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2)
2023(5245)
2022(4620)
2021(4293)
2020(3541)
2019(7630)
2018(7724)
2017(15377)
2016(8061)
2015(8719)
2014(8053)
2013(7733)
2012(6822)
2011(5859)
2010(5901)
2009(5894)
2008(5438)
2007(4705)
2006(4219)
2005(3672)
作者
(18954)
(16018)
(15487)
(15455)
(9903)
(7474)
(7108)
(5935)
(5865)
(5557)
(5488)
(5173)
(4968)
(4928)
(4926)
(4805)
(4706)
(4706)
(4483)
(4416)
(3890)
(3774)
(3770)
(3721)
(3625)
(3501)
(3495)
(3426)
(3199)
(3132)
学科
(30418)
经济(30391)
(22079)
管理(21917)
税收(20637)
(20470)
(19446)
(17175)
企业(17175)
方法(13563)
(12922)
数学(10361)
数学方法(10258)
(8187)
业经(7806)
中国(7603)
(6567)
财务(6557)
财务管理(6553)
(6549)
地方(6429)
理论(6260)
企业财务(6110)
(6038)
贸易(6032)
(5867)
财政(5622)
农业(5523)
(5160)
(5093)
机构
学院(100008)
大学(96206)
(41146)
经济(40373)
管理(35703)
理学(30758)
理学院(30471)
研究(30044)
管理学(29904)
管理学院(29731)
(26880)
中国(23714)
财经(19524)
(18616)
(17544)
科学(17146)
(15526)
(14550)
财经大学(14184)
中心(13605)
经济学(13290)
研究所(12523)
(12286)
(12276)
经济学院(12143)
业大(11750)
(11598)
师范(11498)
(11493)
北京(11338)
基金
项目(63544)
科学(49945)
研究(49294)
基金(45957)
(39084)
国家(38805)
科学基金(33597)
社会(32466)
社会科(30653)
社会科学(30651)
(25054)
基金项目(23712)
教育(22249)
编号(21411)
(20391)
自然(19867)
自然科(19389)
自然科学(19386)
自然科学基金(19032)
资助(18558)
成果(17524)
重点(14084)
(13982)
课题(13970)
项目编号(13839)
(13832)
国家社会(13709)
(13546)
(13440)
(13227)
期刊
(46223)
经济(46223)
研究(35416)
(21767)
中国(17527)
(15362)
(15304)
税务(13564)
学报(13153)
管理(12601)
(11643)
科学(11048)
教育(9850)
大学(9773)
学学(9351)
经济研究(9113)
财经(8822)
业经(8314)
农业(8026)
(7688)
金融(7688)
(7536)
技术(7364)
财会(6108)
问题(5594)
(5473)
国际(5470)
会计(5284)
商业(4827)
统计(4484)
共检索到153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江虹   贺晟  
由管理不善行为导致的非正常损失特殊情形,被保险人客观上遭受之税额损失未能得到保险人充分补偿。近因原则下税额损失与造成非正常损失之保险事故紧密联系,是“一因多果”逻辑下非正常损失结果之延续及扩大。保险人在保险范围内不予赔付之行为,不符合损失补偿原则中“充分补偿”之要义。实务当中裁判标尺不统一需通过立法完善:应明确在过失性管理不善情形下之损失为非正常损失;在保险范围内,保险人针对非正常损失情形之补偿,应一并补偿税额损失,以达至保险人义务之完全履行;在保险范围外,本着为企业纾困之目的,应将留抵退税作为法定救济渠道,对遭受非正常损失之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裴淑红  
保险责任事故过后,保险人将面临对投保财产损失如何赔偿问题,其中存货受损,保险人是否应当赔偿与存货一并损失的增值税呢?在全面施行增值税法的大前提下,有关增值税损失赔偿与否的问题,成为众多财产保险赔偿案件争议的焦点。对这一普遍、客观、尖锐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某典型存货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合同纠纷案为例,多角度剖析保险人是否应当赔偿与存货一并损失的增值税问题,从立法层面、保险合同层面、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减少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争议的建议,以引起立法司法机关、保险合同双方对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问题的关注,来共同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裴淑红  
保险责任事故过后,保险人将面临对投保财产损失如何赔偿问题,其中存货受损,保险人是否应当赔偿与存货一并损失的增值税呢?在全面施行增值税法的大前提下,有关增值税损失赔偿与否的问题,成为众多财产保险赔偿案件争议的焦点。对这一普遍、客观、尖锐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某典型存货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合同纠纷案为例,多角度剖析保险人是否应当赔偿与存货一并损失的增值税问题,从立法层面、保险合同层面、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减少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争议的建议,以引起立法司法机关、保险合同双方对增值税损失保险赔偿问题的关注,来共同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柏惠  寇恩惠  杨龙见  
增值税多档税率会导致抵扣链条出现"低征高扣"和"高征低扣"现象,扭曲中间投入价格,由此造成的资源误置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目前尚未有文献对此做出回应。本文扩展了Hsieh&Klenow(2009)模型,建立了包括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的三要素理论框架,使其更贴合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利用2007—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多档税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模拟不同税率简并方案的效果。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间,完全消除多档税率的影响,将会使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提升1.645%;不同的税率简并方案都能提升生产率,但单一标准税率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这一关系在多个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多档税率造成的扭曲还会传递到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由此导致的额外生产率损失分别为1.327%和0.884%。进一步地,本文利用采矿业税率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验证了减少税率差异对生产率具有提升效果这一发现。本文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证明了增值税单一税率的重要性,为通过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飞虎  
