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1)
2023(16998)
2022(14465)
2021(13172)
2020(11285)
2019(25363)
2018(25079)
2017(49168)
2016(26188)
2015(29273)
2014(28452)
2013(27674)
2012(24894)
2011(22332)
2010(22342)
2009(20864)
2008(20059)
2007(17462)
2006(15011)
2005(13289)
作者
(71125)
(59464)
(59280)
(56300)
(37773)
(28398)
(26883)
(23027)
(22423)
(21160)
(20125)
(19957)
(18614)
(18612)
(18431)
(18255)
(17655)
(17417)
(17052)
(16976)
(14649)
(14467)
(14421)
(13512)
(13276)
(13242)
(13057)
(12894)
(11918)
(11558)
学科
(111501)
经济(111365)
管理(81897)
(76289)
(64906)
企业(64906)
方法(54213)
数学(48407)
数学方法(47697)
(30867)
(28242)
中国(26600)
业经(24999)
(23827)
地方(21207)
(19562)
财务(19492)
财务管理(19445)
(19433)
贸易(19423)
(18863)
企业财务(18497)
环境(18493)
(18309)
农业(18269)
技术(17440)
(17117)
理论(17031)
(16448)
银行(16430)
机构
学院(365960)
大学(362805)
(153612)
经济(150724)
管理(146450)
理学(128070)
理学院(126842)
管理学(124457)
管理学院(123784)
研究(112623)
中国(85098)
(73544)
(72630)
科学(66270)
财经(58395)
(53602)
(53314)
(53098)
中心(52966)
(52582)
业大(51235)
经济学(48536)
研究所(48449)
北京(44943)
(44435)
经济学院(44070)
师范(43947)
财经大学(43656)
(41839)
(41666)
基金
项目(253439)
科学(202904)
基金(187204)
研究(185893)
(161416)
国家(160170)
科学基金(140731)
社会(121565)
社会科(115702)
社会科学(115677)
(99826)
基金项目(98482)
自然(90470)
自然科(88483)
自然科学(88468)
教育(87333)
自然科学基金(86881)
(82989)
资助(77365)
编号(74362)
成果(58608)
重点(57018)
(56668)
(54282)
(54091)
课题(51166)
国家社会(51055)
创新(50547)
(50399)
教育部(49872)
期刊
(160314)
经济(160314)
研究(101696)
中国(66417)
(57226)
管理(55053)
学报(51082)
科学(49032)
(47252)
大学(40688)
学学(38626)
教育(35827)
技术(33882)
农业(32168)
(31447)
金融(31447)
财经(29021)
业经(27708)
经济研究(27114)
(24899)
问题(21108)
统计(20002)
(18759)
技术经济(17963)
商业(17545)
(16901)
决策(16553)
(16545)
(16205)
科技(16204)
共检索到519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后学  谭清美  商丽媛  
选取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相关数据,构造了可用于测度中国产业集聚水平的γsj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Fama-Macbeth估计法及GMM估计法,就产业协同集聚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手段驱动结构调整进行了讨论。面板回归和门槛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环境规制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会驱动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产业协同集聚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调整效应,但存在门槛特征。根据研究结论,政府在对企业集聚行为进行事先干预时,应充分考虑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屏障"作用,利用这道"屏障"发挥好产业协同集聚的结构调整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后学  谭清美  商丽媛  
选取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相关数据,构造了可用于测度中国产业集聚水平的γsj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Fama-Macbeth估计法及GMM估计法,就产业协同集聚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手段驱动结构调整进行了讨论。面板回归和门槛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环境规制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会驱动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产业协同集聚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调整效应,但存在门槛特征。根据研究结论,政府在对企业集聚行为进行事先干预时,应充分考虑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屏障"作用,利用这道"屏障"发挥好产业协同集聚的结构调整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胜民  刘笑天  
文章建立理论模型探究公司特质风险、估值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对于被低估的公司,特质风险的私有信息效应更加明显,股票预期收益率与特质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被高估的公司,特质风险的噪声交易效应更加明显,股票预期收益率与特质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公司估值水平和卖空限制的角度对整体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进行了理论解释。文章使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计算特质风险和估值水平,运用分组检验和分位数Fama-Mac Beth回归两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胜民  刘笑天  
文章建立理论模型探究公司特质风险、估值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对于被低估的公司,特质风险的私有信息效应更加明显,股票预期收益率与特质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被高估的公司,特质风险的噪声交易效应更加明显,股票预期收益率与特质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公司估值水平和卖空限制的角度对整体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进行了理论解释。文章使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计算特质风险和估值水平,运用分组检验和分位数Fama-Mac Beth回归两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特质波动率之谜,公司估值水平会对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当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趋紧的环境约束和转型压力,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解决保增长、促减排这一"两难"格局的关键路径。本文选取1999-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规制的基础上,就环境规制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机制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检验,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特征及空间异质性。面板回归和门槛检验的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能有效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可将环境规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当以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作为门槛变量时,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由弱变强,它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影响,从而验证了两者关系中显著的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伍先福  
