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0)
- 2023(7642)
- 2022(6719)
- 2021(5915)
- 2020(5302)
- 2019(12368)
- 2018(12165)
- 2017(24044)
- 2016(13118)
- 2015(15193)
- 2014(15686)
- 2013(15899)
- 2012(15203)
- 2011(14111)
- 2010(14478)
- 2009(13730)
- 2008(13585)
- 2007(12622)
- 2006(11142)
- 2005(10157)
- 学科
- 济(82074)
- 经济(82014)
- 管理(37230)
- 业(34789)
- 方法(32223)
- 数学(28793)
- 数学方法(28610)
- 企(27433)
- 企业(27433)
- 地方(19072)
- 中国(18066)
- 农(16476)
- 学(15257)
- 财(15044)
- 业经(13701)
- 地方经济(13114)
- 贸(11499)
- 贸易(11496)
- 制(11482)
- 农业(11231)
- 易(11025)
- 和(10261)
- 环境(9765)
- 融(9553)
- 金融(9551)
- 银(9272)
- 银行(9248)
- 行(8810)
- 务(8734)
- 财务(8716)
- 机构
- 大学(207742)
- 学院(206662)
- 济(97899)
- 经济(95994)
- 管理(76872)
- 研究(73369)
- 理学(65819)
- 理学院(65032)
- 管理学(63949)
- 管理学院(63567)
- 中国(54872)
- 科学(43639)
- 京(43122)
- 财(42113)
- 所(38572)
- 农(35124)
- 研究所(34865)
- 财经(33770)
- 中心(32875)
- 江(32117)
- 经济学(31772)
- 经(30405)
- 业大(29752)
- 经济学院(28463)
- 农业(27617)
- 北京(27428)
- 范(26441)
- 师范(26228)
- 院(25202)
- 州(24882)
- 基金
- 项目(128388)
- 科学(100481)
- 基金(93166)
- 研究(92899)
- 家(80558)
- 国家(79903)
- 科学基金(67629)
- 社会(60549)
- 社会科(57337)
- 社会科学(57317)
- 省(49862)
- 基金项目(49342)
- 教育(42518)
- 自然(42330)
- 划(41592)
- 自然科(41327)
- 自然科学(41311)
- 自然科学基金(40589)
- 资助(38943)
- 编号(37098)
- 成果(30588)
- 部(29144)
- 重点(29024)
- 发(28897)
- 创(25917)
- 课题(25719)
- 教育部(25051)
- 国家社会(24982)
- 科研(24554)
- 大学(24380)
- 期刊
- 济(115017)
- 经济(115017)
- 研究(63712)
- 中国(38613)
- 财(33728)
- 学报(31542)
- 农(31392)
- 科学(29009)
- 管理(27641)
- 大学(23510)
- 学学(22361)
- 农业(20603)
- 经济研究(19246)
- 技术(18579)
- 融(18550)
- 金融(18550)
- 财经(18183)
- 教育(17095)
- 业经(16303)
- 经(15776)
- 问题(15237)
- 技术经济(13229)
- 统计(11956)
- 贸(11768)
- 业(10870)
- 世界(10614)
- 商业(10577)
- 策(10385)
- 理论(9932)
- 经济问题(9821)
共检索到31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恩平 王莫寒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中成为吸纳城镇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但也因在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收入报酬等方面不固定、不规范、不正规现象与问题,使人们将其直接与非正规经济、非法经济等同。从对非正规就业的理性理解和认识、非正规经济与非法经济、地下经济的内涵差异入手,认为非正规就业可以从广义上等同于非正规经济,但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为非法经济,应当在实践中正确细分非正规就业的违法违规等"不正规"行为,以利于科学管理、规范引导我国非正规就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经济 非法经济 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秀坤 黄扬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苏萍 王雅林 朱咏
非正规就业规模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聚焦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利用现有统计数据计算出东北非正规就业规模、区域经济增长非正规就业弹性及非正规就业对东北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值。研究发现东北三省非正规就业人数均占总就业人口的1/3左右,经济贡献占三省GDP的36%,非正规就业理应受到政策制定者重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o the definition of irregular employment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It i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one hand, and combines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就业 非正规就业 国际统计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中国政府把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两个层面评估了这个目标是否正确:非正规就业者是否需要走向正规化?如何走向正规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正规就业者,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高是有效率的;从城市层面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会自动下降。这两个结果意味着,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政府需要设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但不必强迫劳资双方签合同。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工具变量 教育收益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晓栋 李金昌
文章基于2008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框架,利用统计指数理论和综合评价技术从投资、消费、就业、金融四个方面设计并测算我国非正规部门指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非正规部门年均增长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非正规部门的"低抗风险性、低政府规制"的特征增加了非正规部门增长的不稳定性;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当期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关系,但影响程度较弱。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指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永苑 杜在超 张林 何金财
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本文研究了"关系"对家庭信贷获取的影响。我们发现关系显著地提高了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能力,但关系对获得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而言,关系指数增大1%,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概率、贷款笔数以及额度分别增加0.18%、0.0024和3.2%。就关系子指数来说,家庭权势、建立和巩固关系的投入有助于家庭获得正规信贷,而亲缘类关系有助于家庭获得非正规信贷。另外,市场化并没有改变关系对家庭获取信贷的影响。
关键词:
关系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红丽
采用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逐年扩大;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增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3年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5年则不存在空间效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欣悦
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阶段,我国大量城市非正规住区和就业面临包容性治理的诉求;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非正规治理模式的多样性缺乏理论认识。非正规性作为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可对上述问题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回应,但目前在我国城市研究中还较少探讨。通过对非正规性研究领域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证综述,认为该领域在对非正规住区和就业二元化、边缘化的固有认识提出批判的同时,在其产权、制度和治理3个方面提出了新认识。这对于解释非正规住区和就业治理机制,提出包容性的、可持续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从理论本土化、政府治理、研究对象扩展、创新产权与规划设计思路拓展该领域的中国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作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特质性"资源的作用。为此,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对农户的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户社会资本对非正规信贷的影响,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农户社会资本 非正规信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百里 武大雪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德利 周琪
数字经济的技术偏向使其红利产生群体偏向,从而通过个体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异化影响形成并作用于群体的工资差异。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视角,采用2018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农民工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正规就业农民工比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及个体能力(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加上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及就业歧视,导致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较高;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增强不仅能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而且能强化数字经济的工资增长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强的工资增长效应,进而会扩大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差异,其中存在“数字经济发展—非认知能力差异扩大—工资差异扩大”的传导路径,但认知能力差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也显示,地区数字经济和个体能力差异都是两类农民工工资差异的来源。因此,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数字红利边缘群体的发展,积极帮助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高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弱化和消除就业歧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黎旭
过去的就业,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否另辟蹊径?这方面,非正规就业可谓新的金光大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发达国家的非正规就业率普遍提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规就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城镇创造就业岗位、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缓解贫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及规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守军 王德清 邓春雪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存在着多种障碍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缓慢 ,在地区、行业、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等方面分布不平衡。只有从战略高度出发 ,通过高校、政府及社会各部门合作 ,在法律、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大力支持 ,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