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3)
2023(8155)
2022(6961)
2021(6493)
2020(5541)
2019(12554)
2018(12419)
2017(22926)
2016(13097)
2015(14977)
2014(14857)
2013(14745)
2012(13862)
2011(12598)
2010(12929)
2009(12385)
2008(12951)
2007(12040)
2006(11018)
2005(10383)
作者
(40984)
(34156)
(34035)
(32421)
(22098)
(16238)
(15447)
(13231)
(13135)
(12536)
(11993)
(11678)
(11413)
(11329)
(11278)
(10474)
(10270)
(10247)
(10128)
(10031)
(8745)
(8680)
(8526)
(8086)
(8037)
(7859)
(7684)
(7526)
(7122)
(6893)
学科
管理(54140)
(46198)
经济(46092)
(43778)
(40599)
企业(40599)
(19560)
方法(18485)
(17053)
数学(14129)
数学方法(13916)
(13054)
(12960)
财务(12924)
财务管理(12885)
业经(12771)
企业财务(12229)
(12011)
中国(12003)
(11611)
(10628)
银行(10585)
(10232)
(9945)
理论(9725)
体制(9428)
(9335)
(9069)
金融(9066)
(8685)
机构
大学(195602)
学院(191300)
(73156)
管理(72764)
经济(71330)
研究(68813)
理学(59879)
理学院(59106)
管理学(58096)
管理学院(57705)
中国(55227)
(43378)
科学(43206)
(41404)
(36919)
(36562)
研究所(33159)
(32878)
中心(31135)
财经(30325)
业大(29516)
农业(29009)
(27368)
北京(27333)
(25165)
(24794)
(24652)
(24001)
师范(23603)
财经大学(22544)
基金
项目(121191)
科学(94704)
基金(88666)
研究(84926)
(79479)
国家(78858)
科学基金(66279)
社会(52910)
社会科(49938)
社会科学(49920)
(46483)
基金项目(46241)
自然(44915)
自然科(43852)
自然科学(43831)
自然科学基金(43093)
(40623)
教育(39809)
资助(36815)
编号(32787)
成果(29124)
重点(28259)
(27487)
(26462)
(25219)
(24611)
课题(24354)
创新(23793)
科研(23647)
计划(23309)
期刊
(90760)
经济(90760)
研究(59009)
中国(46896)
(36773)
学报(35657)
管理(33720)
(33301)
科学(32439)
大学(26748)
学学(25119)
农业(21681)
(21096)
金融(21096)
教育(20921)
财经(16412)
技术(16033)
(14103)
(13221)
经济研究(12757)
业经(12687)
问题(11136)
(11004)
会计(10543)
财会(9774)
现代(9426)
业大(9388)
世界(8833)
技术经济(8787)
科技(8787)
共检索到31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利平  苏雪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纪文嘉  张玮彦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管理层面的普及,以环境与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可持续管理控制与以经济绩效为导向的传统管理控制的整合问题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虽然以往研究初步建立了关于可持续管理控制整合形态的概念框架,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也并未完全得到实证证据的支持。为此,以框架重构为目的,对2008~2017年关于可持续管理控制的英文案例研究文献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发现正式与非正式控制在企业可持续管理控制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整合框架时不应被忽视,同时也对Gond等提出的整合框架进行验证。在对该框架进行吸收和改进的基础上,将正式与非正式控制的运用作为一个新的维度,重构更为完善的整合框架,指出理想的可持续管理控制整合应同时具备:较高的整合程度,诊断式与交互式控制的平衡运用,正式与非正式控制的平衡运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勇  刘洋  
非正式组织作为权威之外的社会力量建立的组织,在重构农村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使非正式组织承担起农村社会稳定的重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农村社会控制失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解决农村社会控制失灵的现实路径是促进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协调发展;积极引导合法的非正式组织,坚决取缔非法的非正式组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楼  
内部人控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异化的条件下,非正式组织成为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实施机制。这一机制是国有企业成员强化自己利益的工具。
[期刊] 预测  [作者] 吕鸿江  吴亮  赵兴华  
正式与非正式管理控制在企业中同时存在并相辅相成,现有研究孤立地分析两类管理控制,但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类型匹配,进而无法展现企业管理控制的全貌。本文基于正式和非正式控制的分类,界定了四类管理控制类型的匹配模式并考察了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研究匹配模式后,结果表明:关系监管控制模式对短期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官僚目标控制模式对短期绩效具有U型影响;人际影响控制模式对长期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文化熏陶控制模式对长期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进一步,本文分析了四类管理控制模式在企业中的发展阶段。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指导企业选择适宜的管理控制模式实现长短期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伟  
