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4)
2023(12789)
2022(11173)
2021(10671)
2020(8755)
2019(20418)
2018(20470)
2017(40144)
2016(21775)
2015(24677)
2014(24728)
2013(24625)
2012(22482)
2011(20150)
2010(19949)
2009(18382)
2008(17764)
2007(15990)
2006(14179)
2005(12389)
作者
(61809)
(51702)
(51125)
(48582)
(32587)
(24881)
(23164)
(20329)
(19592)
(18113)
(17696)
(17171)
(16137)
(16035)
(15650)
(15523)
(15363)
(15046)
(14790)
(14465)
(12803)
(12551)
(12401)
(11997)
(11595)
(11477)
(11454)
(11343)
(10363)
(10124)
学科
(90807)
经济(90715)
(66841)
管理(59040)
(48429)
(45242)
企业(45242)
方法(38802)
数学(33992)
数学方法(33672)
农业(32153)
中国(23672)
业经(23370)
(19982)
地方(19567)
(17452)
(17181)
(14882)
贸易(14872)
(14401)
理论(14031)
技术(13544)
(12998)
银行(12965)
环境(12905)
(12882)
金融(12879)
(12667)
(12631)
(12534)
机构
学院(308296)
大学(306742)
管理(126527)
(125238)
经济(122548)
理学(110132)
理学院(108996)
管理学(107330)
管理学院(106784)
研究(100725)
中国(77831)
(65120)
(64706)
科学(61778)
(53987)
业大(51132)
(49813)
农业(49568)
中心(47235)
研究所(45253)
(44775)
财经(43828)
北京(40706)
(40462)
师范(40173)
(40012)
(36359)
经济学(36138)
(35717)
经济管理(34987)
基金
项目(211898)
科学(166860)
研究(158321)
基金(153804)
(132555)
国家(131368)
科学基金(113607)
社会(99523)
社会科(93831)
社会科学(93804)
基金项目(83165)
(82896)
自然(73364)
自然科(71602)
自然科学(71587)
教育(70828)
自然科学基金(70309)
(68578)
编号(66881)
资助(62252)
成果(53024)
(47020)
重点(46127)
(45586)
课题(43887)
(43874)
创新(40766)
教育部(40163)
国家社会(40146)
人文(40032)
期刊
(142704)
经济(142704)
研究(89404)
(66096)
中国(60182)
学报(47103)
科学(44991)
农业(44958)
管理(42075)
(39032)
大学(36579)
学学(34545)
教育(30989)
(30140)
金融(30140)
业经(28342)
技术(25924)
(21091)
财经(20989)
问题(20037)
经济研究(19570)
(17781)
理论(15863)
图书(15803)
(15577)
资源(15410)
技术经济(15216)
现代(14785)
科技(14758)
实践(14610)
共检索到450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旭晖  
本文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研究对象 ,从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机制上分析了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 :①进城农民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很低 ,他们参加劳动的年限甚至具有负作用 ;②对进城农民来说 ,城市生活本身具有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意义 ,而务农经历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 ;③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并没有改变女性在收入上的弱势地位。可以认为 ,由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体制障碍 ,从而难以实现人力资本的配置功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亮  苏建宁  张然  
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对象,运用改进后的明瑟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其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并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行业等分割因素在该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松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取消了一系列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大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但是,农村户口劳动力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存在差别,农民工依然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部门分割不但没有弥合,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基于户口差别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仍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外生性制度有了很大改进,但现实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这要求我们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考虑内生性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以及与外生性制度变迁相比的滞后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大松  张天昱  
农民工收入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工作经验等对其收入的影响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基于调研数据,主要考察教育与工作经验对收入的影响是否受性别因素的"干扰",即影响的"性别偏向"。研究发现,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影响上,性别对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作用的干扰偏向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玥  徐定德  崔诗雨  刘恩来  刘邵权  
[目的]基于对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代际视角下女性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及促进山区人口市民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有6岁以下小孩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留城有负向影响,但有6岁以下小孩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有正向影响。[结论]对女性农民工整体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留城意愿增长趋势越显著;有融入城市信心的女性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东,秦伟  
利用实际调查数据 ,对农民工群体中的代际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流动动机和目的、收入、消费、对城市的适应性、对家乡的回归性等几个方面存在着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 ,在农民工群体中确已发生了代际的分化。代际分化的主要特征在于 :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旭晖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遭受就业歧视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广州市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农民工就业歧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旨在分析歧视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太宇  张桂文  
本文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的经典框架之上,突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劳动力需求作用机理的分析,即从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影响和对劳动力需求总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在研究过程中,还大胆尝试利用效率工资思想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劳动力需求效应进行分析。与已有的研究文献相比较,本文试图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展扩理论分析的空间,充实相关领域研究内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婧芳  
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除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政策痕迹。本文综述了不同政策背景和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政策起源及其演变;二是不同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明  
本文通过对四川成都市农民工劳动纠纷案卷的调查,以第一手数据为素材,表明农民工由于身处异乡,文化不高,生存能力较差,在城镇生存易受的各种侵害相比城镇职工来说,比例要大得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城镇乃至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上苦下功夫,通过政府以制度、法规的形式实施,合理地调配各种资源,在完善的法律体制下使农民工在城镇建设中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鉴君  桂又华  贾健  
农民工劳动力价格是农民劳动力再生产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农民收入利益和农民工的供给,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到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为契入点,重点考察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特点及其影响,探求解决不合理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的办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兴华  
本文在对城镇劳动力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性,并运用北京市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工不会对一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产生替代关系,相反,从动态看,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农民工还会促进其就业。农民工对二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规模效应。至于总效应,则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替代效应大于规模效应,则总效应为负值,二类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减少;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则总效应为正值,二类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增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千慧雄  刘晓燕  
经济的空间集聚会产生一个劳动力池效应,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池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劳动力的供求匹配,提高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收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池效应则是通过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或然收益,降低工人的就业风险。劳动力池的公共物品性质则要求政府应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赖德胜  苏丽锋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60年来,其缜密的理论、详实的方法、新颖的视角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诸多领域的发展。本文从收入分配、就业、劳动力配置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四个方面总结了人力资本理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的主要贡献。未来面对劳动领域的新趋势、新特征,人力资本理论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