“数字经济发展—非认知能力差异扩大—工资差异扩大”的传导路径,但认知能力差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也显示,地区数字经济和个体能力差异都是两类农民工工资差异的来源。因此,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数字红利边缘群体的发展,积极帮助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高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弱化和消除就业歧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海波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必然结果。在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转移中,农村劳动力现实与合理的选择往往是把非正规化就业作为主要途径。而非正规就业自身的属性使得农民工在享受其带来的城市化文明“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性障碍和歧视、社会保障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体面劳动是新千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新理念,近年来也越来越为我国所重视。体面劳动的提出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给出的关于体面劳动的概念及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并努力做到让劳动更体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睿
务工地健康权益向农民工的惠及,不仅可保障这一群体在务工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与生存安全,更有利于帮助其通过补齐健康"短板"以提升劳动供给能力。本文在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2017年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重点运用熵均衡匹配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农民工城市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权益向农民工的惠及对这一群体的城市劳动供给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劳动供给强度上,参与务工地医疗保险可显著缩短农民工的周工作小时数并减轻其劳动压力;在劳动供给效率上,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小时工资率均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尤其是医疗保险对其单位时间收益率的提升效应非常明显。此外,农民工健康权益的劳动供给效应存在一定的个体特征差异和分布异质性。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权益 劳动供给 熵均衡匹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文 苏晓馨
本文基于2016年返乡农民工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描述了三群体参加医保及就医行为选择的基本情况、差异程度。研究发现,三群体参加医疗保险项目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未就医原因选择上也基本相同,并与其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这是农民工群体特征、职业特性、健康状况和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三群体 健康状况 医疗保险 就医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麻桂新
本文基于CGSS(2010、2012、2013、2015)混合截面数据,探讨健康对农民工职业地位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空闲时间社交次数显著降低了健康与职业地位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克服选择性偏差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关键词:
自评健康 身体质量指数 职业地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睿 冉光和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了三方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估计了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尽管健康自评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其可能会通过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资本而间接影响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因劳动力市场的低、高端分割和行业分割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