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4)
- 2023(12289)
- 2022(10108)
- 2021(9180)
- 2020(7715)
- 2019(16869)
- 2018(16586)
- 2017(32165)
- 2016(17062)
- 2015(18718)
- 2014(18203)
- 2013(17643)
- 2012(15544)
- 2011(13670)
- 2010(13819)
- 2009(13658)
- 2008(13415)
- 2007(12088)
- 2006(10658)
- 2005(9853)
- 学科
- 业(84466)
- 企(79429)
- 企业(79429)
- 管理(72669)
- 济(69796)
- 经济(69669)
- 业经(29316)
- 财(28840)
- 方法(27475)
- 农(25417)
- 务(21800)
- 财务(21776)
- 财务管理(21752)
- 企业财务(20622)
- 制(20269)
- 数学(18962)
- 数学方法(18780)
- 农业(18180)
- 技术(17261)
- 中国(16683)
- 体(15492)
- 划(14955)
- 策(14685)
- 理论(14479)
- 和(14078)
- 体制(13634)
- 企业经济(12869)
- 经营(12209)
- 贸(12184)
- 贸易(12177)
- 机构
- 学院(242043)
- 大学(232920)
- 济(102265)
- 经济(100411)
- 管理(99774)
- 理学(85534)
- 理学院(84788)
- 管理学(83780)
- 管理学院(83321)
- 研究(70469)
- 中国(58132)
- 财(52891)
- 京(46768)
- 财经(41034)
- 科学(38819)
- 江(37692)
- 经(37092)
- 农(36358)
- 所(33343)
- 中心(33124)
- 业大(31558)
- 经济学(30637)
- 财经大学(30087)
- 州(29454)
- 研究所(29270)
- 商学(29062)
- 商学院(28788)
- 北京(28487)
- 农业(28278)
- 经济学院(27630)
- 基金
- 项目(155080)
- 科学(125509)
- 研究(119306)
- 基金(114213)
- 家(96511)
- 国家(95595)
- 科学基金(85497)
- 社会(78866)
- 社会科(74812)
- 社会科学(74798)
- 省(62325)
- 基金项目(60326)
- 教育(54215)
- 自然(53194)
- 自然科(51989)
- 自然科学(51978)
- 自然科学基金(51111)
- 划(49920)
- 编号(48830)
- 资助(44752)
- 成果(38472)
- 创(36508)
- 制(36449)
- 业(35918)
- 部(34374)
- 重点(34211)
- 发(33348)
- 创新(33158)
- 课题(32840)
- 国家社会(32557)
- 期刊
- 济(122385)
- 经济(122385)
- 研究(70789)
- 中国(46672)
- 财(46339)
- 管理(43323)
- 农(36145)
- 科学(29883)
- 学报(28189)
- 农业(24637)
- 业经(23902)
- 融(23590)
- 金融(23590)
- 大学(23250)
- 技术(22668)
- 学学(22343)
- 教育(21855)
- 财经(20990)
- 经济研究(18811)
- 经(18126)
- 问题(15385)
- 业(14768)
- 财会(14379)
- 技术经济(13598)
- 现代(13113)
- 商业(12667)
- 会计(12324)
- 贸(11937)
- 世界(11472)
- 经济管理(10676)
共检索到36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休宁 刘友金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信誉是保证产业集群有序运作的前提,要保证企业间高效的合作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与科层组织的信誉机制不同,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主要是依靠非正式制度。文章从关系性嵌入、专用性投资,以及联合制裁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阐释。文章的结论是,产业集群中特有的信誉机制是导致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产业集群 企业信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祥
非正式制度是近年来企业集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现有的文献形成了两条研究路径:其一,主要探讨非正式制度因素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促进合作、降低交易费用的积极影响;其二,着重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讨论其局限性和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本文对以上两个研究路径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企业集群 非正式制度 研究述评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洪水
银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产业集群提高了企业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信誉机制使集群企业总体信用增级;分离均衡模型研究第三方治理对两类企业的分离机制,信号显示使集群中的"好"企业信用增级。信誉机制与信号显示的分析表明,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有赖于对特殊主义信任的保留,更需对普遍主义信任的拓展,这也凸显了现代征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信誉机制 信号显示 集群信用增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纬隆 李介新
在我国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自身信誉体系成为人们关注话题。从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系统定义企业信誉,提出了在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从识别、规避信誉风险,构建信誉系统以及在逆境中决策等方面探讨了信誉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信誉 企业信誉 企业信誉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粮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对既定决策选择主动创造型执行而非被动适应型执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我国的制度环境为背景,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同事关系是如何通过员工行为意愿选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以及非正式制度对同事关系的引导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以义为上的同事关系,通常会影响员工对既定决策选择主动创造型执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会更好;企业内部以利为上的同事关系,通常会影响企业员工对既定决策选择被动适应型执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性表现会更好。而且,非正式制度越完善,越容易造就工作奉献型员工或是通过人际促进来实现道德面子类型的员工,企业内部越容易形成以义为上的同事关系。研究结论对如何从非正式制度视角引导同事关系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映朕
知识共享是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前提,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关键。知识共享机制决定知识共享效率。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以及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探讨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知识共享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效率。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非正式组织 知识共享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祥槐