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不仅具备了社会上一般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高校内非正式组织的独特之处。在高校中,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一般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处于相同的年龄层次,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心理素质还不够稳定,"三观"还没有正确地树立起来,容易受到非正式组织的一些干扰,从而对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武锡申  
社会资本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观点很多,促成了这种复杂性。组织的视角尤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有理由相信,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的构成、质量和数量并不必然是最优的。社会资本受到发展过程的影响,并影响发展过程。在社会资本的提高中,存在着重要的公共角色,但谁来担当这种公共角色,以及这种公共角色应当如何担当,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大量的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林  黄通  
人文因素作为影响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正式控制手段,但近岸海域环境依然继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控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因此,影响非正式控制水平的因素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涛  聂锐  
正式控制的局限性、企业对客户关系的重视以及销售人员素质的提高,使得企业越发重视销售人员的非正式控制,但是关于非正式控制对销售人员绩效和客户关系质量影响的研究还较少,非正式控制对销售人员绩效和客户关系质量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还没有得到有效验证。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非正式控制影响销售人员绩效和客户关系质量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控制对绩效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其中间接影响的中介变量为角色明晰性;非正式控制只能通过角色明晰性和情感性承诺对客户关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而对客户关系质量的直接影响不显著。非正式控制对角色明晰性、情感性承诺、绩效、客户关系质量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能全  刘楼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并存在在组织中,管理者应善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解剖非正式组织结构,从而充分了解非正式组织,利用非正式组织提高管理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小斌  高勇强  
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提出从非正式组织影响力大小和非正式组织影响与企业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两个指标来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立恒  
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持续性、非强制性和广泛性特征。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框架,非正式制度属于正式制度的重要补充,起到软约束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正式制度在实际中尚存一定空隙,企业内部控制更多的需要与市场经济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和风俗习惯来补充支持,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健全非正式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和效率功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威  
非正式组织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事物,生活中好像到处都有,圈子、小团体等等,我们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仔细想想会发现,非正式组织难于描述,我们越想去清晰地定义它,描述它,仿佛会越找不到头绪。在目标、规则、理性程度、活动方式等方面,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严  郭家鑫  
由于预算松弛可能会对组织的利益带来损害,导致组织人员能力不匹配、绩效标准不明确、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如何控制和治理预算松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旨在找出有效治理预算松弛的方式。大部分学者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在预算管理机制层面对预算松弛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基于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控制预算松弛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文的、基于明面规章制度的正式控制,另一种是不成文的、基于内在影响内涵的非正式控制,而现有关于预算松弛的研究中对非正式控制阐述得较少,因而本文基于非正式控制中的文化、信任、道德以及团队控制对预算松弛的影响进行阐述,揭示非正式控制在治理预算松弛方面的作用,扩展了预算松弛治理相关文献,并从非正式控制内涵角度出发为预算松弛的控制和治理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祥飞  陈良华  祖雅菲  
本文引入非正式控制理论,考察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管理会计非正式控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10至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管理会计在正式控制之外,非正式控制对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非正式控制叠加在正式控制上产生乘数效应的作用却不显著。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正式与非正式控制匹配关系,在企业生命周期层面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匹配关系对组织绩效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仅诠释了管理会计折价效应的非正式控制因素存在,而且从匹配关系视角拓展管理会计非正式控制"互补假说"的时点选择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