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3)
- 2023(16122)
- 2022(13873)
- 2021(12915)
- 2020(10826)
- 2019(24472)
- 2018(24403)
- 2017(45864)
- 2016(25653)
- 2015(28748)
- 2014(28723)
- 2013(28001)
- 2012(25821)
- 2011(23239)
- 2010(23114)
- 2009(21135)
- 2008(20850)
- 2007(18494)
- 2006(16291)
- 2005(13911)
- 学科
- 济(95233)
- 经济(95037)
- 管理(71935)
- 业(66502)
- 企(55952)
- 企业(55952)
- 方法(44763)
- 数学(37278)
- 数学方法(36767)
- 农(27116)
- 中国(26123)
- 学(24982)
- 财(24498)
- 业经(22962)
- 理论(19439)
- 制(18820)
- 地方(18659)
- 贸(18013)
- 贸易(18006)
- 农业(17705)
- 易(17481)
- 和(17059)
- 技术(15644)
- 务(15160)
- 教育(15141)
- 财务(15077)
- 财务管理(15046)
- 环境(14845)
- 银(14687)
- 银行(14607)
- 机构
- 大学(364783)
- 学院(361369)
- 管理(138815)
- 济(133726)
- 经济(130566)
- 研究(123076)
- 理学(120716)
- 理学院(119226)
- 管理学(116733)
- 管理学院(116108)
- 中国(88850)
- 科学(82118)
- 京(78470)
- 农(69305)
- 所(63704)
- 业大(61309)
- 财(60892)
- 研究所(58678)
- 中心(55870)
- 农业(54984)
- 江(53307)
- 范(49804)
- 师范(49172)
- 北京(49166)
- 财经(49075)
- 经(44575)
- 院(44359)
- 州(43061)
- 技术(41370)
- 师范大学(39675)
- 基金
- 项目(253085)
- 科学(196496)
- 基金(181562)
- 研究(178480)
- 家(161794)
- 国家(160431)
- 科学基金(135588)
- 社会(110868)
- 社会科(104123)
- 社会科学(104090)
- 省(99949)
- 基金项目(96661)
- 自然(90927)
- 自然科(88836)
- 自然科学(88809)
- 自然科学基金(87207)
- 划(85219)
- 教育(82892)
- 资助(74294)
- 编号(72500)
- 成果(58971)
- 重点(57023)
- 部(54276)
- 发(52829)
- 创(52287)
- 课题(50711)
- 科研(49019)
- 创新(48750)
- 计划(48305)
- 大学(46435)
- 期刊
- 济(145343)
- 经济(145343)
- 研究(101677)
- 中国(72190)
- 学报(70502)
- 农(62893)
- 科学(59711)
- 大学(51831)
- 管理(49640)
- 学学(48783)
- 教育(46396)
- 财(45745)
- 农业(43035)
- 技术(30251)
- 融(26890)
- 金融(26890)
- 业经(24485)
- 财经(23522)
- 经济研究(23034)
- 业(21855)
- 图书(21283)
- 经(20111)
- 版(20086)
- 业大(19383)
- 科技(19306)
- 问题(18676)
- 理论(16737)
- 技术经济(16489)
- 农业大学(15839)
- 实践(15368)
共检索到523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葛楠 孟召坤 徐梅丹 张一春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力推崇,非正式网络学习受到了专家的关注与青睐。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非正式网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学习者满意度较低、持续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QQ群建立的"E-学术部落"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管理员关注、隐私关注、群消息设置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以解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员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存在感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闫莎莎 赵呈领
本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以CNKI的CAJD数据库核心期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文献源,对近十年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该领域已经具有专业的研究学者群,但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研究对象丰富,在社会网络分析方面主题突出;具有技术与理论模型构建类、知识共享类、社会网络分析类和具体实践应用类四个研究前沿方向,且实践应用方向趋势最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志娇 杨思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基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释卢卡奇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对深刻理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共有的变革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共通的价值追求——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均是对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思路、生成现实道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烨超 李雪梅 杨运强
新冠疫情大幅推进了高校利用线上教学方式创造灵活教学环境的进程,但也放大了学生在物理区隔下产生的疏离感。增强社会存在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接受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促进有效交互,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根据近期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特点,社会存在感测量模型可以基于相互尊重性、情感联结性、交流开放性和共同体意识4个维度,使用高阶潜变量的统计形式进行讨论。该社会存在感模型具有简明和全面的优点,能够体现社会存在感在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环境下“以相互尊重为表现的存在感知”“指向具体他人的认知与情感收获”“在受限条件下追求开放式的交流”“意向建模对象由个体拓展为班集体”的独特逻辑。社会存在感在平台易用性对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在社交线索对于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些中介效应的存在可以为社会存在感理论嵌入现有课堂话语体系提供前后抓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佳