在市场经济中 ,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本文在企业信誉的价值和成本分析的基础上 ,剖析了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企业信誉价值的影响 ,认为企业是否选择对信誉进行投资 ,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因素 ,还与社会经济制度类型、制度完善程度以及社会文化有关 ,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制度与文化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探讨了民营企业信誉取向的变化。
关键词:
企业信誉 声誉机制 制度 文化 信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珺 宋献中 王红建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如何治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以往文献更多关注了环境规制等正式制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2000~2014年沪深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当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其家乡地任职工作时,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说明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发现,高管的个人特质(性别、年龄和学历)和家乡特征(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和公众环保意识)对上述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上述关系在不同的法律制度环境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的治理作用不受正式制度的影响。在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提供了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能够改善环境治理的积极证据,从而突破了以往过多基于正式制度的单一视角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环境治理的理论与途径。
关键词:
家乡认同 环境治理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纯
许多研究认为制约中国家族企业的关键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信任的影响。但本文的观点认为缺少遵守正式制度的传统习惯是制约家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人际关系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作用,扭曲了价格,产生了大量负面的影响。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取决于能否树立起新的遵守正式制度要求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家族企业 信任 特殊主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珺 宋献中 王红建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如何治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以往文献更多关注了环境规制等正式制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20002014年沪深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当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其家乡地任职工作时,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说明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发现,高管的个人特质(性别、年龄和学历)和家乡特征(经济发展
关键词:
家乡认同 环境治理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武锡申
社会资本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观点很多,促成了这种复杂性。组织的视角尤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有理由相信,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的构成、质量和数量并不必然是最优的。社会资本受到发展过程的影响,并影响发展过程。在社会资本的提高中,存在着重要的公共角色,但谁来担当这种公共角色,以及这种公共角色应当如何担当,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大量的思考。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道德风险 公共产品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娇 张屹山
科技创新关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下,不仅要注重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还要通过非正式制度建设引导社会预期,发挥企业家才能,使非正式制度发挥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与正式制度协调相容。首先,建立静态研发博弈模型,讨论不同市场结构下正式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和产出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放松企业家理性,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刻画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家研发调整的影响,推导动态均衡解的条件,模拟倍周期分岔及混沌可能性下政策效应的复杂性。为政府提供正式制度,引导和塑造非正式制度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朱晓玲 陈海彬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的重要举措,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公用事业PPP模式的推行中,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许多隐性壁垒,难以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壁垒,并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制度创新建议,以提高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朱晓玲 陈海彬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的重要举措,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公用事业PPP模式的推行中,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许多隐性壁垒,难以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壁垒,并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制度创新建议,以提高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纬隆 李介新
基于信誉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可以得出企业信誉战略是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化的趋势。在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企业信誉成为稀缺资源。企业构筑信誉战略要有良好的内外环境作为支撑,依着企业信誉战略内涵和性质,构建起企业信誉战略体系框架。处理好企业所要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信誉 信誉战略 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