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9)
2023(13621)
2022(11375)
2021(10299)
2020(8447)
2019(18744)
2018(18261)
2017(34742)
2016(18811)
2015(20594)
2014(20298)
2013(20134)
2012(18690)
2011(17272)
2010(17510)
2009(16620)
2008(16111)
2007(14632)
2006(13408)
2005(12028)
作者
(56104)
(47887)
(47242)
(44742)
(29744)
(22761)
(21068)
(18479)
(18003)
(16579)
(16532)
(15456)
(15349)
(14931)
(14858)
(14365)
(14002)
(13874)
(13580)
(13457)
(11971)
(11873)
(11526)
(10955)
(10810)
(10651)
(10392)
(10355)
(9623)
(9339)
学科
(100080)
经济(99951)
(60776)
管理(56069)
(49951)
(39707)
企业(39707)
农业(33215)
方法(31573)
数学(27744)
数学方法(27546)
业经(26072)
地方(23047)
中国(22011)
(21358)
(20703)
(18120)
(15685)
(14663)
贸易(14655)
(14342)
(14251)
环境(13846)
(13611)
银行(13569)
(13239)
金融(13237)
(13007)
(12891)
地方经济(12750)
机构
学院(280406)
大学(276488)
(129178)
经济(126965)
管理(105745)
研究(98966)
理学(91693)
理学院(90738)
管理学(89459)
管理学院(88965)
中国(76332)
(68153)
科学(58704)
(56712)
(56016)
农业(52422)
(50283)
业大(48724)
研究所(45422)
中心(45273)
财经(44606)
(42514)
(40485)
经济学(40191)
经济学院(35945)
北京(34325)
(34235)
(33335)
农业大学(33284)
师范(32910)
基金
项目(187114)
科学(147860)
基金(138197)
研究(134244)
(121774)
国家(120682)
科学基金(102925)
社会(90822)
社会科(85869)
社会科学(85846)
(73735)
基金项目(73698)
自然(64817)
自然科(63284)
自然科学(63264)
自然科学基金(62176)
(60569)
教育(58755)
资助(54223)
编号(52040)
重点(42088)
(41992)
(41835)
成果(41179)
(39239)
(39172)
国家社会(38686)
(37477)
创新(36814)
课题(35706)
期刊
(155263)
经济(155263)
研究(82583)
(71603)
中国(57106)
农业(47970)
学报(47860)
科学(43811)
(42721)
管理(37256)
大学(37150)
学学(36169)
(29364)
金融(29364)
业经(29335)
经济研究(23710)
财经(23042)
(22401)
技术(21474)
问题(21178)
(19905)
教育(18339)
世界(16690)
(16120)
农村(15440)
(15440)
农业经济(15185)
技术经济(15088)
经济问题(14289)
业大(13794)
共检索到42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普遍信任的社会结构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它与此相悖的价值观和信任结构 ,这种倾向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村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供给不充分的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安排严重冲击正式制度安排 ,致使农村难以形成可由第三方裁决的正规契约 ,不利于经济组织的可持续成长。要淡化传统体制和文化对经济组织的负面影响 ,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由流动取决于产权的明晰化。确定农地的私有权、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成为实现这一切的根本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洲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客观必要性,并提出了组织形式创新的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制度移植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制度设计。而制度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将移植来的正式制度形式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如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关注目标制度的形式,而不关心其内涵,必然会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形成冲突,导致移植失灵,陷入制度陷阱。文章的主要观点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制度创新模式的实证分析得到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雅如  杨亚梅  
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中,应该充分尊重小农的理性选择,赋权于农民,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助并按这一目标建立经济组织。大多数场合下,通过重复博弈引导合作要比通过合约引导合作更为廉价,资本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合作比公司+农户模式中以合约形式形成的合作更加符合博弈双方的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传宓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必然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改革。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实践看,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已成为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归于任何现有的一类法人。因此,构建全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也就成为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臧昊  梁亚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自身具有经济和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能以及以土地作为主要财产,长期以来被隔绝在破产制度以外,从历史上看也并无太大问题。《民法总则》赋予其特别法人的市场地位,开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时期,如果仍固守老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为破产主体的扩充预留了空间,经营性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也都可被纳入破产财产,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制度同时可以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以现有法律制度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适用破产制度。此制度实施对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的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满足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其发展的新愿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军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自由的要素流动机制,必须建立城乡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农民成为股东,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士玲  
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对农村经济组织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是保持其持续稳定发展的最佳方式,也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最佳方式,并就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的典型操作模式、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超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信用共同体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建立的信用共同体为例,介绍了信用共同体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指出信用共同体的核心是声誉制度,其产生和发展源于我国制度不健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部性。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在逻辑上 ,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 ,农民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现代农村 (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是金融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抚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调查研究 ,试图透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的表象把握我国多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飘摇不定、进退失据的内在非正式制度背景和技术约束 ,并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条块的利益争夺和责任推诿造就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决策的非主体性特征和“最后责任人”角色 ;第二 ,合作金融与行政主导 (无论来自条还是块 )双主线的伴生与排异造成两线同时面临困境 ;第三 ,下一步改革的主导思路只能是 :必须在市场导向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积洋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尚面临许多瓶颈,其中农村金融问题尤其令人关注。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但我国农村信用社不仅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尚不规范,而且还受到了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其经营业务的开展;而农村长期形成的习俗与社会关系抵押等非正式制度因素以及衍生的非正式金融,则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非正式制度改革,加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调合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德起  
中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小农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竞争能力日渐不足,组织化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可行之路。诸多研究表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的组织化发展是以权利配置、契约完备和政府约束的组织化为核心。以此为起点,本文首先探究了制度组织化提高供求竞争性均衡的机理,之后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经济中农地流转、农民合作、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和农村金融服务五个组成部分中权利配置、契约完备和政府约束三个方面的组织化水平及其与农村经济供求均衡的适应度,最后给出了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长卫  陈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桥梁和纽带,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制度层面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和维护农民利益等三方面分析了合作组织发育的需求诱致性动因;接着从制度环境状况、现有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现存的制度安排、组织的制度变迁成本、非正式制度安排等外部制度供给方面以及产权和组织制度等组织内部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推动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其一,只要是以"三农"服务为宗旨,政府在政策上都应允许和指导合作组织灵活地创新产权制度、因地制宜地进行多种形式的组织创新;其二,政府要力所能及地为合作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公有性与功能综合保障性,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制度保护法益的多样性,导致终止呈现终止方式缩限、终止财产处分限制更多等特别性。基于终止方式的缩限性,不宜将期限届满和低于人数下限约定为自愿解散事由,不宜将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规定为强制解散事由;在“破产终止后再重建”与“破产免责却不终止”两种方案中,后者更值得提倡,而且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例证。基于终止财产处分限制的加强,还需明确限定责任财产的范围、限制破产期间与受理破产前一定期限内的集体资产股份赎回;成员或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在破产清算时被禁止,在丧失存续基础解散时授权集体成员民主议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终止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公有性与功能综合保障性,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制度保护法益的多样性,导致终止呈现终止方式缩限、终止财产处分限制更多等特别性。基于终止方式的缩限性,不宜将期限届满和低于人数下限约定为自愿解散事由,不宜将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规定为强制解散事由;在“破产终止后再重建”与“破产免责却不终止”两种方案中,后者更值得提倡,而且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例证。基于终止财产处分限制的加强,还需明确限定责任财产的范围、限制破产期间与受理破产前一定期限内的集体资产股份赎回;成员或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在破产清算时被禁止,在丧失存续基础解散时授权集体成员民主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