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4)
- 2023(5086)
- 2022(4041)
- 2021(3713)
- 2020(2869)
- 2019(6623)
- 2018(6427)
- 2017(11110)
- 2016(7023)
- 2015(7903)
- 2014(8071)
- 2013(7226)
- 2012(6680)
- 2011(6152)
- 2010(6397)
- 2009(5258)
- 2008(4945)
- 2007(4683)
- 2006(4100)
- 2005(3711)
- 学科
- 济(25511)
- 经济(25496)
- 教育(18223)
- 中国(14780)
- 业(12826)
- 管理(11812)
- 方法(9933)
- 企(9100)
- 企业(9100)
- 数学(8809)
- 数学方法(8735)
- 产业(8678)
- 农(7106)
- 理论(6954)
- 技术(6700)
- 业经(6663)
- 地方(6489)
- 发(5491)
- 学(5435)
- 教学(5410)
- 结构(5199)
- 农业(4965)
- 发展(4840)
- 展(4718)
- 地方经济(4474)
- 财(4195)
- 产业结构(3684)
- 贸(3547)
- 贸易(3547)
- 易(3419)
- 机构
- 大学(93313)
- 学院(90545)
- 济(36679)
- 经济(35962)
- 研究(33781)
- 管理(29451)
- 教育(26062)
- 理学(26050)
- 理学院(25704)
- 管理学(25276)
- 管理学院(25074)
- 范(22507)
- 师范(22444)
- 京(20438)
- 师范大学(18665)
- 科学(17703)
- 中国(16540)
- 所(15619)
- 财(14732)
- 江(14424)
- 研究所(14360)
- 中心(13732)
- 北京(13624)
- 技术(12692)
- 职业(12676)
- 经济学(12660)
- 财经(12417)
- 院(12207)
- 经济学院(11734)
- 经(11383)
- 基金
- 项目(60553)
- 研究(53191)
- 科学(50956)
- 基金(41358)
- 家(34263)
- 社会(33924)
- 国家(33847)
- 教育(32611)
- 社会科(32188)
- 社会科学(32186)
- 科学基金(29340)
- 省(25719)
- 编号(23224)
- 划(23022)
- 基金项目(21211)
- 成果(20345)
- 课题(19638)
- 年(16509)
- 发(16048)
- 资助(15876)
- 规划(15858)
- 部(15546)
- 自然(15397)
- 重点(15174)
- 自然科(15070)
- 自然科学(15068)
- 自然科学基金(14828)
- 教育部(14525)
- 发展(14081)
- 性(13986)
共检索到137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葛莹玉 李春平 葛扬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数据,运用ESR模型分析了产业工人教育错配对就业选择和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工人存在教育错配现象,教育错配对产业工人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惩罚和溢出两种效应。更高的教育程度能显著降低产业工人非正规就业倾向,提高其工资收入水平,但同时具有工资惩罚效应;而教育不足会增加产业工人非正规就业倾向,降低其工资收入水平,并同时具有工资溢价效应。相对于岗位需求,产业工人也存在较为普遍的教育过度现象,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职业认知课程,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使人才培养结构更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事实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一刀切的正规化就业政策能提高非正规就业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提高工资收入的作用却不明显,亟须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优化调整产业工人技能结构,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从而开创实现职企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产业工人 教育错配 工资效应 非正规就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异是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CHNS数据,对我国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工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1997年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要略高于正规就业人员,而此后,则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高于非正规就业人员,差距在逐渐扩大。研究发现,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在教育回报率和经验回报率的差距在逐渐扩大,人力资本配置向正规就业倾斜是造成两者工资差异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非正规就业在我国城镇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当前收入分配的新特点、新趋势。
关键词:
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 工资差异 收入分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向攀 赵达 谢识予
本文根据是否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将劳动部门分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4年以来,最低工资对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每提高1%,正规部门工资会增加0.5%,非正规部门平均工资下降统计不显著,而处于最低工资线附近的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工资下降0.77%;最低工资提高使得失业者向非正规部门流动,而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向正规部门流动,最终将有利于劳动者在正规部门就业。因此,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制度时应全面考虑最低工资标准作用效果的部门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昕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理论分析,利用CFPS数据和ESR模型探讨了教育对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评估了教育对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工资差异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劳动者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越低;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和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教育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工资差异;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都在本科阶段达到最高,本科教育在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上均具有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此研究对于全面认识非正规就业、深化教育改革和构建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海华 张卫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两期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非正规与正规就业者小时工资与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小时工资;相比正规就业者,外资进入对非正规就业者小时工资的提升作用整体较小;在融资约束强、创业活力低的地区,二者的小时工资差距受外资进入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发现,外资进入降低了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概率,但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年劳动时间提升作用更大。在外资进入对小时工资和年劳动时间的综合影响下,外资进入对二者年收入的促进作用较为一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乾 原新
我国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鼓励非正规部门发展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就业 劳动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乾 原新
我国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鼓励非正规部门发展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就业 劳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述磊
基于CGSS数据,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估计并对工资差异分解分析,发现正规就业工资水平显著高于非正规就业,在三个代表性分位数上正规就业的教育收益率均高于非正规就业,同时两种就业方式的教育收益率随工资分位数水平由低到高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性别歧视更为严重并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由低到高而愈强。工资差异分解表明市场歧视造成的差异占总差异的比例显著高于特征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凡
文章运用倾向值贪婪匹配、倾向值最佳匹配、倾向值加权和匹配估计量等4种倾向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动人口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工资差异。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等个人禀赋在正规就业者和非正规就业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当这种选择偏差存在时,t检验和OLS回归会高估正规就业对工资水平的平均干预效应。在控制选择偏差以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工资差异。这说明流动人口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市场分割和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歧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o the definition of irregular employment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It i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one hand, and combines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就业 非正规就业 国际统计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中国政府把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两个层面评估了这个目标是否正确:非正规就业者是否需要走向正规化?如何走向正规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正规就业者,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高是有效率的;从城市层面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会自动下降。这两个结果意味着,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政府需要设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但不必强迫劳资双方签合同。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工具变量 教育收益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根丽 尤亮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城镇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分位数模型研究了非正规就业对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惩罚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对不同工资阶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惩罚效应,且惩罚效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惩罚效应虽在工资分布上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但差别并不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惩罚效应在低学历劳动者、男性劳动者和非东部地区劳动者组别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经验不足的中等及以上工资阶层劳动者在非正规就业时遭受的工资惩罚更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就业歧视是非正规就业存在工资惩罚的主要原因,非正规就业并未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补偿工资差异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惩罚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劳动生产率约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劳动生产率每增加或减少l%都会影响产值上百亿元。劳动生产率低下致使中国工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郭奎涛,中国产业工人需升级,《工程机械周刊》2010年第6期。)很显然,这种情况与我国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不高紧密相关。产业工人中的技能型人才不仅是企业产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最近这几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世界部分地区出现的国家之间的博弈,再次提醒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要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归根到底要靠实体经济,要靠先进的制造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作出了"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之所以出现收入差距拉大、传统产业衰落、蓝领失业增多等矛盾,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衰败、产业空心化的原因。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几亿人口的吃穿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必须坚定不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根丽 尤亮
非正规就业者是不具有正式劳动关系或缺乏社会保障的就业者,也是经济脆弱者,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关重要。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将“软技能”非认知能力引入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研究中,采用大五人格模型构建非认知能力指标,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城镇数据,实证研究了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主要通过提升健康状况、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和增加社会资本三个渠道提升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马太效应”。此外,非认知能力对白领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更大。不同维度的非认知能力中,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更为重要。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也有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