对于非正常损失情况下固定资产所涉及的相关进项税额转出,本文认为: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包含的已抵扣进项税额不必考虑转出;在计算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进项税额转出时应该剔除变价收入;处置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取得的变价收入是按照适用税率征收还是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应区别不同情况对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缪仁康  裴淑红  
以存货项目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为例,多角度剖析保险公司到底应不应该赔偿与存货一同损失的增值税问题,从国家立法层面、保险合同层面、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完善增值税赔偿的立法、保险公司投保前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双方组建精通相关业务的人员团队、保险合同中明确约定增值税赔偿问题,以维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康雷闪  
损失的界定与量度,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实施中的核心。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历程中,保险立法及其学说数次对此予以修正,衍生了保险委付、追溯保险、定值保险与重置成本保险等具体制度。修正之本旨在于容许当事人通过合同约款就损失的型态、范围或理算标准予以变通或选择,以缓解传统保险法规定的严格性。修正之实质,并非以合同取代补偿原则,而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第二次勃兴。修正之价值在于以法律规则的灵活性应对被保险人需求的多元性,实现理赔的迅捷与经济,裨使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康雷闪  
损失的界定与量度,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实施中的核心。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历程中,保险立法及其学说数次对此予以修正,衍生了保险委付、追溯保险、定值保险与重置成本保险等具体制度。修正之本旨在于容许当事人通过合同约款就损失的型态、范围或理算标准予以变通或选择,以缓解传统保险法规定的严格性。修正之实质,并非以合同取代补偿原则,而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第二次勃兴。修正之价值在于以法律规则的灵活性应对被保险人需求的多元性,实现理赔的迅捷与经济,裨使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皮曙初  
灾害是不可抗力对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范围(公共体)构成严重剥夺的过程和现象。灾害作为公共风险,成为"公共体"共同面临的巨额损失时,就需要另一种制度的安排——社会制度的安排,这种社会制度如何安排,对"公共体"的公平良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灾害风险是准公共产品,不可能用完全的私人市场机制来分担风险损失,因此我们提出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部门(P)-市场(M)-公众(P)为一体的宏观保险模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济时  
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是保险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是保险三大职能的具体体现。经济补偿是保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保险的制度定位,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损失赔偿是保险合同的实施标准和履约标准,体现了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概念。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明确二者的概念定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二者在理论研究和保险实务中的应用,进而以承担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义务为基础,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向飞  洪文婷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经济损失之大、危害程度之深,均为历史罕见。雪灾危机的成功化解,政府领导起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作为国际上灾害损失补偿重要机制的保险,其功能并未充分彰显出来。在雪灾情形几近相似的异国他乡,1998年的北美雪灾有30%的经济损失得到保险补偿,2006年的中欧雪灾有50%的经济损失获得保险赔付,而目前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积极拓展包括雪灾在内的巨灾保险业务领域,建立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巨灾保险基金,扩大巨灾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巨灾保险的渗透率,让保险这一高技术含量的现代风险管理方式惠及到所有面临巨灾风险威胁的中国人,乃是中国保险业以及国家管理者肩负的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南  
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事故发生使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受的损失进行补偿。学术界对损失补偿原则的适用范围存在争议,为求逻辑上周延,损失补偿原则以适用损失补偿合同为宜。从功能上分析,损失补偿原则具有遏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禁止不当得利等社会功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月明  陆建明  苏鲲  
对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机制的再认识叶月明陆建明苏鲲一、对我国以前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评价1949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农业风险保障的新路子,但一直未见有较好的进展与结果。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主要是民政部门的扶贫救灾工作与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