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9)
- 2023(3928)
- 2022(3079)
- 2021(3346)
- 2020(2602)
- 2019(5977)
- 2018(6172)
- 2017(9189)
- 2016(6578)
- 2015(7627)
- 2014(7933)
- 2013(6779)
- 2012(6541)
- 2011(6133)
- 2010(6529)
- 2009(5654)
- 2008(5746)
- 2007(5567)
- 2006(5119)
- 2005(4782)
- 学科
- 教育(19984)
- 管理(13199)
- 济(12980)
- 经济(12958)
- 中国(11450)
- 业(9779)
- 企(8742)
- 企业(8742)
- 教学(8616)
- 理论(8469)
- 学(7092)
- 方法(5298)
- 发(4355)
- 技术(4148)
- 发展(4011)
- 数学(3963)
- 财(3961)
- 农(3889)
- 展(3887)
- 研究(3767)
- 学法(3740)
- 教学法(3740)
- 数学方法(3727)
- 计算(3676)
- 算机(3582)
- 计算机(3582)
- 革(3566)
- 机化(3521)
- 计算机化(3520)
- 思想(3466)
- 机构
- 大学(88545)
- 学院(81062)
- 研究(32735)
- 教育(31491)
- 范(24996)
- 师范(24874)
- 管理(22018)
- 京(21692)
- 师范大学(20782)
- 科学(20386)
- 济(19853)
- 经济(18935)
- 理学(18647)
- 理学院(18184)
- 中国(17587)
- 管理学(17386)
- 管理学院(17193)
- 所(16850)
- 研究所(15229)
- 技术(14963)
- 北京(14956)
- 江(14887)
- 中心(13816)
- 职业(13590)
- 教育学(12071)
- 农(11715)
- 州(11608)
- 院(11548)
- 财(10689)
- 业大(10633)
- 基金
- 项目(47619)
- 研究(41939)
- 科学(38794)
- 教育(30143)
- 基金(30087)
- 家(25616)
- 国家(25190)
- 社会(22280)
- 社会科(20560)
- 社会科学(20556)
- 科学基金(20511)
- 成果(20434)
- 编号(20247)
- 省(20068)
- 划(19820)
- 课题(18454)
- 年(15902)
- 基金项目(14672)
- 规划(13268)
- 重点(12759)
- 部(12548)
- 资助(12441)
- 自然(12434)
- 项目编号(12237)
- 自然科(12206)
- 自然科学(12203)
- 自然科学基金(11964)
- 度(11540)
- 教育部(11470)
- 性(11467)
共检索到142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胜军
非正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领域,当前学校教育中还普遍存在忽视非正式学习的问题。非正式学习可以补充正式学习中"学"的不足,能够完成正式学习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带来学习上的惊喜,在兴趣发展和专业知识建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教育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容纳甚至借鉴、应用各种非正式学习方式以丰富和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 学校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红艳 周金山
民主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要而根本的元素。民主理念含义丰富、分歧众多,其主要共识为: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合一、精英民主与多元民主的有机融合、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相互协调。借鉴阿玛蒂亚·森的概念,民主对于学校教育的贡献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建构性的,民主理念对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性影响体现在阶级的教育被改造为大众的教育;其二是工具性的,民主改变学校中权力、信息、知识供给等系列的要素配置方式,使得学校决策更为合理、资源分配更有效率。民主运用于学校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民主自身存在选票逻辑和街头逻辑等不稳定因素;民主固有的平等主义与学校能力本位的精英主义存在冲突、大众权威与教师专业主义存在冲突;民主程序运用于未成年人的受限性。学校教育应避免民主程序的滥用。
关键词:
民主理念 学校教育 参与民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淑娟
学前教育业已成为百姓关心的重大教育问题之一,如何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方向建设面临的重点课题。把非正式学习形式运用到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模块教学实践中,探讨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方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学前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尧坤 刘翔平
一、社会技能研究兴起的背景 社会技能的培养是7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及教育学兴起的针对学生的社会适应不良而展开的新兴研究。虽然心理社会发展和社会化等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对象,但有关社会技能培训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忽略,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的一种研究偏见造成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 ,师生交往是学校中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方式。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 ,使人成为人 ,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师生交往被窄化为教育或教学的背景、手段、条件 ,从而使师生交往失落了其应有的深层意义。为了实现师生交往的“成人”目的 ,需要在交往中实现真正的学习
关键词:
师生交往 学校教育 深层意义 真正的学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学龙
北京市高校每年都组织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等项目的比赛。目的在于通过比赛加强了解,增进友谊,提高技术水平,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国家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运动代表队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1世纪即将来临,各方面竞争将更加激烈。人才竞争,优胜劣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学校办学的中心任务是为社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艺生 马兵
论辩式教育模式是指学校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论辩式的方法、媒介等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学生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方法。其价值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拓展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其实施需要组织、人事和程序的宏观机制和理性的主题、冲突的观点和合理的辩论的微观运行。论辩式教育的误区是教师和学生的两极化,虚假性、煽动性和数量式的形式化。
关键词:
论辩式教育模式 价值 误区 学校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玉霞 李芳乐
如何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生活环境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各门学科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问题的定义、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解决和知识的关系、问题解决的认知机制,分析了问题解决的内外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学校教育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 问题领域 ACT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蒙成
非正式学习是西方国家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深刻认识人类学习的本质具有重大价值。一般通过对比较学校环境中的正式学习来界定非正式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活动蕴涵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结构性的教学距离较远。非正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比较法,而在收集数据时,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均被采用。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比较 日常实践 社会文化理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学芬
CLASSNUMBERG250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当前,市场经济为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开放性、应变性以及竞争观、效益观、信息观、法律观等项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文明、进步、发展,不仅需要物质保证,同时也需要人的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饶细丽 吕慧静 季瑶娴
以人为本的当代学校管理重在培养各方对学校的认同感。探析了认同感所产生的巨大的管理效益,重点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师生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校管理 认同感 管理效益 途径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宫添辉美 特里·安德森 王志军
本文是一篇理论性的文章,笔者试图从等效交互原理的视角来澄清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情境中,以及日益受到重视的非正式学习等教育领域中的设计问题。文中首先概述了等效交互原理中的核心概念,并阐述了如何将等效交互框架用于分析网络和远程教育中的交互设计。然后从交互设计的视角出发,将等效交互原理的观点用于MOOCs的三种变体中(xMOOCs,sMOOCs和cMOOCs),来阐述三者在设计方面的不同。在文章结尾处,本文探讨了在在线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都已能轻易获取且绝大部分基本免费的时代中,正式教育的角色转变的问题。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MOOC 交互设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忠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友群
学校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进行变革。校长、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媒体、教育管理部门、其他社会机构等都可以作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力量。变革的难点在于观念和文化的变革。而借助特定的变革模型,利用信息技术能改变学校成员的行为, 进而改变其思维方式,形成反思的、合作的和基于充分信息进行决策的学校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要悟 赵国栋
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教育界的调查及初步结论刘要悟赵国栋编译一、为什么要进行全国性调查自从微型计算机于八十年代初进入美国中小学的教学领域后,有关其成效的肯定性传闻层出不穷。有报告说,以前厌恶学习的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后,很快就对学习产生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