本文在社交商务情境下,构建了社会存在感(感知虚拟存在)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探讨外在经济奖励的调节作用。以网络购物者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存在感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社会存在感和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外在经济奖励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补充了相关理论,对企业提升社交商务消费者满意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存在感 感知价值 满意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奥兰·利平科特
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是影响学生成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关注多媒体工具、富媒体教学方法对在线课堂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的积极影响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在线学习环境越来越多媒体化,计算机媒介学习环境的内在社会障碍可能会越来越少。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包括社会存在理论、计算机媒介交流环境中的社区;然后探讨了特定的多媒体方法对于社区建构、社会存在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翔 马吟秋 李旋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动机,并重点探索成员的理性动机和情感动机,对成员自身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介入影响以及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发现成员预期相关回报和知识利用行为以及成员的情绪与成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显著正相关,而这些因素又显著影响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
关键词:
知识分享 网络学习共同体 社会因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海茹 刘清堂 佘静雯 刁永锋 王洋 张思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网络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研修中仍存在互动不足、满意度低等现象。社会存在感被认为是网络学习中重要的情感要素,能描述人们互动时的心理感知,并能预测学习满意度。文章在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存在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坊研修环境特色和教师成年人身份特征,重构了社会存在感结构及测量量表,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和模型拟合度检验,并应用回归分析对社会存在感与研修效果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由技术支持的共同空间感、文化支持的心理参与感、共同体支持的社区影响感三个结构形成的社会存在感量表信效度较好,适用于教师工作坊中用户的社会存在感测量,且社会存在感与满意度、感知学习水平呈正相关。最后从社会存在感角度提出了提升教师工作坊研修质量的策略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侯剑华 杨秀财
[目的/意义]揭示图书情报学研究中非正式学术共同体对知识传播的作用过程,探测这一领域中知识传播的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辅助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1996-2016年7月的图书情报领域12本核心期刊的文献为数据分析对象,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Ⅲ软件工具,对图书情报学中的非正式学术共同体、研究主题、学科领域等的演化过程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并且绘制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传播速度曲线。[结果/结论]1996年以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非正式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玲
大学英语教学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未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特征和优势,以期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媛媛 郭婷婷
网络时代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提供了更为主动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以网络为中介,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分享、交流和建构知识的社群。教师定位、有效交流和协作学习都成为在线学习共同体能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但学习共同体并不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万能钥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网络学习 学习共同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续
从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种教师教育学习新模式:基于多Agent技术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通过对Agent技术的应用,结合学习共同体模型,实现在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学习、科研和专业化发展所需的框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日益提高的个性化需求与培养模式单一之间的矛盾,使之最有效地适合教师群体的学习特性,探索出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新模式。
关键词:
多Agent 网络学习 共同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娟
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可靠途径。基于远程教育中大多数网络教师存在研究意识不强、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并详细介绍了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概念、特性和构成,最后对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运行步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网络教师 研究共同体 构建 专业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多是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果信念和政策志向。在美国环境外交中,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外交政策制订,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使得环境外交领域成为美国科学与外交结合十分紧密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美国 环境外交 科学 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