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0)
2023(15059)
2022(12789)
2021(11978)
2020(10393)
2019(23866)
2018(24029)
2017(45698)
2016(25238)
2015(29062)
2014(29468)
2013(28952)
2012(27110)
2011(24498)
2010(25055)
2009(23801)
2008(24081)
2007(21944)
2006(19184)
2005(17613)
作者
(76929)
(64396)
(64345)
(61365)
(40835)
(31123)
(29261)
(25211)
(24460)
(23132)
(22020)
(22012)
(20812)
(20735)
(20418)
(20082)
(19521)
(19200)
(18879)
(18621)
(16271)
(16096)
(15973)
(14797)
(14596)
(14509)
(14460)
(14450)
(13215)
(12950)
学科
(101512)
经济(101365)
管理(74753)
(68949)
(58843)
企业(58843)
方法(49174)
数学(41546)
数学方法(40777)
(28547)
中国(26965)
(26900)
(25430)
(23538)
业经(22648)
理论(20785)
(18447)
贸易(18436)
(17848)
地方(17558)
农业(17432)
(17181)
(16823)
银行(16767)
(16682)
财务(16620)
财务管理(16571)
(15983)
(15915)
金融(15910)
机构
大学(376322)
学院(373283)
(145037)
经济(141638)
管理(137573)
研究(127537)
理学(117833)
理学院(116395)
管理学(113740)
管理学院(113061)
中国(96956)
科学(81594)
(80814)
(71247)
(67093)
(66876)
研究所(60757)
(58813)
中心(58386)
业大(57643)
财经(55524)
农业(52975)
北京(51165)
(50447)
(50095)
师范(49820)
(46223)
(45681)
经济学(44515)
财经大学(40956)
基金
项目(242813)
科学(189165)
基金(174546)
研究(172104)
(154343)
国家(153038)
科学基金(129220)
社会(106789)
社会科(100885)
社会科学(100851)
(95485)
基金项目(90984)
自然(85873)
自然科(83908)
自然科学(83879)
自然科学基金(82343)
教育(81838)
(81490)
资助(73512)
编号(70416)
成果(59064)
重点(55950)
(53485)
(50884)
课题(49938)
(49689)
科研(47170)
创新(46439)
计划(45496)
大学(45389)
期刊
(165429)
经济(165429)
研究(109817)
中国(78413)
学报(65717)
(60221)
科学(58382)
(57323)
管理(52418)
大学(49467)
学学(46508)
教育(46100)
农业(40018)
技术(33096)
(32593)
金融(32593)
财经(28337)
经济研究(26377)
业经(25890)
(24367)
(22316)
问题(21351)
(20158)
统计(19353)
技术经济(18091)
图书(18068)
(17380)
(17003)
商业(16778)
理论(16748)
共检索到56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孙涛  
传统的消费理论并没有将代际模型和财富存量模型相结合,而本文从社会习俗、道德习惯、家庭伦理等非正规制度的角度说明了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特点,沿用和扩展了代际交叠模型,将遗赠(bequest)和赠予(gift)两方向收入转移以及财富偏好同时引入了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用最优化条件来分析我国居民在消费和储蓄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这些行为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涛  黄少安  
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信念体系等非正规制度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储蓄和代际支持等经济行为的潜在影响,从理论上说明儒家文化在家庭和家族作为经济互助、互保、风险分担组织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也论述了家庭作为养老制度安排的载体具有的内在缺陷。本文采用1986—2008年有关宏观数据对考虑代际支持的中国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家庭养老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应该建立健全金融保险市场,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有保障的养老安排,分离出家庭的经济功能,使其养老功能转化为市场保险的一个补充和丰富,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宗成华  宋万杰  马世猛  
依据ELES模型估计结果,对中国低收入地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需求价格弹性等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地区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级,消费能力未得到充分释放,收入对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其消费支出水平也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应该大力提高低收入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消费提升政策,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为低收入地区居民打造便捷完善的消费环境。此外,应该重视食品价格对消费支出波动的影响,保障食品稳定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璀璀  宋英杰  
文章以省级地域为单元,从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三个角度,结合我国社会现实进行了分类和量化,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29省文化差异对消费水平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跨区域的文化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针对性提出进行文化的跨区域交流与融合、提升居民人文文化水平、结合城镇化做好消费升级与保障工作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璀璀  宋英杰  
文章以省级地域为单元,从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三个角度,结合我国社会现实进行了分类和量化,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29省文化差异对消费水平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跨区域的文化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针对性提出进行文化的跨区域交流与融合、提升居民人文文化水平、结合城镇化做好消费升级与保障工作等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林靖  郭彩梅  
本文通过计量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就业选择群体的收入,以客观数据直观反映非正规就业与其他就业形式的收入差异,呈现非正规就业这一就业形式对提升就业者收入的重要作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7955个不同就业类型的劳动力进行了收入ATT评估。研究表明:地区因素和原生家庭条件会极大影响劳动力未来的就业选择;无论何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自雇型或者受雇型)都将显著增加无业人员的收入,创业型的非正规就业会明显增加正规就业者的收入。本文为提高就业者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视程度,并为我国解决就业难、缓解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困境、制定相应就业促进和安全保障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珊  马松  
通过建立包含环境质量的代际交叠模型,考察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既包含了环境对产出及效用的影响,也考虑了生产的外部性。分析表明,内点解下的稳态存在多重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对均衡点进行了稳定性及比较静态分析;其次,当经济由角点解过渡到内点解时,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这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何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会有不同的治理难度;最后,从福利分析角度得出,在一定条件下,资本存量的动态无效性会引起环境质量的动态无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涤新  
本文采用总量模型和增长速度模型的对比方法,利用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与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雷潇雨  龚六堂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种类型消费者(城市市民、城市非市民及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城镇化对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选取全国176个城市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推动城市消费率的增长,但城镇化速度过快则会阻碍消费率增长。实证显示这一关系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区别,中部城市比东部城市更容易通过扩大人口规模来提高城市生产能力和消费率增速,而东部城市只有通过提升农民工福利待遇,才能够促进消费率增长。进一步,本文还通过参数估计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口集聚效应的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明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在下降。随着对影响居民消费的收入、预期和不确定性等显性因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方面。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投资制度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将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投资制度纳入居民消费测度模型中,以确定投资制度是否阻碍居民消费发展,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明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在下降。随着对影响居民消费的收入、预期和不确定性等显性因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方面。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投资制度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将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投资制度纳入居民消费测度模型中,以确定投资制度是否阻碍居民消费发展,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振忠  王亮  张郁  
在居民消费日趋重要的今天,考察限制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交易效率指数,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交易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以199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方面,交易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消费条件或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近年来交易效率的提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因此,为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从改善物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振忠  王亮  张郁  
在居民消费日趋重要的今天,考察限制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交易效率指数,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交易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以199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方面,交易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消费条件或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近年来交易效率的提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因此,为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从改善物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