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2)
2023(9012)
2022(8112)
2021(7829)
2020(6502)
2019(15245)
2018(15317)
2017(29264)
2016(16204)
2015(18192)
2014(18268)
2013(18138)
2012(16477)
2011(14739)
2010(14658)
2009(13193)
2008(12536)
2007(10668)
2006(9196)
2005(7918)
作者
(47149)
(38750)
(38560)
(36722)
(24800)
(18583)
(17422)
(15406)
(14833)
(13771)
(13447)
(12966)
(12242)
(12208)
(11983)
(11823)
(11749)
(11605)
(11061)
(10976)
(9739)
(9429)
(9309)
(8803)
(8671)
(8663)
(8659)
(8490)
(7794)
(7740)
学科
(59800)
经济(59730)
管理(45084)
(42103)
(35851)
企业(35851)
方法(29889)
数学(25670)
数学方法(25324)
(15361)
中国(15314)
(15176)
(14370)
业经(13391)
地方(12575)
理论(11593)
(10949)
农业(10339)
(10144)
贸易(10138)
教育(10039)
技术(10030)
(9822)
环境(9713)
(9626)
(9406)
财务(9348)
财务管理(9333)
企业财务(8833)
(8722)
机构
大学(225676)
学院(221988)
管理(91669)
(81136)
理学(80279)
理学院(79365)
经济(79175)
管理学(77919)
管理学院(77544)
研究(73395)
中国(52037)
科学(49263)
(48599)
(36978)
(36488)
(35956)
业大(35839)
研究所(34219)
中心(32848)
(31321)
(30927)
北京(30767)
师范(30598)
财经(29417)
农业(28730)
(27205)
(26745)
(25836)
师范大学(24987)
技术(24683)
基金
项目(160193)
科学(124707)
研究(116536)
基金(114637)
(100494)
国家(99646)
科学基金(85009)
社会(70155)
社会科(66294)
社会科学(66276)
(63134)
基金项目(62024)
自然(57178)
自然科(55806)
自然科学(55795)
自然科学基金(54759)
(53816)
教育(53624)
编号(48353)
资助(47267)
成果(39086)
重点(35648)
(34680)
(33633)
(33401)
课题(33138)
科研(31052)
创新(31041)
项目编号(30151)
大学(29841)
期刊
(85519)
经济(85519)
研究(64095)
中国(40742)
学报(38334)
科学(34903)
管理(32568)
(32181)
教育(29408)
大学(28246)
学学(26370)
(25616)
农业(22929)
技术(19198)
(15009)
金融(15009)
业经(14339)
图书(14231)
财经(13289)
经济研究(12919)
科技(12484)
理论(12128)
实践(11493)
(11493)
(11369)
(11105)
问题(11023)
情报(10856)
技术经济(10499)
(10136)
共检索到313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季娇  伍新春  青紫馨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个体日常活动中的有效学习方式,近年来正逐渐成为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场馆学习、服务性学习和职场学习是三种典型的非正式学习模式。通过对三种学习模式比较分析发现,非正式学习受到个体情境、社会情境和物理情境等三类情境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可获得多元的学习结果,以促进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可拓展我们对学习和教育本质的理解,为了促进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以构建评价非正式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估体系,探索影响非正式学习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侯小杏  陈丽亚  
全球化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多样化,学习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终身学习的诉求不断加强,非正式环境下的学习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应对各种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实和虚拟两个维度对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各种研究进行论述,介绍了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研究领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机构,并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以期对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筱萌  
互联网络是科学教育与传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目前科学教育网站却缺乏教学设计。本文以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及非正式学习的特点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科学教育网站的设计框架。该框架以培养公民具有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能力为总目标,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和精神为子目标,提出了针对不同目标的网站设计原则,包括趣味性、个性化、自组织、交流性、情境性、参与性、反思性原则,并根据各个原则阐述了网站的相关特性设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蒙成  
非正式学习是西方国家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深刻认识人类学习的本质具有重大价值。一般通过对比较学校环境中的正式学习来界定非正式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活动蕴涵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结构性的教学距离较远。非正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比较法,而在收集数据时,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均被采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宝辉  
本文在最近结束的一个学术会议的纪要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国际上非正式科学学习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提及的互联网网站及参考文献可以帮助感兴趣的同行进一步了解国际上非正式科学学习研究的情况。本文尤其针对中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及目标提出了研究和利用非正式科学学习的机会及相关资源建设的若干建议供有关部门及研究人员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明  胡玉宁  