在借助一般门槛模型估计门槛值的基础上,利用门槛值生成虚拟变量来构建分段函数以求解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利用中国2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度分别跨越门槛值1.0299、2.1741、2.0651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纯效率改善和生产规模变化的影响均由负转正,而跨过门槛值2.1741后对纯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却由正转负;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度为门槛变量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门槛效应不显著或不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娟  钟立新  
产业集聚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已有的空间计量模型可适用于产业集聚程度的测量,而对于影响产业集聚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则需要借助于其它模型。文章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借助于包含距离变量的产业空间计量模型,通过空间重构和空间耦合,可建立同时适用于产业集聚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变化的影响因素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建新  胡建辉  
本文根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事实,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就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劳动产出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改善但对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不甚明朗。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不直接产生作用但要素配置功能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行政化环境规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绿色经济的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强  
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依据Baumol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规制的存在会提高服务业部门相对于工业部门的比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我国的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程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占比会越高。利用分地区面板数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度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研究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最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开军  原毅军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系统动态面板模型,从单位废水和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两个方面衡量环境规制的强度,并分别实证检验了它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即环境规制越严厉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我们还发现单位废气治理费用的提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边际效应要远大于单位废水治理费用增加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与解决产业结构矛盾的双重压力下,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尤其是加大废气治理力度对于当下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建军  华潮  丰俊超  
使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纳入空间因素,运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碳排放呈现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促进到抑制的倒"U"型特征,这意味着二三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其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在考察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制定相关区域性经济政策时,要着重注意倒"U"型曲线的拐点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亦文  周韶成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协同治理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同单一的政策实施效果相比,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协同减少地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二者协同效应通过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能源依赖程度等路径降低地区排放水平,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政策实施效果越好,该协同效应越强。但在不同的区域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中,二者协同的减污降碳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颖  
利用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集聚质量和深度的视角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但相对于集聚深度而言,集聚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全要素能源效率较早越过拐点从而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表明,当集聚质量和集聚深度均较低时,产业集聚会通过规模效应显著抑制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而当集聚质量和深度均较高时,产业集聚则通过技术效应显著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此外,对于不同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能够率先摆脱产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而进入上升阶段,中西部地区则需要在更高的集聚水平上实现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攀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颖  
利用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集聚质量和深度的视角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但相对于集聚深度而言,集聚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全要素能源效率较早越过拐点从而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表明,当集聚质量和集聚深度均较低时,产业集聚会通过规模效应显著抑制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而当集聚质量和深度均较高时,产业集聚则通过技术效应显著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此外,对于不同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能够率先摆脱产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而进入上升阶段,中西部地区则需要在更高的集聚水平上实现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攀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  康志勇  左欠  孙欣奇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