作为一种有效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非正式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目前大学生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形式单一以及缺乏自控和自律能力等问题的结论,并针对上述问题,在端正学习态度、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自控自律能力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福祥  
近年来,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国外成人学习与工作研究的主题,相关研究主要论及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提出、内涵、价值和途径等。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产生于日常的工作行为中,是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是未经计划或并非期待的事件的结果。工作场所不仅仅是一处物理场所,而且是分享价值、观念、行为和态度的场域。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合法"环境。组织应当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培育分享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文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迎  殷双绪  
先前学习评价是当前国际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采用的、针对非正式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本研究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选取参与远程高等教育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92名成人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系统开展了先前学习评价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测评人员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偏差,学生对先前学习评价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让学生清楚评估中的相关责任、评估方法等,以及整个先前学习评价工作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基于此,本研究总结了先前学习评价的一般操作流程,并提出建立申请制度,加强审核学生所提供材料、证据等的真实性,向学生提供申请前的自我测试以及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审查评估结果的机会等四个方面的改进措...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卫平  浦理娥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调研了2004至201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非正式学习的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角度亦很狭窄。尤其是对婴幼儿、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的非正式学习关注甚少。相对而言,上述人群更适合开展非正式学习。据此,本文试图推导研究非正式学习的可能性及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戴德宝  刘蕾  
随着技术的发展,非正式学习得到了广泛重视。文章在现有研究和意见领袖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微博群"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模式。本文首先将群内学习分为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两个相互促进的部分,然后基于群内领袖层存在假设及学习者进入领袖层的相关影响因素,使用面向AMOS技术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微博群不仅存在领袖层,而且贡献率、持续使用意图、分享意图和能力是成员能否进入领袖层的直接决定因素,决定性强弱依次变小;能力、信息采纳可能性、分享意图、持续使用意图间接性影响程度依次减弱;总效应方面,能力影响最强,其后依次是持续使用意图、贡献率、分享意图和信息采纳可能性。信息采纳可能性总体影响不大的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宋权华  廖守琴  
本文从网络非正式学习与长尾理论的关系出发,结合长尾理论的九条原则来谈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网络非正式学习模式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对于学习模式的建构和分析说明;最后提出关于模式应用的一些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刘杰  邓小霞  
非正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基于非正式学习视角,以某高校新进教师为例,研究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交互。结果显示:教师整体网络密度较小,教师交互频次低,交互程度欠深入;子群内部教师之间的交互比较频繁,教师能够深入开展交互;子群之间的交互次数较高,许多子群共享的成员在子群之间交互上起到了良好的中介作用,加强了子群内部成员和子群之间的交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晓东  杨刚  
学习的新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教与学领域的科学。它涉及到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它领域的知识。本文对近年来学习科学的研究与进展进行了梳理,如从有关学习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方法论,到知识的本质和可视化,再到透过技术支持的共同学习和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学习科学研究中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并作出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胜军  
非正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领域,当前学校教育中还普遍存在忽视非正式学习的问题。非正式学习可以补充正式学习中"学"的不足,能够完成正式学习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带来学习上的惊喜,在兴趣发展和专业知识建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教育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容纳甚至借鉴、应用各种非正式学习方式以丰富和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璋  孙姗姗  
非正式学习空间是指学校除正式教学空间之外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组织学习行为的空间环境。作为正式学习空间的有力补充,非正式学习空间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场域,促进协作交流,并有效利用闲置空间。为此,大学应当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开发创设,在遵循成本原则、便利原则和舒适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其位置分布、服务人群及使用功能合理构建非正式学习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